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爸爸去留学》第四篇 留学压力与心理问题
《跟着爸爸去留学》第四篇 留学压力与心理问题
美国VIA 吴校长
感谢读者们的鼓励,我继续写剧评,这一篇我想说一下关于留学生会遇到的的压力和心理问题。
最近这些年,我们听到一起又一起的留学生在美国得了抑郁症,甚至自杀的事件, 本该是鲜花一样盛开的年纪,又得到在美国留学的机会,大好前程还没开始就出现这样的问题,让人扼腕叹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呢?无论是来美国读初中、高中、大学还是硕士博士的留学生,压力大是主要因素。根据我这些年的观察,觉得影响留学生们心理健康的压力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是在学生们的正经事儿,也就是学业上的压力,包括语言障碍带来的压力,从一个国内人人夸奖的优等生,到留学时拿到人生中第一个C或D,指望学生们能自然的积极的接受,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像朱露莎那样走上作弊道路的不在少数。我还见过有的留学生特别懂事,觉得父母花了那么多钱送自己来留学,而这个拿不出手的成绩没法跟家长交待,从此郁郁寡欢,避免和任何人交流。我建议如果学生觉得学习上开始吃力,一定要早和老师沟通,寻求帮助,不要拖着等到期末。只要你提出来,美国老师一定会安排时间和你见面帮你解答,帮你学会。要知道,老师总是会鼓励和帮助自己愿意学习的学生。
第二是情感上的压力,离开国内熟悉的亲友同学,来到人生地不熟的美国学校,可能会感到想家、寂寞,如果是这样,尽量在学习之余多参加一些学校里组织的活动,多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和打打球。在这种情况下,有的留学生急忙在身边寻找一个男朋友或女朋友作伴,万一恋情发展不顺利,结束后又摆脱不了每天可能都得见面的尴尬,就会使学生在感情上的困扰更加强烈,因为失恋导致心理出现问题不在少数。找男朋友或女朋友,家长一定要给予指导和关注,特别是大学生们。剧中我没有看到一个认真跟孩子谈这个问题的家长,黄成栋和武翰祥拿俩孩子关系起哄,只有刘若瑜机智的让儿子远离朱露莎,可惜她儿子不撞南墙不回头。
第三是社交压力,包括跟美国老师和同学们相处的压力,觉得融不进去,玩不到一块去,交不到朋友,或者觉得不敢和老师说话,觉得老师有可能不喜欢自己,也有的学生因为不熟悉美国的生活方式和社交行为,觉得会出丑,觉得自己常会被别人嘲笑,也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剧中的黄小栋通过打篮球和一些美国队友教练有些交流,是很值得鼓励的。当然在训练中他女朋友跑过去跟他拥抱就有点胡扯了,校队训练的时候,其他同学不能旁观,更不可能让女朋友进场去拥抱,我相信如果真有此事,他会被队友笑死。曾经有一个女留学生,妈妈不熟悉美国的生活方式,叮嘱她内衣内裤不能进洗衣机,一定要手洗晾干,结果她同屋的美国室友提抗议,不让在共用的卫生间里晾内衣,觉得不雅。之后她觉得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只要别人凑在一起说笑,她心里就以为是在嘲笑自己手洗内衣的事,最后抑郁症退学。
在各种压力之下,世界观尚未成熟的学生很容易迷失,如果看到或遇到不能理解的事情,觉得心里有个过不去的坎儿,应该怎么办?我给支三招儿:
第一,找亲友帮忙。留学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和问题,情绪不好,一定不要憋着,要找你身边能帮助你的人,主要是家长或学校的同学老师,诉说、询问、求助、疏解困惑,不要怕丢脸,不要默默的自己承受。如果学生在我们VIA,什么事情都可以来找老师们问,因为帮助学生了解美国学校生活是我们的教学任务之一,我们也特别了解小留学生们会遇到些什么类型的问题。如果你在寄宿初高中,可以去找你的导师,他们都会很留意观察你是否不开心或哪里不对劲儿。大学生们已经是成年人了,导师不会老盯着你,要知道学校里有心理辅导办公室。一般来说,大学校园里出了枪击案、学生自杀、留学生母国出现重大事件等等大事,一定会马上推出学生心理疏导服务,帮助情绪上出现问题的学生渡过难关。这个资源大多数是免费的,而且心理咨询过程完全保密,学生觉得有需要的话一定要用,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剧中黄成栋作为徒手拿下持枪歹徒的英雄,后来出现幻觉等问题,他是可以去学校寻求心理辅导的,不需要自己死扛。
第二,找医生看病。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有病一定要看病。我一直以为这是常识呢,然而并不是。黄小栋的妈妈得了乳腺癌这种病,剧中说是4期,(我特意查了一下,美国4期乳腺癌的5年存活率是22%,存活时间中位数为3年),按理应该要好好看医生好好治病,她反而吃着止疼药来美国,把滞留不归的老公、孩子、孩子的生父弄的鸡犬不宁,最后留下一段视频,奇怪的是她老公看了视频后,连她最后死在哪里埋在哪里都不闻不问,继续待在美国开公司,(身份问题依然不清楚,之前说过他现在是学生了,但没见他上过一天课),还开始一段新恋情,这种处世方法,特别让人不能理解更不值得提倡。这部剧里,为了说明武丹丹遭遇父母离婚而深受打击,给她安排得了躁郁症,从剧情来看还挺严重,暴躁的时候乱骂人乱扔东西,抑郁的时候躲在一边不吭气。在美国得了这个病需要看专业医生,可武丹丹莫名其妙的得了病,又莫名其妙的就好了,宛如一场感冒。无论抑郁症,还是躁郁症,都是病,都需要看专业医生,都不是让同学和老师们劝一劝做做思想工作就能解决的。黄小栋因为父母离婚就“失语”,剧中还编排了很温情的唱歌活动来让他说话,实际情况下,他在英语课上坚持不发言,他的任课老师一定会把这个反常情况告诉学校,学校早就进行心理干预了,甚至会强迫他去接受心理咨询,根本不会等到他爸爸出面去跟老师谈话。剧中唯一值得表扬的一件事,是刘若瑜离婚后酗酒,后来参加了一个公益的互助组织,后来好好地戒了酒。
第三,找管事儿的。留学生家长肯定不可能什么事都替学生出头去办,而应该充当人生导师、教练、啦啦队的角色,。我觉得这部剧非常糟糕的一点,就是表现出留学生一旦遇到问题,都只有爸爸妈妈来帮着解决。失语了爸爸去找老师,枪手来了爸爸去战斗,觉得孩子交往外国人有危险爸爸去跟踪偷听,等等,好像不带着爸爸就没法在美国留学了。美国有个词叫authority,中文的意思是“管事儿的”。我在给我们学生讲这个词儿的时候,举一个例子,你在飞机上等着吃饭,前排的人椅背没有调直,你怎么办?直接找他说?嘀嘀咕咕发泄不满?还是踢几脚前排椅子?正确的做法是领饭的时候告诉空姐,或者给空姐指一下前排椅背,空姐去提醒他调直椅背。因为在飞机上,空姐是“管事儿的”,而你不是。我在大学教书的时候,学校给我们老师做电话安全培训,讲到如果有人打电话来骂你骂学校怎么办?答案是直接转给学校保安办公室,因为他们是管这种事儿的,学校老师不需要自己去处理这种事。在美国,如果你试图自己去解决问题,你可能还需要担心对方是个有枪的暴脾气,或者你不小心侵犯了别人的权利,所以一定家长一定要告诉留学生,家长不在身边,有什么事一定去找“管事儿的”,而在美国,几乎每个地方每件事都会有“管事儿的”人或机构,不管是学校,还是警察。剧中武丹丹被几个女同学欺负,被打的鼻青脸肿的,我想是导演受了洛杉矶虐待同学案的启发,但是这个剧没有教大家在美国遇到这种事应该报警啊!
留学生的父母和老师,一定要和学生多交流,鼓励他们正确的抒发情绪,提高辨别是非能力。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很难免会遇到事情办的不顺利、关系处的不如意、被别人误解等等不开心的情况,更何况是年纪轻轻离家千万里来留学的学生呢。从家长到学生,对待逆境该怎么做,这部剧给出了大量的反面教材,比如:无数次的满大街乱跑;酗酒胡闹;跟无辜的路人找茬挑衅,甚至寻衅打架;把自己关起来好几天不吃不喝(居然一点都没瘦);在地毯上烧照片引发房子火灾;不管是酒店还是住家,生气起来屋子里的东西拿起什么往地上摔什么;等等,真的是电视剧看太多了。
希望每个留学生的留学生活都顺利,家长们都能放心。
未完待续。
© 本文版权归 helenwuvi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