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岛:在海上相遇(民宿篇)
2019年7月2日,又一次与好友莎来到了花鸟岛。这座东海最边上的小岛,安安静静的立在海天之间,又一次用她的静与美拥抱了我们。
轮船在下午两点到达岛上唯一的码头,脚踏上花鸟岛的一瞬间,仿佛漂泊经年的游子回到了故土,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亲切。
澄碧的海在热烈的光下泛着粼粼的光。远处的山披着绿树静静地呆着,山脚下高高低低地坐着许多造型不一的房子。这些房子被政府统一刷成蓝白色,借着海岛高低起伏的地势,远望去颇有些“东方圣托里尼”的味道。海风时常从海上刮来,掠过渔船,把海浪卷到岸边,发出刷啦刷啦的声音。那声音仿佛是在我心窝里唱响的摇篮曲,令我只想慢下来,静下来。
来到花鸟岛,不能不逛这里的民宿。玛塔、wuma、待着、别人家、陆离、小民一宿……各有不同,又都借着花鸟岛独特的位置,给了人吹风看海享受阳光的一隅天地。这次我们一行五人住在小民一宿家,一间亲子房,一间海景房。房间都是北欧ins装修风格,清爽干净。我和莎还有一个姐姐住在三人亲子房,房间背靠山坡,推开窗就是漫山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城市里来的我们惊叹之余也有点担心睡觉时有虫子侵入。小民家建在码头前面的山腰上,一出门大片的海水蓝就会扑进眼里,我们都玩笑说是“洗眼”之旅。
玛塔家是我们这次逛的第一家民宿,他们家后院面朝大海平了一片地,上面种了花草,摆了桌椅,还支了一个白色的秋千。去年我和莎在这里拍了很动人的照片,于是这次又兴冲冲拉着师姐来到这。和去年相比这里没怎么变,桌椅的呈设如故,柜台的黑板上依然写着各式的菜单,只是去年看到的那大大的鲸鱼骨头不知道被藏到哪里去了。店老板依然挂着笑容在店里忙来忙去,有个年轻的姑娘在水龙头旁的台面上细细地切着菜。她说,她在杭州做新媒体的,刚辞了职,来这里做志愿者。店里还养了几只猫,懒懒的,一直睡觉。有只叫布丁的,是橘猫和折耳的混合品种,又软又萌,我抱着它一直舍不得撒手。店前的洼地上还新辟了一块小花园,去年遗憾不在花期的向日葵此刻开的正好,灿烂的花瓣里吸足了阳光,无端地让看到的人觉得开心。突然想起来以前很火的“植物大战僵尸”,那里的向日葵长啊长,长大了就会吐出太阳,和眼前的景色相衬,真是有趣极了。
wuma家是我们呆的最久的民宿。他们家有一个海边泳池,我想去拍几张美美的泳池照,第二天吃完午饭一行三人就过去了。可是到了那才发现,那泳池不对外开放,只有住在本店的旅客才可以用。失望的我心有不甘,一个劲地想偷偷下水,结果还是被莎莎强行拉了回来。他们家在游泳池上方的空地上置了一个摇篮吊椅,无顶无盖,就这样立在海岸边。天蓝海阔,风清水澈,尽在眼底心上。师姐非常喜欢那,撇下我们,一个人戴着耳机,在那坐了好久。我和莎莎转站到店前的一棵许愿树下,新手莎莎立志要在这里拍出一个vlog处女作,作为人形道具的我陪着她在阳光下一遍遍重拍。城市里时间都是挤着用的,这样没有效率的事我是不愿意做的,那时却觉得没什么,这里时光就是用来消磨的,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后来,我们在这点了下午茶套餐,还磨着老板附赠了我们一壶据说很好喝的冬瓜茶。于是,三个人,一份套餐,看书的看书,听歌的听歌,间或没营养的聊两句,一个下午就慢悠悠地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