2019.7.5济南国保短行
【四门塔·隋】(国一)、【千佛崖及龙虎塔·唐-明】(国三)、【灵岩寺·唐至清】(国二)
匆匆济南行第一站四门塔。四门塔位于济南历城神通寺遗址东南青龙山下,建于隋大业七年(611),整塔用青石砌成,平面正方单层亭阁式塔,边长7.4米,四面开拱门(四门塔之称由此而来)。中国现存唯一隋代也是现存最早单层庭阁式石塔,是单层塔之早期范例。


塔檐下出挑叠涩五层,檐上叠筑二十三层,逐层收缩至顶部,构成四角攒尖式塔顶。顶端露盘上,四角置山花蕉叶,中筑相轮至刹部。塔心正中筑有石砌空心方形柱,柱上擎16条三角石梁,上置石板拱起,形成方形廊道。







“乃汉代制法之余波,此塔结构虽简单,却具有平衡之美,在石筑之单层塔中,可谓之无与伦比者。”——《世界美术全集》
四门塔和千佛崖、龙虎塔和塔林及遗址在景区河床东西,都属旧神通寺。
神通寺历来显赫。隋以前为朗公寺,僧朗是东晋西域高僧佛图澄高徒。慧皎《高僧传》记:竺僧朗京兆人,少而游方,问道长安……朗乃于金舆谷琨瑞山中,别立精舍……内外屋宇数十余间,闻风而造者百有余人,朗孜孜训诱,劳不告倦……这里所说琨瑞山中精舍就是朗公寺前身了。后经大力发展和统治者支持,朗公寺在南燕主慕容德统治山东期间,一时俨然成了山东佛教中心。“上下诸院十有余所,长廊延袤,千有余间,三度废教,人无敢撤。”
后周武帝灭佛期间朗公寺荒废殆尽直至隋代才重获新生。隋文帝开皇三年因“通征屡感”将朗公寺更名为“神通寺”。隋亡唐兴,神通寺达到鼎盛阶段。“寺立以来,四百余载,……天下崇焉。”今神通寺遗址后千佛崖前有唐代建筑,基址出土精美唐代石构建。后再历经唐末五代宋初战乱,神通寺逐渐衰败。金末神通寺毗邻战场,受损殆尽。元中期神通寺稍恢复元气,下属寺院众多,再度盛极一时。元泰定三年(1326)《敬公碑》有记载:“得大殿、旁庑、僧舍俱一新……侣众盈千”。元明清三代,神通寺几度兴废。清代院住持经营不当,挥霍盗卖,神通寺荣光不再,逐渐颓败。
今日这座齐鲁神通大寺,余四门塔、九顶松、小宋塔、明代寺院遗址、塔林、大小龙虎塔、千佛崖等古迹。


【千佛崖及龙虎塔·唐-明】(国三)
千佛崖在神通寺遗址前白虎山东麓山腰间,由南至北造像绵延约60多米,大小石窟近100多个存佛造像210多尊,题记46则,有武德、贞观、显庆等年号,是山东唐代佛教摩崖造像的主要遗存。



赵王李福造像,显庆三年(658年)李世民第十三子赵王李福所造,两尊大佛一尊高2.8米,另一尊高2.65米,两尊佛像通体涂金,结跏趺坐,双手禅定,衣纹褶皱富於节奏变化,质地轻薄,紧贴身上,螺发肉髻,面型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面部慈祥、恬静,眉眼修长,眼中间现着智慧的光芒。




驸马刘玄意造像,刘玄意是南平公主的二婚驸马。造像窟龕呈方形,体型丰满,垂足而坐,一手施禅定,一手施说法印。造像记刻於龕壁东侧,并装饰竹节明门楣图案,另有力士像。




以上是千佛崖。
超惊艳的龙虎塔。千佛崖下神通寺祖师林南,与四门塔隔谷相望。整体砖砌,三重须弥座,重檐做成仿木结构,檐下出双跳华拱,塔顶置覆莲项轮和宝顶塔刹。



龙虎塔最惊艳部分在塔身四面和塔心室的造像雕刻,高浮雕近似半圆雕,人物题材有弟子、菩萨(文殊、菩贤)、金刚力士、化生童子、伎乐。动植物形象有龙、狮、妙音鸟、共命鸟,还有经典山东样式“翔龙衔莲”——龙口大张,内噙一茎莲花。



塔最早是“和尚坟”,神通寺塔林是历代高僧墓地,现存墓塔46座,墓碑15通,以石塔为主,砖塔少量,还有我国现存仅见的汉代阙式塔。



四门塔北面山坡上有一小塔——小宋塔或称绍圣塔、青龙塔,石砌方形平面三层,是神通寺唯一宋代建筑。四门塔旁是一株巨大的汉代古柏“九顶松”。清诗云:“朗公精舍古神通,劫火残烧五代空,唯有四门孤塔下,长松九顶尚青葱。”


四门塔一地两个国保,龙虎塔单独定国保都不为过。惊艳惊艳。
——————————
【灵岩寺·唐至清】(国二)
第二站灵岩寺。
灵岩寺创建于东晋,前面神通寺前身朗公寺为山东最早,建于皇始元年(351),永兴年间(357~358)张忠为避“永嘉之乱”隐居,朗公经常看望张忠并在林间说法,听者辄有千人,讲至精彩处,山石点头。朗公后闻此说:此山灵也,为我解化,他时涅槃,当埋于此。由此得灵岩之名,朗公为开始第一祖。传前秦苻坚还送朗公“紫金数斤,供镀形像,绢绫三十匹,奴子三人,以备洒扫”。后经北魏太武灭法、法定再创、北周武帝禁佛、隋文帝兴法……贞观中高僧慧崇重开道场,建千佛殿、御书阁,灵岩寺香火空前。后再经会昌法难,在北宋景祐嘉祐年间,重建千佛殿,建五花阁和辟支塔,运毗卢遮那佛,塑罗汉像……一时香火极盛。灵岩寺字东晋僧朗就云集了临济、黄龙、杨岐、曹洞、云门多宗,自唐起灵岩寺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名列其首。


千佛殿内宋代彩塑罗汉像,被称为“海内第一名塑”。40尊彩塑罗汉栩栩如生,有达摩、鸠摩罗什、阿难、济公,还有体内剥出铁质罗汉的,体腔内发现装藏(丝质内藏)的伏虎罗汉,太殊胜了……

















辟支塔是灵岩寺的标志,塔基八面,每面五幅浮雕嵌板,连环画形式表现阿育王生平事迹,《阿育王传》均有记载,塔基转角各有天王力士。后般若殿遗址前还有小龙虎塔一座和经幢三座。





灵岩寺墓塔林是我国四大塔林之一(余为五台山塔林,少林寺塔林,青铜峡塔林),共有墓塔167座,石碑81幢,规模仅次于嵩山少林寺,全国第二大。形制有方碑形塔、钟形塔、鼓形塔、窣堵婆塔(Stupa)、经幢式塔、亭阁式塔六种。知名塔有:北魏祖师塔(法定墓塔)、慧崇塔(单层亭阁式唐塔)、海会塔(骨骸合葬塔)等。







我国四大塔林之一
https://www.douban.com/note/711211097/
遇见你,真美好 2017(山河旧梦)
http://www.jinciwei.cn/k463777.html
山东行程备忘
https://www.douban.com/note/555736379/
山东济南·龙虎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dbd0b10102wmy7.html
20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