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诗景——千黛诗画艺术欣赏

千黛,诗人画家千黛家学渊源,幼承庭训。其父为著名国画家王广才,母亲为乐队指挥兼作曲家。千黛自幼习染诗书画艺,对色彩与韵律,翰墨与书写,哲思与妙悟时有会心。就读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师承硕学,醉心传统文化,日修夜读,手不释卷。北大师友评点其诗文博雅而醇厚,严缜而灵妙,“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著名学者程郁缀先生说:“千黛的诗作源于勤奋和真诚的爱。闻一多先生曾说诗人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千黛诗作的'自然吟唱',也具有浓浓的爱,发自她内心深处。辛弃疾词深山闻鹧鸪,千黛问鹧鸪,细腻情感自然流畅,引人深思。”
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曦林先生称其“将诗文的修养运用到了绘画中,有独特'迁想妙得'的雅致与天趣。”
千黛崇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她在锤炼诗画表现形式时感悟到,艺道至简,诗画的极至,均显“通和”“通美”之相:色彩即旋律,旋律亦着色;诗之书写挥洒、画之气韵风行与内心的律动三位一体,理一分殊。
多种诗文画作见于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京报》、《三联生活周刊》、《大众日报》、《中国文化报》、《诗刊》、香港《文汇报》、《大公报》、《中国科技报》、《中国妇女报》、《紫荆》、《三月风》、《芳草地》、《公益慈善》、中新网、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大公网等媒体;澳门日报曾连载中篇小说《你还要什么》;出版长篇小说《倾城之蝶》;策划、编著有《历代诗歌爱情佳句辞典》、《史记注译》、《最后的战争》、画集《天地大美》、个人诗集《问鹧鸪》等。
2017.5.19《倾城之蝶》《问鹧鸪》两书入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2017.6.11-6.18于北京举办《千心黛韵》个人诗画展。
2017.10.18《问鹧鸪》《天地大美》两书入藏山东省图书馆。
2017.12.28《五福临门》、《绿憩》两幅画作,中华慈善总会收藏。
2018.2.28《倾城之蝶》《问鹧鸪》两书入藏清华大学图书馆。
2018.4.11《倾城之蝶》《问鹧鸪》两书入藏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2018.4.28随同刘曦林先生等参加荣宝斋画院和北京画馆组织的赴江西三清山、婺源采风,写生诗画作品见于《中国文化报》等多家媒体。
2018.11.26《倾城之蝶》《问鹧鸪》两书入藏广州图书馆。
千黛诗画欣赏:

小满
千黛
原望玉台承玉露
谪入人间雪花洲
五十幸遇灵芝草
一枝一叶倩心柔
关山几处合幽意
半绿麦菽待金秋
2019.5.21凌晨五时四十分

小庭
千黛
梧桐经夜狂袖舞
劲抵疾风一路搜
云中槐柏香暂淡
郊外小庭抛闲钩
心随只眼望飞草
几度追梦十八侯
2019.5.20一夜大风过后得句

小探
千黛
一夜雨来夏入秋
檐前小燕探憨头
蔷薇二番篱边艳
梧桐深荫老红楼
风过紫衣思藤味
细草苏苏闪绿眸
2019.5.18

半 坐
千黛
清溪横分三嶂岩,玉渡纵摆十里船
小随帆尖云雀驻,半坐山前半水前
(2019-06-26)

山 益 青
千黛
茶 久 思 纯 水,飞 马 出 帝 京
乔 灌 排 排 野,仙 裾 袅 袅 盈
林 花 阴 真 色,玉 树 照 眼 明
云 淡 笔 也 淡,天 青 山 益 青
(2019-06-28)

山 重 重
千黛
翠 炳 山 重 重,银 焕 水 濛 濛
心 爱 飞 鸟 逸,引 杖 入 云 中
(2019-06-28)

爱 后 山
千黛
折 枝 唱 竹 词,提 笔 寻 青 岩
近 瀑 捧 飞 玉,驰 目 接 远 天
心 随 浮 云 转,叶 比 悠 风 娴
后 水 慕 前 水,前 山 爱 后 山
(2019-06-26)

采 霞
——十渡乐岛写生
千黛
挹 翠 飞 云 外,采 霞 绿 风 中
笔 尖 新 草 味,砚 底 老 墨 浓
青 崖 生 玄 洞,水 榭 照 波 红
天 边 一 鸟 去,恍 惚 入 高 松
(2019-06-26)

深 渡
千黛
鸟 还 不 知 宿,山 深 我 来 渡
一 夕 未 了 语,明 朝 问 高 木
(2019-07-01)

深 秀
千黛
叠叠苍石天地骨,铮铮然,一方。
飞花溅玉岩上瀑,澈澈然,十渡。
长蓼细柳,阔楠小檗,呼朋溪涧相望;
红瑞海桐,黄杨杜鹃,引伴峡谷葱茏。
水墨醉、丹青醉、醉在山水;
云霞蔚、幽岪蔚,蔚然深秀。
尺笔接域外,方寸纳云天,此乐无极,妙自然。
(201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