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国之行(3)——访城市之光书店,垮掉一代大本营

在旧金山,我第一个想去的景点是这里的城市之光书店。对于一个文学爱好者来说,这个书店有特别的意义,美国著名的“垮掉的一代”的大本营。
这个书店就在美国唐人街附近,我们午餐也准备在那边吃中餐所以一起开车前往。


这个书店是1953年由一个叫劳伦斯·菲林盖蒂的人成立的,名字和卓别林著名的电影《城市之光》一样。如今这里已经是旧金山著名的文化符号。“垮掉的一代”是美国二战后崛起的文学运动,比起打二战的“英雄的一代”、海明威的“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呈现出来的是更加玩世不恭、落拓不羁、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浪迹天涯、藐视社会秩序,追求自由、纵欲、迷幻剂,以此来向传统价值观挑战。

这个流派最著名的代表作家有凯鲁亚克,他写的《在路上》和《垮掉的一代》、诗人艾伦·金斯堡的《嚎叫》、威廉·博罗斯的《裸体午餐》。当时有名的大诗人金斯堡赤身裸体在这个书店附近的“六艺廊”首次向大众发表一首叫做《嚎叫》的诗,费林盖蒂便决意出版它。从此,城市之光书店就跟旧金山一样,成为美国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一个标志,虽然这也给书店带来过不少官司、麻烦。




步入这家书店,里面的空间显得很局促,上下一共分三层,凯鲁亚克等人的书是这里的热销书,很多游客会跑到这里买本《在路上》,在楼梯墙壁上挂着许多作家的照片,鲍勃·迪伦、金斯堡等人。一个城市因为有这样一个书店显得确实增色不少,想起上海季风书店被迫离开的命运让人对比中也有一份感慨。








谁的青春不迷惘,谁的青春不反叛,回想我当年读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也很向往过那样一种上路,一路前行,认识不同的人,听不同的故事,这些年陆陆续续走了许多国家,但是我觉得还不是这样的凯鲁亚克式的远行,不带什么明确的目标就上路,随时可以转变方向,今天来到这些昔日文学弄潮儿们相聚的书店算是一份特别的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