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登陆前的激烈辩论,你支持谁呢?
诺曼底登陆前的激烈辩论,你支持谁呢? 原创: 唐纳德·米勒 原著 :[美]唐纳德·米勒 译者 :小小冰人 将德国空军逐回德国使诺曼底登陆成为可能,但这并不能保证登陆的成功。获得大量增援的德国军队坚守在法国北部,根据希特勒的命令,他们将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该如何使用空中力量来削弱他们?自1944年1月起,盟军领导人便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直到5月初才达成一项艰难的协议。这是战争期间最激烈的政策分歧之一。

被任命为“霸王”行动的最高指挥官后,艾森豪威尔要求获得英国和美国战术及战略空中力量的指挥权。之后,艾森豪威尔必须做出决定,如何在进攻发起前的几周里使用这些轰炸机。大家一致认为,最大的挑战将是“一场逐步增强的战役”。盟军将在D日依靠出其不意和压倒性的冲击力,将他们全部力量中的一小部分送上海滩。在这之后,谁能获得力量优势,谁就将获胜。德国人似乎占有这种优势。利用比利时和法国出色的公路和铁路交通网,他们能比盟军更容易地对其军队实施再补给,后者不得不依赖于从英国南部庞大的补给仓库至诺曼底科唐坦半岛这样一条脆弱的海上通道。盟军的目标是孤立滩头阵地,并切断诺曼底地区德国军队从莱茵兰和鲁尔区获得补给的主要来源。 特德的科学顾问索利·祖克曼提出一个计划,令艾森豪威尔意识到实现这一点的最佳契机。祖克曼提议,对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铁路编组场和维修站发起一场战略轰炸战。通过对这些内陆交通枢纽的打击,盟军将制造出一种混乱状态和一片废墟,这将阻止或彻底削弱德军援兵赶往受攻击地区的行动。祖克曼认为,这会比“桥梁破坏战”更加有效。提出“桥梁破坏战”的是美国陆航队目标咨询人员——以沃尔特·W. 罗斯托和卡尔·基森为首的一群年轻的经济学家,六十年代,这两人在白宫占据了经济政策方面的高位。在祖克曼看来,轰炸铁路编组场比轰炸桥梁更容易,其破坏能造成更大的交通中断。祖克曼的提案被称为“交通计划”,但遭到三个强大对手——阿瑟·哈里斯、卡尔·斯帕茨和温斯顿·丘吉尔——的激烈反对。 哈里斯和斯帕茨在一件事上取得了共识。祖克曼的计划将使他们偏离他们共同的目标:通过轰炸击败德国,而不必进攻欧洲大陆。不过,哈里斯的地位和威望已因他的部队最近在柏林上空遭受到不可承受的损失而有所削弱,自去年11月以来,他已损失了近1200架轰炸机。就在哈里斯坚持声称他的夜间轰炸机无法准确命中铁路编组场这类目标时,皇家空军参谋长查尔斯·波特尔戳穿了他的伎俩,他下令轰炸机司令部对法国的六个铁路编组场发起打击。目标均被摧毁。用历史学家马克斯·黑斯廷斯的话来说:“哈里斯被他部下们的精湛技艺搞得尴尬不已。”哈里斯只好勉勉强强地准备实施“交通计划”。 就在哈里斯为无法炸死更多的德国人而忧心时,丘吉尔却担心会让太多的法国人送命。祖克曼提出的70个铁路中心都位于或靠近市区,情报部门的报告指出,轰炸会使多达16万法国和比利时平民丧生或致残,可能会埋下“仇恨的种子”,进而影响战后与法国的关系。随着D日的临近,丘吉尔减弱了他的反对意见。他对平民“惨遭冷血屠杀”的担心有所缓解,因为自由法国军队身处英国的指挥官皮埃尔·柯尼希少将被请教到这个问题时回答: “这是战争,可以预料会有平民丧生……为赶走德国人,我们可以接受两倍于预计的损失。”但真正成功说服这位首相,并促使他全力支持轰炸行动的是罗斯福总统的一封来信,在5月初的这封信中,罗斯福坚称,必须以军事方面的考虑为主导。 针对祖克曼的“交通计划”,最为深思熟虑的反对案是卡尔·斯帕茨的“燃油计划”。以其战斗机夺得制空权后,美国陆航队提出利用这一突破,派出重型轰炸机打击能让被严重削弱的德国空军和陆军动弹不得的产业。斯帕茨的目标分析师们估计,只需发起25次空袭(第八航空队承担15次, 第十五航空队负责10次),美国的战略轰炸机就能让德国的汽油生产减少50%。由此造成的燃料短缺将降低德军机械化师的机动能力,并使他们的补给和援兵无法被送至诺曼底滩头。斯帕茨认为,与破坏容易修复的铁路编组场相比,“燃油计划”的回报更大。 为了让自己的建议对艾森豪威尔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斯帕茨指出,“燃油计划”只占用美国陆航队作战力量的半数,另一半仍可被用于摧毁法国的交通设施。但斯帕茨提出,不是针对拥挤的铁路编组场,而是将战术行动集中于塞纳河和卢瓦尔河上的桥梁,这些目标是罗斯托中尉的委员会所建议的。 哈普·阿诺德敦促马歇尔支持斯帕茨的计划,但马歇尔将最终决定权留给了艾森豪威尔。最后,美国轰炸机巨头们快速上升的声誉和他们过去的失败记录帮着扼杀了“燃油计划”的提案。一年前,第八航空队也曾就德国的滚珠轴承工业是一个潜在的结束战争的目标体系有过同样激烈的争执。特德对这个问题早就关注过。战争初期, 轰炸机司令部曾打击过德国的炼油厂,但遭到灾难性失败,目标未被击中,还损失了几十名机组人员。“此前,我们一直被引入歧途。”特德在给同样持怀疑态度的波特尔的信中写道。 3月25日,在与英美空军人员召开的一次紧张的会议上,艾森豪威尔力挺祖克曼,尽管丘吉尔(他没有出席会议)更青睐“燃油计划”。艾森豪威尔的决定,是在仔细盘问弗雷德里克·安德森将军,而后者承认航空队“无法确保对石油目标的打击能对霸王行动的初始阶段产生明显的影响”后做出的。安德森说:“燃油计划将在六个月的时间内带来决定性影响。”对艾克来说,这显然不够好。他最关心的是进攻的最初六个星期——让他的军队登上海滩,守住滩头。 波特尔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空军应该考虑实施“燃油计划”,但只能是在“霸王”行动最初的危机安然度过,盟军在诺曼底牢牢站住脚后。艾森豪威尔对此表示赞同,于是,被一名美国军官称作“大辩论”的研讨就此结束。 斯帕茨屈从于艾森豪威尔的决定,没有公开争论,因为他对最高统帅抱有崇高的敬意。“要是艾森豪威尔以书面命令要求他在D日当天将炸弹丢入北冰洋,他也会照办不误。”斯帕茨的高级目标官理查德·D. 奥利上校说道。斯帕茨的服从还不仅仅是出于上述原因。尽管非常希望诺曼底进攻能获得成功,但他认为,行动有可能失败,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他不想让自己的航空队被扣上“蓄意阻挠”的帽子。“这次……进攻行动不可能成功,”他在3 月25日的会议前告诉他的工作人员,“我可不想遭受任何指责。等进攻失败后,我们便可以向他们展示,我们能通过轰炸来打赢战争。” 斯帕茨没有想到他的提议会在3月25日的会议上被彻底否决。但委员会承认他的计划“很有吸引力”,受此鼓舞,斯帕茨劝说特德从第十五航空队腾出一支“解放者”轰炸机部队去攻击普洛耶什蒂,这一空袭造成的破坏足以说服特德批准从意大利发起更多的空袭。但斯帕茨想要更多的东西。他想轰炸德国的合成燃料厂,那是他们燃油补给的主要来源。艾森豪威尔告诉他等到夏末,但斯帕茨坚持要采取行动。经过与艾克的一番激烈争执,期间斯帕茨可能还扬言要辞职,艾森豪威尔让步了,但只是一小步。他口头批准斯帕茨在5 月份时选择德国上空晴朗(但法国上空不可能晴朗)的两天,派出轰炸机空袭纳粹的合成燃料厂。 5月12日,杜立特尔派出886架轰炸机,对德国中部一座庞大、复杂的合成燃料厂发起打击,从而引发了一场规模庞大的空战,这场战斗中,美国人损失了46架轰炸机,而德国战斗机的损失超过60架。战斗的激烈程度使斯帕茨确信,他的目标规划者已发现了敌人的致命弱点。“这是决定这场技术战争的一天。”阿尔贝特·施佩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一周后,施佩尔向希特勒汇报说:“敌人轰炸了我们最薄弱的环节。如果这次他们坚持干下去,我们很快就谈不上有什么燃料生产了。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对方的空军参谋部和我们的空军参谋部一样糊里糊涂。” 德国人对工厂进行了十六天没日没夜的抢修,第八航空队于5月28和29日再次发起打击,与此同时,第十五航空队空袭了普洛耶什蒂。这一双重打击令德国的燃油产量减少了一半。“超级机密”截获的情报表明,德国人对此深感震惊。“我想,我们必须给那家伙他想要的东西。”特德这样说道。但由于距诺曼底进攻的日期仅剩下一周左右,打击燃油厂的行动不得不推后。 本文摘自《空中英豪:美国第八航空队对德国的空中之战》(全2册)

说第八航空队打赢了对德战争有些夸张,可如果没有第八航空队,又如何能赢得对德战争?《空中英豪》是迄今为止,很详尽的一部第八航空队专著。 这本空战著作将打破您的许多观点:也许在您看来,盟军的轰炸势不可挡、一帆风顺,殊不知他们差一点惨遭失败;也许在您看来,轰炸就是轰炸机飞到敌方上空,投下炸弹而已,殊不知,美国人追求的“轰炸”与英国人实施的“区域轰炸”居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也许在您看来,B-17加上被吹得神乎其神的“诺顿”瞄准器,正如其上级认为的那样——“无往而不利”,殊不知,美国对德国某合成燃料厂发起的三次空袭,损失了119架轰炸机,却没有1颗炸弹落入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