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荼毒了茶行业
很多数据表明我国茶产业黄金期已经来临,但茶产业的风险正在积聚——各类茶产品库存都在增加,产大于销将慢慢拉开差距!
据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数据调查,2017年全国18个产茶省(区)茶园面积总面积4588.7万亩,比上年增加近135万亩。全国茶叶产量从2014年的209.6万吨增加到2017年260.9万吨,共增长了51.3万吨。茶叶内销量在三年内增长了30万吨;外销量增加了3万吨。此外,2015年、2016年、2017年茶叶库存量分别约19.2万吨、29.11万吨、35.4万吨。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未来茶叶产量每年将达到300万吨以上,但由于内销增长迟缓和外销后劲不足,每年的库存将会不低于30万吨速度持续增加。如果没有找到新的茶叶消费出路,茶叶产大于销的局面会越来越严重,预计2020年,茶叶库存将突破200万吨。
要知道很多人是不喝茶或者喝到没味了还在喝,更多的是很多人喝不起好茶,导致好茶滞销!主要还是因为很多茶打出天价,而且一些劣质茶叶消费了顾客的信任度。
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大部分的茶应该像商店的饮料一样,都能消费得起!茶本是农副产品,应可享受喝好茶的权利,但目前中国茶产业畸形严重,没有品牌意识,更没有统一定价,茶农、茶企、茶商每一个环节都有定价权。

对此,享泡茶联手国内茶叶核心产区多家茶农合作社和各界茶商,从源头直供普惠价格,并用行业评审标准和古代科举考试评审等级相结合,形成价格体系,5元起就可以买到核心产区优质好茶。
神农尝百草诠释了茶的意义——“解毒”,但现在茶叶不仅没解毒,反倒荼毒了茶行业,导致很多消费者对茶敬而远之!其实导致这样的局面主要是以下5种原因!

一,部分茶企想挣大钱、挣快钱,总是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品质不好还打着高端旗号,瞄准高端没有错,但品质以及品牌体系必须相匹配。无论高端、中端,品质是基础,还需要相应的运营体系支撑。
二,不切实际地追求文化,远离消费者喝茶的核心需求。
很多茶叶店都误解了茶文化,喝茶、泡茶等都想遵循古人的方式,装着很有高逼格的样子,其实茶叶销售做得好了,才能繁荣茶文化。
三,重视基地面积的“增长”,忽视了茶叶消费者的“增长”。
一味追求基地规模,扩大产茶规模,不仅容易造成品质的下降,还容易造成消费者数量下降。没有考虑消费者的品味或者没有考虑消费者的需求。
四,茶商不能与时俱进,品牌营销策略失灵。
现在的品牌营销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有些茶商只会埋怨大环境,却不及时对茶叶做成及时调整,现在生活节奏快,消费者都是追求方便。
五,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
有些商家急火攻心专心于圈钱,使用极端方法宣传或者忽略品质,消费顾客的信任度,导致消费者对茶行业误解越来越深。

人好,茶才好,人心正了,茶行业才正,只有用真心才能换消费者的真心!莫让刚起步的茶行业发展未热,就把茶行业发展推向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