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个娃娃到黄土高坡去(3)——延安
“烧麦,看到那边的雕像了吗?”行至延安革命纪念馆前,一尊毛主席的雕像顶天立地,我赶紧指给烧麦看。
“嗯,是!爷爷,爷爷!”烧麦满脸认真。
“对,那是毛主席,你应该叫他‘毛爷爷’,来,跟我说,毛-爷爷。”
“毛-爷爷!毛-爷爷!毛爷爷……”沉浸在学话兴奋中的烧麦像个复读机般喊了十遍八遍“毛爷爷”,眼看着我们的红色之旅有点走偏,我决定赶紧把烧麦引向“正途”。
“烧麦,你看这是什么?”我掏出一张百元大钞。
“钱。”
“那这是谁?”
“毛爷爷!”烧麦既兴奋又疑惑,一把抢过我的“毛爷爷”,大声说:“帅!”
哎?不对!怎么感觉又跑偏了?
不管怎样,给烧麦娃娃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始了!


从榆林到延安并不算太近,全程高速也得三个半小时以上。但是自从我们确定去榆林开始,延安就成为了我们必打卡的目的地。
对刘先生来说,他这是寻组织去,对没有组织的我来说,宝塔山、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名也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亲切到不能再亲切。
小学时候,作为共产主义接班人而骄傲的我曾想象过延安:毛主席住过的窑洞是什么样子?枣园里是否真的有梨花?宝塔山有多高……
真的走进延安,却发现革命圣地完全超越想象!虽然待的时间甚至不足两天,但是它一次次让我大开眼界!
延安的物价真是不低啊!
这是初到延安的第一感受。
我们的酒店在市中心,酒店的停车位有限,我们只能停到旁边大厦的地下车库,收费2元\小时,乍听还觉得便宜,但是,它不封顶啊!也就是说,停一夜12个小时,需要支付24元。我们待了还不到两天,停车费也就六七十吧(还不算上景点停车10元\次)。
至于其他方面,我们逛的都是博物馆,当然没有门票;饮食呢,作为长期在魔都生活的人,倒也不觉得贵啦,只是比起榆林,相对要高一些。
带娃小提示:延安的瓜果好吃不贵。特别是夏天,当地的西瓜、桃、杏、小香瓜全部成熟,就连香蕉也很便宜。另外,大名鼎鼎的洛川苹果产地洛川县也属于延安。所以在这里,完全可以实现“水果
1938 《延安延安》
到延安已经是傍晚,入住酒店,放下行李,景点基本上都到了关门时间。我们决定先去觅食,查到了“1938文化街区”,说是陕北最文艺的地方。

现在让我回忆一下这个地方,我当然还记得“仿造1938老城”的街景和那些颇具特色的文创小店,但是,走在“1938老城”中的我们,内心却是“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大的地儿却没有人?为什么美食区没有几家店?为什么说是美食广场却在离市区那么远的枣园?
饥肠辘辘的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小吃店,点了几样陕北小吃——洋芋擦擦、空心面、凉皮、延安老酸奶,没有任何令我惊艳的味道,勉强果腹而已。

我们继续逛1938,发现了一个超大的剧场。大厅里空空荡荡,我们带着烧麦打了鼓拍了照跟当地小朋友玩了一会儿。


“你说这个舞台剧会有人看吗?这里根本就没人嘛!”我指了大厅里一部叫《红秀.延安延安》的舞台剧宣传海报问刘先生。
“谁知道呢!估计今天没演出吧?”
话音未落,突然,不知道从哪里涌出一大批人,彷佛一场“快闪“活动,大厅里迅速升温!
只见这些人,身着八路军统一制服,军帽、斜挎包样样齐全,好像电视剧里走出的人物。他们昂首挺胸,他们英姿飒爽,他们谈笑风生,他们目不斜视,他们沉浸在革命胜利的喜悦中!
看来这部舞台剧一定很有感染力,呆若木鸡的一家三口淹没在“经过革命洗礼的八路军”中,只觉得自己好渺小,好渺小。
后来,本人偷偷查了一下舞台剧的票价,嗯,好吧。
带娃小提示:1938广场上有好多好多鸽子,喜欢的小朋友应该会非常开心,但是也有不喜欢的,比如烧麦,她一边喊“怕”,一边拖着我们离开。

平时日里最拥挤的博物馆
和刘先生出门,每到一个城市,必会打卡博物馆。一来迅速涨知识;二来人少清静可以吹冷气(暖气):三来不要钱。
(以上三点,在大多数时候,一个比一个重要)
来到延安,当然不能错过延安革命纪念馆!


“毛爷爷,毛爷爷!“到达延安的第二天,烧麦再次见到毛主席的雕像,激动不已,甚至十分配合地跟毛爷爷同框。
此时的我们还沉浸在对毛主席的敬仰和对馆内冷气的向往中,一点儿也没意识到广场上都是人!


纪念馆里有多少“八路军“和”人民群众“,就不详述了。总之,还没开始参观,我就在拥挤的人潮中,和我的先生孩子来了次短暂的“夫离子散”。

既不是节假日,也并非双休日,能够挤到如此程度的博物馆,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

当然,纪念馆也很贴心,在休息区设置了若干按摩椅。微信扫码,只要几块钱,就能让你“忘苦思甜”。
“在革命纪念馆里搞个人享受,这合适吗?”我抱着熟睡的烧麦被按摩椅按得歪七扭八。
“痒痒痒,呵呵呵呵呵呵……”刘先生以一串极力压制的魔性笑声回答了我的问题。



带娃小提示:小朋友一般都不会喜欢博物馆,更何况是不到两岁的娃!我们的办法是让烧麦找“五角星”和“毛爷爷”,所以从头到尾,烧麦都保持了高昂的兴趣!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枣园,是我们红色之旅最后打卡的地方。
相较王家坪革命旧址,枣园地方更大,环境更加清幽。这个季节,竟然还有大片大片的蒲公英!


但是,不管是王家坪,还是枣园,毛主席、周总理等几位革命先辈居住过的窑洞都是那么简单朴素。说是冬暖夏凉,其实进去之后,只能感觉到光线幽暗。
“太了不起了,毛主席大概就是趴在这张桌子上写的《论持久战》吧?”
因为带着烧麦,我们也没有办法听导游讲解了,只能凭借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来猜测。

和刘先生一边走一边聊聊历史,什么柴米油盐什么养孩子育儿,暂且放到一边,此刻,我们只想形而上!
“你要不要来个诗歌朗诵《延安,我把你追寻》?”我当时一定是哪根筋搭错了吧?
“行!来!你给我录!”有这种“臭显摆”的机会,刘先生怎么会错过?
于是,我们就有了枣园现场版的《延安,我把你追寻》。虽然刘先生朗诵完以后,获得掌声一片,还有迷妹追上来问是不是广播员,但是坐在腰凳上的烧麦同志可没有给爸爸什么面子,全程无聊地玩手。
带娃小提示:枣园面积比较大,小朋友走走跑跑也会很开心,还有那么多蒲公英可以吹,完全不用担心娃会无聊。



延安,这座位于陕北的小小城市,既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此),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如今看来,这里沟沟壑壑,狭窄封闭,气候更算不上友好,百年前我们的革命先辈又是如何在广袤的国土上选择了这里?也许,贫穷的张力和政治上的困境,同信仰的张力结合在一起,于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不想把这次“延安红色之旅”写得正能量满满,也无意描述革命旧址带给我们的感动。

当你登上宝塔山顶,俯瞰整个延安城市;当你走进毛主席住过的窑洞,闻一闻里面潮湿的气味;当你徜徉在枣园小径上,踏着先辈们踏过的路……革命、战争、激情、忍耐、忧虑……百般滋味、千万种心境、新的人生哲学,都组成了生命里一种全新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每增多一种,就表明一个人对世间人事的见识又丰富了一些。
基于此,我会说,延安,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延安 . 美食】
01.洋芋熬小白菜


洋芋,就是土豆。
陕北人擅长烹饪土豆,除了洋芋擦擦,我们吃过的土豆美食还有这道洋芋熬小白菜。
比起洋芋擦擦的浓烈,这道菜显得清新自然——土豆已经熬成了泥,小白菜也已软烂,但是颜色却依然青翠。挖上一大勺,入口软糯咸香,好吃!
02.羊肉汤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当服务员把一个超大的“桶”端上桌时,我们还是被吓到了!
一桶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只用盐、胡椒调味,羊汤鲜美,羊肉软嫩,没有膻味。
一边“抱怨”份量太大,一边一碗接着一碗,吸溜吸溜。
一桶见底了。
03.麻汤饭


这道咸鲜口的麻汤饭绝对可以进入“我最喜欢的陕北美食”前三甲!
鉴于对陕北食物份量的慎重考量,我们点了小份的麻汤饭,结果如图所见(左边那一大盆即是)。
确切地说,麻汤饭是融合了小米、高粱、花生等各种陕北杂粮的“粥”,而这道“粥”最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底油是陕北作物麻子所提炼而成,因此色泽金黄,醇香诱人。
关于麻汤饭,陕北还有很多民间趣话,比如“麻汤饭憋憨汉,三碗不饱五碗不放碗。”意思就是,食客舍不得放下碗,吃得欲罢不能。说的就是我们哪!
当然,麻汤饭口味偏咸,还是不太适合小朋友吃的。
04.枣泥饼

绝对货真价实的枣泥-饼!
朴素的面饼,有着小麦的清香。掰开来,满满的枣泥馅儿,难能可贵的是,没有添加什么糖,只有浓浓的红枣清甜味道。
餐馆里买上一份,打包带走,可以当早餐,可以当点心,也可以路上应急,真是机智如我。
05.抿节



延安的最后一餐,我们发现酒店楼下对面就有一家老字号的抿节店,于是打卡!
抿节,这种由豌豆和小麦磨粉组合而成的面食小吃,看起来是清心寡欲的模样,但是,一碗素汤加上五颜六色各种口味的调料,便会赋予它灵魂。
只不过,口味一向清淡的我们即使是小半碗素汤也让我们觉得太咸!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