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难明》读后感
给自己定的目标里包括了读书和写读后感的计划,好好坚持下去。
没找到微信读书那么方便,一开始也是偶然看到这本书以及下面的短评。很多人说看完以后心情很沉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点开了这本书,看看国内的作家有多厉害,能不能写出令人牵肠挂肚的推理,背后的故事。
刚看没几章,作者的文笔很明显就和专门写侦探推理小说的那些大作有点差别。描写赵铁民的时候尽管他的职位特殊,但并没有多少减少他“接地气”的“市井气息”。和严良大教授,这个一问就能令嫌疑人慌张的重要引子人物,形成了过于巨大的对比。文中多处的各种警务人员办案的描写的对比很多,但也会看着有点尴尬,仿佛特意衬托关键人物的出场和重要一样。现实是不是这样不清楚,也可能是作者真的故意吧,电视剧里也经常表演不是吗?不过如果真能融不平常于平常,那就更好了。
说完了一点不满意的部分,其他的时候只要脑子思路跟上,整体故事节奏还是可以的,多处伏笔也呼之欲出,多重时间场景的交错更能凸现这案件是需要耗费多少时间,牺牲多少赤子心才能大白于天下。甚至于我也没吃饭最后江阳是自我牺牲才换了最后翻盘,不,破釜沉舟的机会。我也一直以为会是那帮集团的人对江阳动的手,最后竟是这样的结局。今人唏嘘。
关于最开始的原始案件,也是经常现在能发生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里。那些魔爪在黑暗中肆意摧残那些孤独的花朵,没有人知道到底那些留守儿童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可怕事情。但是,就算经历了,因为教育的落后,地区的限制,自身的条件,那些遭罪过后的儿童也不会轻易把事情出来。久而久之,证据难寻,将坏人绳之于法也希望渺茫。看完这本书很无奈的几个点是什么呢?是我们明明知道真相,却无能为力。错综复杂的“网”让那些人失声而保一时富贵或者一时平静,这世界上本就存在很多我们想干涉却被压制的情况。具体,书上很明了了。
每年暑假都会有一大堆大学生往农村地区做支教义诊活动,但关注到这个大问题的还是寥寥无几。我希望有,但是又怕有些人会落得像侯贵平那样的结局。
我佩服江阳,他从一开始的因为不想被女友看低而醒着头皮答应这件事,到最后用牺牲换取真相,当之无愧可以称作为赤子之心了。可能吧,社会还会存在像他这样的人,勇敢无畏,无惧险阻。
抬头看一看天空,只不过是暂时有云彩遮住了星星。
(好久没唠嗑就唠嗑了一堆口水话不行我要面壁思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