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巨变时代下的CEO该做什么,建议收藏!
1. CEO应该只干三件事情
雇佣并留住最好的人才;(运营)
制定长期战略,有效并广泛地在组织内外沟通好这一战略;(品牌)
确保公司还有钱。(现金流)

2.成功的初创企业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CEO的工作重心也有所不同
第一阶段,CEO的工作是开发出伟大的产品,然后找到一小群热爱它并狂热使用它的人。在这一阶段,初创企业的CEO是首席执行者,你必须深度参与到产品开发和用户获取的工作中。
第二阶段,CEO需要从首席执行者过渡到首席公司建设者。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一旦你成为成功的首席执行者后,就很难停下来,时时都想事必躬亲。但你必须停下来,只有这样才能去处理CEO能做的、影响力很大的任务。(在第二阶段结束时)你将拥有一支经过“路测”的领导团队,你的直接下属应该是有经验的领导,在你定好方向的情况下,这个人应该可以在高层执行到位,基本上不需要你参与。然后你就可以把公司建设的担子交给领导团队,开始进入第三阶段的工作。
第三阶段,把核心业务的利润投入到新的变更性产品上面。
3.把盈利的事情放在核心、首要的位置,因为这才是长久之计。
4.你的决心和时间是成功的关键
雷军说:“在办小米之前,我主要是做软件和互联网,当我要做手机做硬件的时候,硬件行业的人对我是不了解的,甚至不认为我能干得成。不怕大家笑话,当时我列了一张表,一个一个地打电话。我给人打电话介绍我是谁,我想干什么事情,能不能给我15分钟的时间电话里聊一聊,如果在电话里觉得靠谱,我们能不能一起喝杯咖啡、吃个饭。当时我每天有12个小时在招人。我今天回顾我当时找的一个人,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面我们跟他谈了17次,平均每次10个小时,花了非常多的时间沟通。所以很多人说招人很困难,我觉得关键是你下了多大决心,花了多少时间。”
想招到什么样的人,就安排同类型的人去做面试官。

5.创业者要有创新的热情,但更要沉得住气,将事情一板一眼地落实。
6. 若有需要,立即去学,把‘不懂’变作‘稍懂’,使自己从‘外行’转为‘半内行’。”
7. 在你还年轻的时候,不要吝啬自己在教育方面的投资。
8. 最有价值的投资是对自己和对朋友的投资。
9. 艺术家是天生的,但天生不是指天才。
10.别老拿大人的意志去指导他。
11.回归本质去思考。
12.钱少时,一定要懂得取舍。
13. CEO随身带好四张EXCEL表。
1. 损益表:确定收入和固定成本、可变动成本及毛利率、净利率。
2. 现金流量表:反映公司可以活多久。
3. 股权结构表:有多少融资空间、底线在哪里、股东们的控制在哪里。
4. 员工期权池:股权结构、员工期权池是激励他们的重要手段。

14.明确目标,懂得取舍。
14. 将一天的时间分成两块表:管理者时间表、创造者时间表
15.24小时内必须拍板做出决定,以免耽误前进步伐。
16.没做过错误决策就不可能掌握最大的成功的钥匙。
17. 这个项目不能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第一,不想做无用功(我们不希望有人在毙掉一个项目2年后又提出同样的想法,然后再花3个月研究它)
第二,要记下已有的想法,有时,有些想法可能会被重新考虑。(假如我们因为一个尚不存在的电池技术而淘汰了整个项目,未来如果它问世了,我们还可以回去说‘现在我们可以考虑这个项目了’)

18. 创业公司的显性和隐形成本
显性成本是可以量化的成本,比如工资、房租等。
隐性成本是无法精确量化的成本,比如沟通成本、团队的磨合成本等。
19. 不要重新发明轮子
三个法则:
一、创业早期最高效的方法是少做创新,先去向最懂这个行业的人请教,快速将行业现有知识学会,然后组建团队。
二、找到单元盈利模式。每个垂直领域做得最好的公司,都是去一线调研,发现用户痛点和自己的业务模式。
三、起于创新,成于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