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翅老人》读后感
———当我们在谈论天使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老人穿戴得象个乞丐,在剃光的脑袋上仅留有一束灰发,嘴巴里剩下稀稀落落几颗牙齿,他这副老态龙钟浑身湿透的模样使他毫无气派可言。那对兀鹰似的巨大翅膀,十分肮脏,已经脱掉一半羽毛,这时一动不动地搁浅在污水里。” 印象之中,我们难以将眼前这位残喘的老人与天使挂钩。可以想象得出,面对这一长着翅膀的生物,别说天使,说人类已经“高估”了他。一切与天使有关的词语“神圣”“高贵”“优雅”似乎都与他毫无关系。 佩拉约夫妇面对这一“天降怪物”困惑的表现正是读者在看到这一情节的反应。加上开头夫妇驱赶“恶臭”的螃蟹及死螃蟹导致婴儿整夜发烧,这一切展现在读者面前,毫不夸张地说,怪诞,荒谬,离奇,渺远的故事氛围徐徐又死死地罩住读者。 然而,细想,若这一天使是印象之中的美丽的化身,那么,便不会有下面的故事,更是脱离马尔克斯一贯的笔法,就会使读者感到彻底地童话与梦境,反而这种反常的笔法,却有一种唐吉诃德式的荒诞,使读者模糊在梦幻与现实之中来去。 “她只消一眼,便纠正了他俩的错误结论。她说:“这是一位天使,肯定是为孩子来的,但是这个可怜的人实在太衰老了,雷雨把他打落在地上了。” 这一位通晓生死的女邻居一锤定音“天使”。于是之前的关于身份的猜想全部被取代。然而,在得知他是“天使后”大家的做法又是怎样? “ 夫妻二人来到院子里,他们看见所有的邻居都在鸡笼子前面围观,毫无虔诚地戏耍着那位天使,从铁丝网的小孔向他投些吃的东西,似乎那并不是什么神的使者,而是头马戏团的动物。” 所谓的“天使”被关在狭小的鸡笼之中遭到人们的戏弄,有人建议驯养这位“天使”,所谓的神父质疑天使是否实际为魔鬼,漫长的通信只是在为天使有没有肚脐眼而争论不休,那位“渊博”的女邻居仍坚称天使只吃樟脑丸•••••••似乎是非常可笑而荒唐的画面。 而那位“天使”只是默默地忍耐,蜷缩于鸡笼一角,说着令人难以理解的“方言”,半夜偷偷唱着水手的歌。 然而,人们将其“忍耐”理解为天使唯一的美德“耐心”。然而,天使有必要展现其美德吗?天使的降落,所遭受的因人们无知而带来的痛苦,天使真的在乎吗?说来说去,不过是一群人的狂欢。而天使,不过是一面镜子,照出人们面对跌倒的“强者”, 面对超出常人理解范围之内的事物的种种丑态,照出宗教的衰落,对娱乐的盲目崇拜。 然而,话又说回来,这个老人真的是天使吗?说人们不理解的“方言”,半夜唱水手的歌,吃茄子泥,这一切,似乎又淡化了天使的神圣感,似乎,他又不是天使,或许,只是一种变异的人类。 马尔克斯高超的笔法就体现在这里。不留绝对的答案,让你自己去遐想。所谓跌倒的强者,或许只是笔者片面的自作多情。马尔克斯究竟是不是在嘲讽神圣,亦或是在同情“跌倒的强者”,亦或是在批判庸庸众人?这一切,还是留给其他的读者解读吧。 然而,终究,在一个平淡的上午,当艾莉森正在厨房切洋葱准备午餐时,“天使”养好了伤长出羽毛飞走了。艾莉森看着天使不再成为她生活的累赘,而是逐渐远去直至成为海平面的一个点,松了口气。而我,也叹口气,怅然到也提不上,只是,“天使”就这么飞走了,虽然其身份仍不为人知,但飞走之后,恐怕再难见,也再难于平庸的日常中翻出几片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