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的真实性
人性,在叙事的细节中。喜欢文学的人,其实喜欢的是人性。 所以叙事的真实性,根本上不是情节的真实性,而是人性的真实性。任何的情节都可以是虚构,但人性在这虚构的情节中,展现出的可能性,是有范围的,只要在这个范围内,都是真实的。 而这个可能性的上下边界之外,就是所谓的兽性和神性了。故事中展现出的人性越常规可见,故事越容易乏味,而越接近上下边界,越容易出彩,所以情节能否挤出压人性中的特别之处就成为了故事是否值得一讲的关键。 人性的特别之处又分两种,一种是特别不容易出现在普通人身上的特点;另一种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但却常常被人们忽视的细节等等。至于故事是否好看,还需要讲述的艺术,但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对于人性的真实性,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一旦越出了上下的边界,非人的物种如神仙鬼怪野兽飞虫神话传说甚至人神人兽混合物种一旦出现,叙事就变得不那么难了,因为读者是人类,而这个物种不是人类,所以这个物种的真实性到底怎么样,读者就不得而知了,作者就成为了唯一合法的解释者,所以传奇类故事只要逻辑自洽,叙事水平足够高,作者读者一起嗨是没问题的。 所以,很多故事之所以精彩,仅仅是因为故事发生的背景特殊,才展现出了特殊的人性,这就是所谓的历史政治猎奇类故事容易出彩的原因,因为主人公本身的命运就是精彩的。而能把处于普通生活中的人性写得让读者拍大腿叫绝,那就不容易了。 所以瞎JB讲故事和真正的文学的区别也就在这里了。瞎JB讲故事,爽完就拉JB倒了,而真正的文学,读完,对于人性,你就多了一个新的视角。瞎JB讲故事像一幅画,真正的文学像镜子。 至于像《西游记》《聊斋志异》这种志怪类故事,是想用牛鬼蛇神讲一个时代里所有人性及其关系的总和的故,那可就不是随便一个瞎JB作者能写得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