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导师有哪些?导师信息汇总
微信:wenshixiong2019,公众号【考研问湿兄】,美术设计考研资料分享
张彦
基本情况:
姓名:张彦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培养部门:中国画学院
办公电话:84018053
教育背景: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论班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材料工作室
研究领域:
中国山水画艺术研究
中国青绿山水画研究
王大鹏
基本情况:
姓名:王大鹏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培养部门:中国画学院
办公电话:84018053
教育背景:
硕士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学士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研究领域:
现当代人物画艺术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岭南画派纪念馆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
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2013年至2014年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岭南中国画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省级)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论文:《观念·观察·技法》 王大鹏人物写生作品集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7
《对笔墨与水墨的反思》 中国美术2003.9
著作:《王大鹏人物写生作品》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3.7
《画品·王大鹏》岭南美术出版社2013.10
获奖:1989年《唤》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1994年《爱国工商业家梁培基》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2001年《转战五指山》获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广东省美展铜奖,全国展优秀奖。
2008年《掘进组》参加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展。2012年该作品入选纪念“讲话”发表七十周年全国美展。
2010年《一门三杰》获广东近当代重大历史题材美展优秀奖。
陈钠
基本情况:
姓名:陈钠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124611684@qq.com
培养部门:中国画学院
办公电话:
教育背景:
硕士 中国画 广州美术学院
学士 美术教育 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山水画艺术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高校中国画学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专业技术高等职称评委。
主要科研项目:
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传承与发展中的岭南绘画模式——岭南青绿绘画的技法研究。
广东省文化厅科研项目:岭南文化十大名片主题创作
广东省文化厅科研项目:走进古村落主题创作
广东省文化厅科研项目:客家民居写生创作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论文:
《富春山居图艺术分析》发表《美术》杂志
《浅谈山水画写生课》发表在《美术观察》杂志
《山水画的起源与风水地理图》发表在《美术学报》杂志
著作:
《广州美术学院山水工作室教学篇》,《道法自然——陈钠山水画研究》,《众画相——陈钠》
代表作:
《侗乡早市》,《海湾夜月》,《笙歌夜合》
展览:
第六届全国工笔画大展,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陈舒舒
基本情况:
姓名:陈舒舒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13902218885
电子邮箱:13902218885@139.com
培养部门:中国画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8053
教育背景:
学士 中国画专业 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壁画艺术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壁画学会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壁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会员。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作品展览:
1999年 壁画作品《乐》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4年 壁画作品《生命》、《九歌》入选“2004年首届全国壁画大展”、《生命》获“工艺成就奖”
2004年 壁画作品《九歌》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4年 壁画作品《九歌》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获“优秀作品奖”
2014年 壁画作品《华夏御史》入选“第三届全国壁画大展”
作品入编:
1999年 壁画作品《乐》、《生命》、《源》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壁画卷》
2004年 壁画作品《生命》、《九歌》入编《中国壁画百年》
方楚雄
基本情况:
姓名:方楚雄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培养部门:中国画学院
办公电话:
研究领域:
花鸟画艺术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科研项目:
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评为“97中国画坛百杰”。
2004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颁发“黄宾虹奖”。
“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奖”
2010年荣获“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
广州美术学院“得艺双馨杰出教师”
2007-2010年度教学科研创作突出成果奖
2011年获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奖。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作品入选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作品《可可》入选百年中国画展。作品《密林探幽》入选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中国风格·时代丹青——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出版个人画集,技法书数十种。编著《中国花鸟画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举办个人大型画展及师生作品展数十次。
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中南海、国务院办公厅、天安门城楼、钓鱼台国宾馆及多家权威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何枫
基本情况:
姓名:何枫
性别:女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798744790@qq.com
培养部门:中国画学院
办公电话:84018053
教育背景:
学士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研究领域:
现代人物画艺术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主要科研项目:
2014-2016年写意人物画写生 视频公开课(“创新强效工程”2014-2016年建设规划项目)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编著《中国高等院校美术ž设计教材——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教学》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6年
主编《薪火——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画工作室教师写生作品集》 岭南美术出版社 2016年
论文《镜我:对水墨创作中女性因素的一些思考》发表于《画廊》 2011年
1989年,作品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广东省美展优秀奖;
1990年,作品入选“第二届全国体育美展”,获广东省体育美展优秀奖;
1995年,作品入选“中韩交流展”;
1997年,作品入选“全国中国人物画展览”;
1999年,作品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当代中国水墨画展”;
2000年,作品入选“‘漫漫云路’现代中国艺术德国巡回展”“‘后岭南’第三回展”;2002年,作品参加“现象·后岭南与广东新水墨”展览;
2003年,作品参加“今日中国美术大展”“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
2008年,作品入选“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9年,作品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站着的中国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馆藏作品专题展”,获广东省美展优秀奖,于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枫·何枫写意画展”;
2010年,于岭南美术馆举办“枫·何枫写意画展”;
2013年,于古元美术馆举办“日常——何枫水墨作品展”;
2014年,举办“风和日丽——何枫作品展”;
2015年,举办“陌上花开——何枫作品展”,参加“岭南风范·岭南中国画邀请展”;
2016年,于第六届中国画节举办“陌上花开——何枫中国画作品展”。
作品被瑞士洛桑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山大学、岭南画派纪念馆等机构收藏。
李劲堃
基本情况:
姓名:李劲堃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培养部门:中国画学院
办公电话:
教育背景:
硕士 中国画系山水专业 广州美术学院
专科 艺术系油画专业 肇庆师范
研究领域:
山水画艺术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岭南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
主要科研项目:
2002年 入选中国当代名家系列展览广东当代名家十人优秀作品赴北京展览。
2008年起 策划、启动“百年雄才”项目,并与2011、2012年分别在广州、北京
举办“百年雄才——黎雄才回顾展”,主编《百年雄才1-6卷系列丛书》,
并于2013年12月出版等。
2011年 首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
2011年起 策划、组织“岭南画派在上海国际学术研讨会”“国画复活运动与广东中
国画国际研讨会”,主编出版《岭南画派上海》,《国画复活运动与广东中国
画》丛书。
2013年 广州美术学院“德艺双馨杰出教师”。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大漠之暮》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幻象》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获学院一等奖;《良宵》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1991年《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获广东省庆祝建党七十周年美展铜奖;1993年“广州美术学院建校40周年教师作品展”一等奖;1993年广东省“南粤教师育人优秀教师”;2002年入选中国当代国画名家系列展览广东当代名家十人优秀作品赴北京展览;2011年首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2013年广州美术学院“德艺双馨”杰出教师。2015年被选入“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
出版有《李劲堃近作集》《当代逸品•李劲堃》《意中融变·象外追维—李劲堃重彩画回顾展作品集》《大家讲堂•当代国画大家范本鉴赏—李劲堃卷》《问道雕虫·李劲堃花鸟作品集》《笔墨新体—李劲堃卷》等。
林若熹
基本情况:
姓名:林若熹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培养部门:中国画学院
办公电话:
教育背景:
博士 文艺学 暨南大学
学士 中国画 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中国画学研究
工笔造型研究
没骨造型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科研项目:
2016年“中国画水论”获文化部文化艺术立项项目。
2013年《可园符号——岭南画派与现代中国画》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显目”。
2013年《没骨风——现代中国画水论》获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原创精品出版资金扶持项目”。
2011《握手中国》文化部交流项目。
2003——2007年《白描研究》获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年度课题。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一、论文
《撞技的极限与极致》发表于美与时代的《美术学刊》(国家核心期刊2016第9月)
《能人与行画》发表于《中国文化画报》(国家核心期刊2016第4期)
《现代中国画离青绿粉本有多远》发表于《中国艺术时空4》(2016第4期)
《从沃林格<抽象与移情>引起的思考》发表于《中国画画刊》(2015年4月)
《中国画写生五解》发表于《写作》(2015年10月)
《中国古代绘画符号学的意义》发表于《写作》(2015年11月)
《天眼说》发表于《澄怀味象—中国画院画家论文集》(2014-06)
《粉本创作》发表于《写作》(国家级核心期刊2014-05)
《写生创作》发表于《写作》(国家级核心期刊2014-04)
《具象表现》发表于《为中国画—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花鸟画教学研讨会暨教师、学生作品展览教师论文
集》,中国书店出版发行(2014-04)
《意象造型——水墨意象拒绝西“化肥”》发表于《当代中国画》,(2014-01)
《美术的尴尬》发表于《国画家》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2013-01)
《艺术感言》发表于《中国书画》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2013-01)
《当代水墨的技术分析》发表于《收藏·趋势》,(2012年第6期)
《没骨造型》发表于《书画世界》,(2012年11月)
《技道合一——文人画的失落与现代没骨的崛起》发表于《美术学报》(2011年3月)
二、著作、画集
2014年《没骨风——现代中国画水论》(主编),岭南美术出版社。
2011年《中国画•线意志(韩文版)》(论著),sigmabooks(韩国)。
2010年《中国画•线意志》(论著),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没骨风——岭南画派的现代意义》(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年《行愿——林若熹艺术故事》(文著),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4年《解读传统》(论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年《蜘蛛之吻》(诗集),花城出版社。
1991—1998年《林若熹画集(写意集)》①,湖北美术出版社;《林若熹画集(工笔集)》②,岭南美术出
版社;《林若熹画集(白描集)》③,新世纪出版社。
1993年《当代中国画技法•赏析—林若熹工笔画创作》,接力出版社。
2002年《林若熹工笔花鸟画》,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5年《行愿——林若熹作品集》上(工笔集)、中(写意集)、下(没骨集),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7年《唯美新势力》,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9年《没骨风•林若熹作品集》,福建美术出版社。
2011年《握手中国——雷米•艾融林若熹巡回画展》,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年《黄丹松作品集》(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3年《禅文化书法展作品集》,岭南美术出版社。
2014年《林春兰作品集》(主编),岭南美术出版社。
2015年《潮籍青年中国画家作品集》(主编),德国古桥出版社。
2015年《梁振杰作品集》(主编),岭南美术出版社。
2016年《林若熹2016》,法国AREA出版社。
三、代表作
1989年作品《春夏秋冬》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
1993年作品《黄金时代》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
1994年作品《夕阳》获“第三届中国画展”二等奖;
2001年作品《幽香》入选由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等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展”《百年中国画集》;
2010年作品《千秋》入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优秀作品展。
四、个展
1993、200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有《秋NO.Ⅱ》等七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98、2000年在台湾国父纪念馆、彰化文化馆举办个人画展。
2010年《线意志•没骨风——林若熹法国官方邀请展》由法国巴黎市政府、法国美术家协会、中华人民共
和国驻法国大使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在法国巴黎一区市政厅展出。
2011年《握手中国——雷米•艾融林若熹巡回画展》由法国驻中国大使馆、法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
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广东省文化厅、广州美术学院等联合主办,在广东省博物馆、广州美
术学院美术馆、岭南美术馆展出。作品《珠岛》被广东省博物馆收藏。
2013年《林若熹——线意志•没骨风》在温哥华文化中心展出。
2016年“中法艺术之春”的闭幕式之一《林若熹2016新作展》,在广东天泰美术馆展出。
2016年“林若熹2016”由法国尚邦市政府、法国第25届树下阅读活动主办支持,在法国塞尔维•诺德艺
术庄园展出。
陈朋
基本情况:
姓名:陈 朋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547976602@qq.com
培养部门:中国画学院
办公电话:02039362041
教育背景:
硕士 素描教学研究 广州美术学院
学士 中国画 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人物画艺术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主要科研项目:
中国人物画创作教学团队资助项目(2016)
写意人物画写生视频公开课资助项目(2016)
一、2013年,论文《谈“笔墨意识”》发表于《美术观察》(2013年第7期,CN11-3665J)。
二、2016年,著作《海岬之上•陈朋作品》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三、2014年,代表作品《立秋之十》等3件发表于《美术观察》(2014年第1期,CN11-3665J)。
四、2008年,作品《黄金周》入选“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优秀奖(最高奖)。2011年,作品《丘逢甲在1895》参加“百年风云——广东近当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展览”并获铜奖。2012年,在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大巧之朴——陈朋作品展”。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一、2013年,论文《谈“笔墨意识”》发表于《美术观察》(2013年第7期,CN11-3665J)。
二、2016年,著作《海岬之上•陈朋作品》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三、2014年,代表作品《立秋之十》等3件发表于《美术观察》(2014年第1期,CN11-3665J)。
四、2008年,作品《黄金周》入选“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优秀奖(最高奖)。2011年,作品《丘逢甲在1895》参加“百年风云——广东近当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展览”并获铜奖。2012年,在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大巧之朴——陈朋作品展”。
万小宁
基本情况:
姓名:万小宁
性别:女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培养部门:中国画学院
办公电话:84018053
教育背景:
硕士 中国画 广州美术学院
硕士 美术教育 日本国立奈良教育大学
研究领域:
重彩画艺术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科研项目:
岭南地域传统工艺技术传承与创新(2006B36401008)/单项负责人/广东省科技三项计划项目/已结题
日本传统漆工艺的现代应用科研课题/广州美术学院/已结题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论文:《“琳派”与装饰花鸟画》/装饰ISSN 0412-3662/清华大学/独撰
《日本“枯山水”庭园造型艺术中的装饰元素》/装饰ISSN 0412-3662/清华大学/独撰
《今日日本画与日本美术史之关联》/美术界ISSN 1002-7416/广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独撰
《花鸟画中的写实性与装饰性》—日本江户时代花鸟画/美术学报ISSN 1004-1060/广州美术学院/独撰
《如何把岩彩更好地运用于现代重彩绘画中》/美术学报ISSN 1004-1060//广州美术学院/独撰
《论重彩工作》/传承与创新-装饰艺术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教学丛书ISBN-978-7-5262-3745-2/独撰
《岩彩画的材料语言与教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ISBN978-7-5503-0158-0/独撰
《谈工笔重彩与岩彩》/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沙龙ISSN1674-0556/独撰
《日本传统漆工艺的现代应用》/美术学报ISSN 1004-1060/广州美术学院/独撰
《关于岩彩画教学中两种模式》/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岩彩画教学文献集』ISBN.978-7-5503-0594-6/独撰
《重彩画艺术中的岩彩与岩材》中国壁画-广州美术学院卷/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ISNB978-7-5580-062702/独撰
专集: 教学丛书《重彩》岭南美术出版社ISBN 978-7-5362-3745-2/独著
《万小宁工笔画(线彩别册)》 岭南美术出版社ISBN 978-7-5362-3941-8/独著
代表作/展览:
国画《木瓜花》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银奖.并入选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百年中国画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及获“广东美术50年经典美术作品”提名奖
国画/重彩《早春》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
国画/重彩《仙客来》入选广东省第四届中国画作品展/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国画/重彩《仲夏鱼歌》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国画/重彩《彩秋》入选《广东岭南美术大展》获银奖/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国画/重彩《樱花三月》入选庆祝广东省美术家协会50周年《广东美术大展》/广东省文化厅.文联广东省美协
国画/重彩:《瑞雪紫丹》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国画/重彩《岭南夏雨》入选《广东省第五届中国画艺术大展》/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国画/重彩《斑兔》入选《两岸三地岭南画派作品邀请展》/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岭南画派纪念馆
国画/速写《八角金盤》等入选《笔参造化-广东省第六届中国画展/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国画/重彩《圈外》》等参加《当代岭南名家中国画展-广东花鸟三十年》/河南美术馆
国画/重彩《眺望》等参加《丹青十二人展》/广州美术学院
国画/重彩《百合》入选《第四届中国重彩岩彩画展》/文化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
壁画(合作)《南国春天》入选“2012大同国际壁画双年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祁小春
基本情况:
姓名:祁小春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qixiaochun@163.com
培养部门:中国画学院
办公电话:84018053
教育背景:
博士 东洋史 日本立命馆大学
硕士 东洋史 日本立命馆大学
学士 财政学 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领域:
魏晋南北朝书法史
王羲之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兼任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兼职教授;(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科研项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专项(编号10JZDMG055)
广东省首届书法研究生论坛(编号2015XSLT23)
传统书法篆刻临摹创作与研究(编号604310414)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有专著5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有日文专著《中国古籍の板刻书法》、《王羲之论考》,中文专著《迈世之风——有关王羲之资料与人物的综合研究》、《山阴道上--王羲之研究丛札》、《王羲之〈十七帖〉汇考》等。
著作、作品集:
1《中国古籍の板刻书法》(大阪)东方出版,1998年。(日文)
2《王羲之论考》(大阪)东方出版,2001年。(日文)
3杉村邦彦主编《中国书法史を学ぶ人のために》祁小春编撰“第六章 古籍版刻书法”(京都)世界思想社,2002年。(日语)
4《迈世之风:有关王羲之资料与人物的综合研究》(台北)石头出版社,2007年。2009年获教育部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大陆版于2012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同年获得中国文联的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
5《山阴道上:王羲之研究丛札》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2013年获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6《历代名家法帖萃编》祁小春主编,编撰“王羲之·楷书卷”。(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
7《历代名家法帖萃编》祁小春主编,编撰“王羲之·行书卷”。(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7年。
8《历代名家法帖萃编》。祁小春主编,编撰“王羲之·十七帖”。(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年。
9《王羲之《十七帖》汇考》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2012年获华东地区古籍整理优秀图书二等奖、2013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类〉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0《柳斋篆素—祁小春书法作品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
11《古鼎龙腾--祁小春自选篆书作品》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
12《柳斋篆意—祁小春书法作品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年。
许钦松
基本情况:
姓名:许钦松
性别:男
职称:一级美术师(正高二级)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培养部门:中国画学院
办公电话:
教育背景:
1975年8月毕业于广东人民艺术学院绘画专业
研究领域:
山水画艺术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中国画学会顾问、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广州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广东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
主要科研项目:
“1荐1——广东省美术名家荐才行动”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画院、广东省美协2013~2014年 工作主持、导师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财政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13~2016年 选题创作者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联、中国美术馆主办 2017年
总策划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代表作:
《潮的失落》、《心花》、《个个都是铁肩膀》、《诱惑》、《天音》、《南粤春晓》、《岭云带雨》、《高原甘雨》、《甘雨过山》、《长江揽胜》等。
出版:
《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名家——许钦松》(中国书店2011年)、《中国当代名家合集——许钦松》(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年)、《此岸•彼岸——许钦松谈山水艺术》 (岭南美术出版社 2012年)、《许钦松山水画集》(荣宝斋出版社 2013年)等。
展览:
“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2012年 北京中国美术馆
张东
基本情况:
姓名:张东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培养部门:中国画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8503
教育背景:
硕士 中国画 广州美术学院
学士 中国画 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山水画艺术研究
山水画艺术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广东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科研项目:
广州美术学院青年骨干教师项目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山水画技法基础项目
广州美术学院科研项目《中国山水画写生教学问答》
主要论文:《我们向黄宾虹学点什么》发表于《美术观察》
《虚静与旷放》发表于《中国美术》
主要著作:《中国山水画写生技法》、 《中国山水画教学问答》、《心迹》等
主要展览:“全国首届中国画展”、“中国艺术大展主题创作展”、“中国当代第三届山水画展”、“广东省体育美展”、“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联展”、“第九届全国美展”、“广东省第二届中国画展”、“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第65回星河展”、“美术名家一荐一”等等展览。
马新林
基本情况:
姓名:马新林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13801096411
电子邮箱:
培养部门:中国画学院
办公电话:
教育背景:
硕士中国画专业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书法 篆刻中国山水画花鸟画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创作中心主任
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馆中青年美术家收藏工程推荐专家
人民美术出版社“大红袍”系列--《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评审委员
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课题:“民国书画钩沉”课题组组长
二十世纪中国画年表课题组副组长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1984年获得首届中原书法大赛三等奖
1987年作品入选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览
1993年获得全军书法大赛一等奖作品被中南海收藏
1995年第六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入选西泠印社第三届全国篆刻作品展览
1992年论文《西汉鱼山刻石之我见》
1997年书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2000年获得世界华人艺术展书法一等奖
2003年作品中《秋趣》入选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全国当代花鸟艺术大展》
2005年作品《风骨》入选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青年艺术家精品展》
2007年作品《艳阳》入选《第二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2007年作品“紫气东来”入选中国美协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
2009年《梅竹图》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2011年作品《春染红军会师路》入选中国美协“庆祝建党9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12年中国画《祥云》被人民大会党收藏
2012年作品《延安颂》入选中国美协“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7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13年作品《延安颂》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13年书法篆刻作品集入《广州美术学院60周年校庆学生留校作品集》
2015年作品《秋风如梦情怀》特邀参加第八届全国花鸟画作品展
2015年作品《黄山凤凰松晨姿》参加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美术作品展
2015年作品《清风勤节》入选中央文史研究馆《文史翰墨》2015年第二届中华诗书画展
2016年作品《晨兴》《梅逊雪白雪助梅馨》参加中国画学会理事作品展览
2016年作品《印度行记》参加中国美协中国美术家眼中的世界美术作品展览
2016年论文《中国书画表心文》
注:信息整理自广州美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