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习惯梳理
最近关注了极简生活和消费习惯的一些内容,自己30岁加上当妈一年以后,生活状态和心态都趋于稳定。打算整理一下自己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用于自我勉励,有些要延续有些要摒弃,再立一点flag,总之都是为了让生活变美好并且存款越来越多,为整个家庭的未来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衣
我:几乎不逛商场和实体店,逛也是只看不买,日常穿搭固定追求衣服的品质和性价比,固定买衣服的有2-3家tb店,都已经算是资深会员了:独角定制,Sundaymerry,独角家的衣服品质和款式都没得说,但是很少有基础款,偏重设计感,有喜欢的就会闭眼入。S家通勤风。微信的苏恩买些打底衫或者性价比高的小物还不错。
鞋子一定要在商场专柜买质量过硬的,偶尔试好了可以找代购。但是鞋损耗率比较低,不多买,基础款足以。
M先生:实体店的轻熟男装打折款,小部分优衣库,我给他海淘的品牌打折款。鞋是商场专柜买。男士衣服和鞋都不需要买太多,款式都雷同。
MAO:成长中的小朋友,不需要囤货太多因为很快就不能穿了,不追求名牌衣服,纯棉舒服百搭就可以。鞋要买质量好的品牌的。
以上消费习惯均要延续,不再继续盲目尝试不合适自己的风格和店或者品牌,不再试错。不囤积太多衣服鞋子。
(二)食
自从有了娃就很少出去吃了,我和M先生只有晚饭在家吃,我早晨味多美面包+牛奶,中午食堂。家里做比较省钱,米面粮油牛奶等一般在天猫超市或者京东买,菜肉等爷爷奶奶在菜市场买,娃吃的鳕鱼喝的酸奶线上线下都可以。
以上习惯继续延续。减少外食,偶尔有团购会去吃一下,几乎不吃零食,奶茶一个月一两杯吧。
(三)住
继续还房贷,暂不考虑学区房,攒钱还房贷或者为换房的时候更多的首付努力。
家居类:暂时不添置任何家具,等娃大了可能要考虑装修儿童房或者买儿童床,到时候再看;不买不实用的装饰品,家里东西越少越好;床品只买严选的日系基础款。
水电暖物业费停车费都不高,如果继续在这儿住的话,这方面压力不大。
(四)行
我和M先生都是公共交通,地铁+共享单车。有车但是很少开,只有带娃出门或者回老家的时候开。几乎不打车。
一些消费习惯/原则:
1.同类产品选择的时候买最好的而不是打折的或者替代品。这样反倒最省钱。
2.不买首饰,不买奢侈品。有几个轻奢品牌的包。
3.不抽烟喝酒。社交比较少,这方面花费少。
4.不染发不烫发很多年,也会继续坚持。这方面开销没有。
5.给娃多进行教育投资,适当的物质投资。多户外少去各种游乐场。
6.穿衣服不追求名牌,款式简约百搭,不用为了穿裙子而穿裙子,除了夏天,其他三季穿裤子更方便。鞋和包要名牌。吃饭不介意吃小吃。
7.护肤品买能力范围内比较贵的,或者口碑非常好的平价产品比如珂润。不敷面膜,基础护肤,简化步骤。通勤:防晒/隔离+粉饼+眉毛。偶尔用粉底液,不囤积彩妆。手头上口红用完之前不再购入新的,可以买润唇膏。需要定期买眉笔或眉粉。囤货只囤下一次的。
8.打折时可以适当囤消耗品,比如卫生纸棉柔巾洗发水牛奶等,不买护发素发油之类。不能因为打折而买不需要的东西。
9.几乎不吃零食。不喝饮料不喝茶。不吃保健品。
10.购物前要三思,这件东西是否真的有用,什么场合用的到,持久度,自己是否已经有同类替代。理性消费。
11.对于教育或者体验类可以去消费。少办卡,能单次的就不办卡。
12.颈肩疼痛可以去按摩。美容卡里的钱用完后不再续。不做面部美容护理(消耗以前的项目不算),不做医美,不纹眉。
13.养成定期翻看信用卡账单和账户余额的习惯。对消费进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