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好孩子、努比等八款儿童吸管杯专业评测!
大部分的家长对吸管杯都不陌生:吸管杯杯身有着两个把手方便孩子手握,另外还常常设有滑盖用来保持吸管的清洁,可以帮助儿童训练如何正确喝水。一款好的吸管杯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首先不含有争议的成分或污染物,而且应该结实耐用,不会轻易地就被摔坏。
本次优恪选择了中国市场上畅销的8款吸管杯产品,会同德国专业实验室,从“成分”、“使用性能”和“其他缺陷”三方面进行了测评。其中,3款获评A,2款获B,1款为C,2款仅获D-。
优恪建议
- 家长在购买吸管杯时可尽量选择易于清洗的产品,可以被拆分成几个部分的吸管杯清洁起来更容易。
- 家长可以在家对吸管杯的密封性进行测试,对于密封性差的产品及时与商家协商,进行调换。
- 如果吸管杯不慎掉落,应仔细检查是否破损,损坏部分是否可能会伤到孩子。
使用性能测评项目
在学习使用吸管杯时,儿童的嘴和手都会直接接触到产品,因此吸管杯的功能性、机械及物理安全性也非常重要。本次测评中,优恪委托了德国实验室,参照儿童玩具的部分相关标准,对吸管杯产品的使用性能——包括其使用功能、机械及物理安全性进行了测评,具体测评项目如下。测评中,优恪依据总扣分数对产品进行评级,总扣分数与使用性能评级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扣0 ~2分 = A+
扣3 ~5分 = A
扣6 ~8分 = B
扣9 ~11分 = C
扣12 ~14分 = D
扣>14分 = D-
拉力测试
- 吸管上端部分脱落,形成可吞咽小零件——扣15分
在拉力测试中,优恪委托的德国实验室依据欧洲玩具标准EN71-1的相关要求,使用特定拉力对吸管杯产品的各部件进行抗拉性能测试。其中b.box 重力饮水杯这1款产品的吸管上端部分脱落,形成了可吞咽小零件,可能会被儿童误食用或吞咽而导致儿童窒息引发危险,因此被扣15分。
清洁测试
- 整体清洁复杂繁琐,吸管几乎无法清洁——扣9分
- 整体清洁复杂繁琐——扣6分
- 吸管不便于清洁——扣2分
吸管杯应该易于清洁,否则残余在杯中或吸管中的液体可能会滋生细菌,影响孩子的健康。因此,德国实验室对吸管杯是否便于清洁进行了测试。
实验室专家发现b.box 重力饮水杯这款产品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其整体的清洁复杂繁琐,而且由于吸管与其底端的重力球、上端的吸嘴固定连接,导致几乎无法拆下吸管进行清洁,优恪对其扣9分;而贝亲 magmag吸管式宝宝杯(蓝色)和迪士尼双柄儿童学饮杯(蓝色米奇)则由于产品整体的清洁复杂繁琐被扣6分;除此之外,飞利浦新安怡七安士卡通吸管杯(蓝)和babycare 儿童学饮杯 索菲绿这2款产品虽然整体的清洁比较简便,但因为吸管不便于清洁被扣2分。
跌落测试
- 杯盖处出现裂纹,具有划伤风险——扣9分
- 有可吞咽小零件脱落,具有窒息风险——扣9分
- 水从通气孔漏出——扣3分
本次测评中,德国实验室还依据欧洲玩具标准EN71-1 对吸管杯进行了跌落测试——即让吸管杯从 85 厘米的高度跌落至地面5次。其中babycare 儿童学饮杯 索菲绿这款产品的杯盖处出现了裂纹,具有划伤儿童的风险,而迪士尼双柄儿童学饮杯(蓝色米奇)这1款产品则有可吞咽小零件脱落,具有窒息风险,这2款产品因此被扣9分。另外,Nuby努比 240ml双耳防漏PP吸管杯(有硅胶圈)这款产品由于在跌落测试中杯中的水从通气孔漏出,被扣3分。
耐用性
- 吸嘴弹出按钮弹力较小,个别样品在使用几次后失效,之后开合较为困难——扣5分
- 吸管设计妨碍了滑盖的开合,旋紧杯盖时较为困难——扣2分
- 吸管设计妨碍了滑盖的开合或导致其开合较迟钝——扣1分
- 打开翻盖时较迟钝——扣1分
在耐用性测试中,德国实验室主要对吸管杯产品滑盖/翻盖以及螺旋盖的耐久性进行了测试,测试方法包括手动开合滑盖/翻盖100次,以及手动旋开和旋紧螺旋盖100次。
其中,好孩子吸管训练杯 HUNVIL小饿魔形象系列这1款产品的弹跳按键显得弹力不足,德国实验室测试的个别样品甚至在开合翻盖几次后就失效,导致之后开合其翻盖较为困难,因此这款产品被扣了5分。另外,b.box 重力饮水杯的吸管设计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滑盖的开合,且旋紧杯盖时较为困难,被扣2分。除此之外,飞利浦新安怡七安士卡通吸管杯(蓝)和贝亲 magmag吸管式宝宝杯(蓝色)2款产品的吸管设计也妨碍了滑盖的开合,而迪士尼双柄儿童学饮杯(蓝色米奇)这1款产品的翻盖在开合时有些迟钝,这3款产品均被扣1分。
密封性
- 产品在全新状态下测试密封性能时有泄漏——扣6分
吸管杯的密封性不好,虽然安全隐患不太大,但是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会对家长造成很大困扰,因此优恪也对吸管杯产品的密封性进行了测评。
THERMOS膳魔师 foogo系列tritan吸管杯、b.box 重力饮水杯和迪士尼双柄儿童学饮杯(蓝色米奇)3款产品由于在全新状态下存在着泄漏情况,被扣6分。
感官测试
塑料制品如果有异嗅或不良的气味,说明其可能含有残留的溶剂或其它杂质。对此,优恪也对吸管杯产品进行了感官测试。试验中,优恪委托的德国专家向吸管杯内倒入50摄氏度的水,静置2小时之后对吸管杯的味道或气味变化进行评估。令人欣喜的是,盛装热水并未造成吸管杯的味道和气味上的变化,或者影响较为微弱,因此优恪未对其进行降级。
成分测评项目
由于吸管杯供婴童练习饮水使用,因此应该不含有争议的成分或污染物。在成分测评中,优恪委托德国实验室对吸管杯中有争议的成分或污染物进行了检测。
本次测评中,所有产品均未检出或仅在痕量范围内检出在动物实验中影响荷尔蒙的双酚A、可能会对内脏器官造成损伤的增塑剂、具有可能致癌性的有机磷化合物以及有争议的元素,没有产品因此而被降级,所有产品的成分评级均为A+。
其他缺陷测评项目
其他缺陷测评中,优恪主要关注产品标签标示是否准确和完整、产品的包装材料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 包装材料中含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有机氯化物——降1级
本次测评中,Nuby努比 240ml双耳防漏PP吸管杯(有硅胶圈)这1款产品因其包装材料中检出了在生产及废弃处理过程中会增加环境负担的聚氯乙烯材料或有机氯化物,降1级。
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测试
市场调查与产品选择
通过在电商平台、线下实体店对吸管杯的销量、关注度的调查,优恪选出了8款畅销品牌的吸管杯类产品进行测评。
采购方式与渠道
所有送检样品均由优恪员工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在大型电商自营渠道(京东、天猫)等国家认可的正规销售渠道匿名购买。优恪不接受厂商送检的产品,这样可以保证送检产品不受厂商控制。同时,优恪自主决定送检何种产品。厂商既不能阻止优恪送检其产品,也不能促使优恪根据其意愿送检他们的产品。
采购时间
2017年10月
厂商沟通与反馈
因为在公布测试结果时经常会指出其产品的问题,出于公平、客观的目的,优恪也会事先将试验数据提供给厂商,邀请厂商对送检产品信息进行确认,并对试验数据发表意见。只有当优恪告知厂商其产品的试验数据时,厂商才知道优恪送检了他们的产品。
如果厂商对试验数据持有异议,优恪会建议其迅速提供相关材料,以证实试验数据有误或异常,或所用的试验方法不当。而在试验数据异常的情况下,优恪会请实验室对预留的同批次样品进行复检。
检测方法
成分测评
- 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有机氯化物、元素: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进行分析。
- 邻苯二甲酸酯类、替代型增塑剂、有机磷化合物、其他化合物:萃取和衍生化反应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分析。
- 迁移性苯酚:依据DIN EN 71-10:200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进行分析。
使用性能测评
- 感官测试:测试准备:向吸管杯样品中倒入温度为 50℃的水,静置 2 小时。依据 DIN 10955,由 6 名受过专业培训的试验人员对样品进行感官测试。并在测试后对受试样品逐一打分,0 分为最好(代表样品试验前后无明显气味差异),4 分为最差(代表样品试验前后有强烈气味差异)。
- 容量:测量吸管杯实际水容量。
- 密封性:装入水后,拧紧杯盖,挥动 50 次,检查有无漏水。
- 清洗:在吸管杯中装入水后,加入 4 勺奶粉搅拌至溶解,摇晃杯体。将杯子倒置 24 小时,使杯口密封件和吸管部分与杯中溶液充分接触。用温水冲洗吸管杯后,观察其清洁程度(是否有溶液残留)。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目测吸管杯上无溶液残留为止。冲洗时不使用海绵、刷子及洗洁精。
- 跌落测试:依据 EN71-1 8.5,将吸管杯从 85 厘米的高度跌落至地面,进行测试。
- 翻盖使用耐久性测试:手动开合翻盖 100 次。
- 螺旋盖使用耐久性测试:手动旋开和旋紧螺旋盖 100 次。
机械及物理安全性测试
- 拉力测试:依据 EN71-1 8.4.2.1 进行拉力测试。
- 小零件测试:依据 EN71-1 8.2,使用小零件测试圆筒对小零件进行目视检查。
- 锐利边缘测试:目视检测,必要时依据 EN71-1 8.11,使用锐利边缘测试仪进行检测。
- 尖锐突出部分测试:目视检测,必要时依据 EN71-1 8.12,使用尖端测试仪进行检测。
评级规则
总评主要参考“使用性能”评级。即使产品满足相关国标要求,其检出的缺陷越多、越严重,评级越低。
同时,如果“成分测评”评级为B,将会导致总评额外降1级。此外,如果“其他缺陷”评级为B,也会导致总评额外降1级;如果“其他缺陷”评级为A或以上,不影响总评。


特别说明:
1) 表格中厂商一栏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投资公司、生产、委托方、被委托方、代理商、经销商、进口商等。
2) 以上表格按评级高低排名,同级别产品排名不分先后。
3) 所有实验样品的采购均由优恪员工以普通消费者身份、通过正规销售渠道完成(连锁商超、专卖店、连锁店、电商自营或品牌授权渠道等),所有产品均被视为应符合中国有关产品标准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4) 所有实验均在德国进行,并由具有相应检验资质的独立检测机构完成。
5) 报告中的“不含”= 低于德国委托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定量限或未检出,“痕量”= 高于德国委托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定量限但低于优恪设定的扣分限,"含"=检出、标注含有或超过优恪设定的扣分限;“不适用”= 由于产品本身特点、功能、材质等原因无需进行该项检测。
6) 表格中“不适用”指因产品成分、结构、功能等原因,该测评项目无需检测。
7) 本次比较实验结果仅对样品负责,不代表同品牌相同或不同型号、批次、产地产品的质量状况。
8) 本次测试根据消费品比较实验的原则进行,结果仅供消费者选购产品参考,不构成对任何相关产品的推荐与宣传。
9) 未经许可,任何企业、机构不得利用本次测试结果刊登广告或从事其他促销、宣传、推广活动。
10) 报告中所有信息和数据截至201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