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珠峰峰顶还有 3484 米
7 年前写过一篇关于珠峰的旧文,写完后就很想去珠峰大本营看看(那会还想着找机会试试登顶...),结果一拖就拖到了今年。这次从尼泊尔回来后,坐我旁边,nerd 气非常足的日本小哥问我,why do you want to go there? 我一时语怔,没想到我竟然也要回答 Mallory 曾经回答过的问题。我沉思了一会,如果答 because it's there 他也不知道这个梗,想想作罢。于是便回:景色美啊。回答完他的问题,我也开始琢磨为什么要去那呢?
这次去尼泊尔是所有出行中意外最多,最坎坷的,旅行保险从来没有这么实惠过。仿佛一切从买机票开始就已注定:

花了一晚上时间在国泰官网买票,除了价格合适,也是为在香港转机和老朋友吃饭喝茶。结果起飞前一天香港机场大雨,飞机晚到东京,晚点两小时。和朋友在香港的午餐计划只能被取消。到了香港,又遇上本年第一次红色暴雨警告。我们坐在机场的镛记里,吃着烧鹅看新闻报道香港大雨,根本没意识到这场暴雨完全改变了我们的旅行计划。晚上 7 点,我们坐在登机口前等着登机信息,结果这一等就是 4 个小时。后来我们被告知,我们要坐的飞机在飞来香港的路上被雷劈了一个洞,需要维修,今晚得在香港过夜。
香港过了一宿,一大早从北角的酒店打四百多港币的的士去机场,这次终于没有幺蛾子,我们准时登机,飞往加德满都。摆脱了香港的幺蛾子,而尼泊尔的幺蛾子已经急不可待。
今年加德满都机场选择在旅游旺季维修,所有飞往 Lukla(EBC 路线起始地)的航班被取消,我们需要取道 Ramechhap,从那飞去 Lukla。从加德满都开车去 Ramechhap 需要四小时,而从 Ramechhap 坐飞机去 Lukla 则只要 15 分钟,这样的行程安排实在太容易让人怀疑人生,不过一想到要飞往 Lukla,还是忍不住躁动起来。
所有喜欢 aviation 的人都可能知道 Lukla 机场,这也是我一直想来 EBC 的原因之一。Lukla 是一座没法复飞的机场,飞过头即撞山,加之坐落于山里,对天气状况要求苛刻,所以航班经常晚点。而我们,当然也遇上了晚点。如果是天气这样的不可抗拒因素,倒也忍了,可我们航班晚点的原因非常奇葩:就在我们都已经拿到登机牌等待登机的时候,前面一架飞机在降落时滑出跑道,卡在草地里,堵住了唯一一条的跑道。这么蠢的事情当然上了新闻:https://www.spotlightnepal.com/2019/04/22/tara-airs-plane-slipped-ramechhap-airport/)。尼泊尔人民则足足用了一天才把一架飞机从跑道上拖出去。而这一天,除了在机场睡觉和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尬聊,我们什么也没做。
就这样我们又在 Ramechhap 住了一晚。这都 tm 过去三天了,我们还没有开始正式的行程!
一早起来,我们也不知道今天能不能飞去 Lukla。昨天已在 Ramechhap 机场观察一天,可依然没有弄懂机场的运作规则。我们的登机牌没有航班号,机场没有广播。所有向导挤在一个小房间里,不知道在秘密商量着什么。只要向导从那个房间里走出来说,走,我们喝点东西去,我们就知道接下来一个小时没有希望。比我们晚到的人先进了候机室,比我们早到的人还坐在隔壁桌喝茶。说中文的人很少,欧美人偏多。手里拿着咖啡,脑里也不知道想着什么,每个人就这么无所事事的坐着,等待向导的一句 It's us! Let's Go! 所以当早上六点我们拎着二十公斤的包从附近的 teahouse 走到机场的时候,我就知道,直接登机是不可能的,我们肯定要去喝点咖啡和茶。
当然再久的等待也会有终点,我们的向导 Dendi Sherpa,终于把我们带进了神秘的候机室。
似乎一切都要开始了。先前的航班在山谷里起起落落,螺旋桨发动机的轰鸣声在山谷里回荡。我回想起这条航线上过往的事故和 Lukla 机场的传说。降落 Lukla 被很多人戏称比登珠峰还危险,四月这条航线已经出了两次事故,死了两位飞行员。在登机前,我也需要稍微安慰一下自己,还是有很多人没有挂的,不要怕。
飞机不大,大概只有七排,每排在过道两边各有一个座位。登机后乘务员会派发棉花用来塞耳朵。驾驶舱没有门,飞行员的所有操作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这样的机场,也没有什么排队等待,如同公交车,人上齐就可以出发起飞。我望出窗外,几年来的憧憬似乎终于要变成现实。
起飞 5 分钟后,景色就变了,黄色的丘陵变成深绿的峻岭。再飞了一会,坐在前排的旅伴扭过头指着前方问我:
Andy,Is that Mount Everest?
哎呦我去,那可不是么!珠峰南坡远远地立在云里,South Summit 清晰可见。我从各种渠道各个方向看了无数次珠峰峰顶。终于,第一次亲眼看见了。
看到珠峰,就意味着我们已离 Luka 不远,飞机也无需降落太多,毕竟机场的海拔已是 2800,一阵颠簸后,我发现我们的飞机已经对准跑道,那条修在半山腰上,有着 11 度斜角的六号跑道 。穿着蓝色 polo 衫的机长淡定地操作着,没有什么意外,我们稳稳当当的落地了。我深吸一口气,如释重负,看来能活着回去了。
舱门打开,迎接我们的是骤然降低的气温和围在机场周边等待接机的 porters,比起加德满都,他们明显肤色更黑,不少人穿着户外羽绒服,脚下则穿着拖鞋。再打量四周,喜马拉雅雪山已在眼前。
看来,正式的旅程要等下一篇了(还会写吗??)。
-
Theron Fo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30 23:27:27
-
别碰我的皮皮虾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20 16:37:47
-
unTed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7 08:04:14
-
凉皮○兔兔℡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7 07:36:58
-
viennavirus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7 03:46:36
-
八尾野音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4 22:25:23
-
听临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1 15:59:26
-
djFFFFF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1 15:44:39
-
Kim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1 15:31:49
-
Y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1 15:25:42
-
Tifa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1 15:21:41
-
三千景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1 15:00:49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1 15:00:20
-
雨忆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1 14: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