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抄
4/1
寺山修司:这个世上最遥远的地方是自己的心。出生以来关闭了多少次呢?每当想到这点,人就老了。
4/4
游本昌:要热爱自己心中的艺术,但绝不可以爱艺术心中的我。爱自己是搞不好艺术的。
4/5
赫胥黎《众妙之门》:我们居于一处,面对面地,对彼此作出反应,然而在所有状况下,我们总是孤单的。……从本质上说,每个具体化的灵魂都命中注定要在孤独的感情、感觉、领悟与想象中忍受或享受。所有这一切都是私人化的,并且除了通过符号与间接传递外,是无法交流的。

杰拉德:被困于洞穴中四十日而无任何食物,熊可依靠吸舔自己的脚而存活。而雌鹿一旦可前行便食延龄草。多风的野外,它饥肠辘辘。
杰拉德谈及紫罗兰——谈及美:激起美丽诚实之人的心灵波澜,因为花儿的美、缤纷的色彩和精致的外表委实能够为慷慨温和的勇敢之心带来诚实、美丽和诸般美德;亲近美好事物的人心灵如果不美、污秽而畸形的,这将会是丑恶和粗俗。
高更:有些人的生活有一个目标,另一些人没有。长期以来,人们不断对我重复道德二字,我了解道德,但是不喜欢。生命几乎是一秒的事,永恒就酝酿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我想成为一头猪,因为只有人是可笑的。
齐克果:切记,勿失行走之欲。一日一行,步入幸福,远离病患。一切烦恼皆属身外物……静坐无益。静坐愈多,愈感不适。故保持行走,诸事顺意。成道之前,勿言行道。
人仍是要么诙谐,要么忧愁。 他无根,也无处可驻, 但曾焦虑且不合常规, 于处处,或跑或骑。 他知道他有个家,却几乎不知在何方; 他说走了那么远, 以至于已记不得如何回去; 他敲响所有的门,彷徨,徜徉, 并不及一些石头那般有才智, 它们在最黑的夜里尚能显示出家之所在, 然而一些隐藏起当初建造者所赋予的意义。 人穿梭于曲折的探索中,其间的通道朦胧可见, 上帝指示了运动,却也命令永不停歇。 ——德里克·贾曼《现代自然》
4/6
范宽,名中正,字仲立,因其性缓,故世号范宽山水。其语云:师古人不如师造化,师造化不如师心源。有《溪山行旅图》传世,演终南太华只山,巨构雄奇,“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能不止”。

4/8
在随笔集《假如真有时光机》中,村上春树解释了自己跟冰岛这个国家的渊源。因为不擅长参加官方典礼、招待会、演讲、应酬、聚餐之类的活动,他很少在这种场合露面。不过,当接到在冰岛召开的一场作家会议的邀请信时,他却动心了。“摊开世界地图望着冰岛,随后便决定去瞧一瞧。因为倘若没有这样的机会,只怕我是不可能跑到冰岛去的。从地图上看,冰岛当真就像在世界的顶端,或者说是天尽头,几乎一只脚踏入了北极圈。只要天尽头有东西存在,就想去看一看,这也是我的癖好之一。”他从来没有想过竟然会在都市的正中央看到极光,十分震惊。“我只是茫然地仰望着那漂浮在天上的巨大绿丝带,久久不动。极光清晰可见,时时刻刻在变幻着形状。虽然美丽,却又不单单是美丽,似乎更具有某种灵性的意味,甚至像是这遍布着苔藓、沉默与精灵的神奇北方海岛灵魂的模样。”
4/9
与村上春树以及造型师吉本由美同属“东京鱿鱼俱乐部”的摄影师都筑响一在他们三人合著的《地球的迷失法》一书中写过一段话:“在不怎么出名、看起来不怎么好玩的地方,努力找出有意思的事情、尽可能享受那里的生活。在不怎么样的平凡人生中,努力找出快乐而活下去。我相信,这两者的态度之间,几乎没有区别。”
日本摄影师都筑响一花了七年为某时尚杂志拍摄《少了生活费也要买衣服的“幸福受害者”》的连载专题,亲自走访了东京大阪等大城市里80多位上班族,采访了他们省钱买名牌服饰的故事,最后他感叹说:可能许多人都鄙视通过援交拿到钱去买香奈儿,拿着LV的包包去买菜的大婶,但那些省下钱去买书的人、买唱片希望有朝一日成为DJ的有志青年们却被这个社会推崇。仅仅是因为热情被倾注对象的不同,不理解其中的原委,人们就一味做出好坏高级低级的价值判断。在收藏的世界中,其实也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之分。一般情况下,如果你出了一本书,得到了好评,有很多人去买你的书,对于作者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但在时尚圈并非如此,时尚品牌们都无比珍视自己构筑的幻想世界,反而轻视甚至鄙视自己的顾客。正因为这些忠实粉丝们被卖方忽视,只是一味地爱着自己心爱的品牌。某种意义上,他们是“幸福的牺牲者”,有着超越理性的力量感,这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4/10
解读《蒋公日记》1937·3·22:读日记知蒋为虔诚基督教徒,但在任何场合或对部属训话,除勉励信仰三民主义,作国父的真实信徒外,未闻传教之言。
《蒋公日记》1937·8·7:张居正愿以身为革荐,任人寝处其上,便溺其上,其意只为国牺牲,不顾一切,此余今日处境乎?
4/13
《蒋公日记》1938·10·26:登衡山见此联——尊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倭于本日十八时入武汉。
《蒋公日记》1938·11·22:《衡山军事会议》大意:一,以历史、地理、文化、经济与事实,证明抗战之必胜;二,后期战争易于前期战争十倍;三,必须公理伸张,公法生效;四,抗战在解放韩国及台湾同胞,建设东亚新秩序;五,对九国公约及国联,尽其在我,为主义牺牲之价值;六,战则死中求生,不战则束手待亡,中途妥协无异自杀,自取灭亡;七,塘沽协定后,生存最低之限度尚不容保留,则存不如亡,不如同归于尽。只要我能抗战,不妥协,不订任何条件,最后胜利,自属于我;八,现代战争,三等国家与一等国家能持久十八个月,尚不为敌战胜,如此伟大民族,何患其不复兴?九,对外求共存,对内求自存。
《蒋公日记》1939/1/17:景韩谓汪(精卫)可共安乐而不可共患难,胡(汉民)则反之。蒋亦同此说。
《蒋公日记》1939/5/15:世人以贪为爱,故不知其爱之可贵。吾人必欲铲除贪心,如贪酒、贪色之心必须净尽,而爱民、爱国、自爱爱人之心,必随之升华,须使人明了,所谓爱赌爱色之爱,乃非爱,而为贪之可耻也。
《蒋公日记》1939/6/1:政治家有一定主义与目标,至死不变;而政客则投机取巧,既无主义也无目的,唯一目的在做官,做官在为私。故政治家以理念政策引导群众共赴公益,而政客则是附和民好,损公益,谋私利。
《蒋公日记》1940/5/29:警报后,避难老幼妇孺沿途步行,其抱孩扶老、负重行远之情状,见之悲悯,惟其形态已多镇定,不如去年之恐怖悚怆,以此聊以自慰。下一代国民,应知今日其父母,提孩避难之苦痛困迫,为空前所未有之亲恩。又应知今日之抗战,忍痛复兴民族之艰险,亦为前史所未有,故为家,为国,更应特尽忠孝之道,应不愧为中华之子孙也。
《蒋公日记》1940/7/3:重庆精神——在被敌轰炸之中,每一人无论男女老幼,上下,贫富,不惟生活无定,生命亦不知所止,巳刻不知午刻之生命何在,今日更不知明日生活如何。每一防空洞倒塌,死者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以如此之苦痛,险恶之环境,而同胞亦无怨言惧心,使余不知如何报答,而无亏于心安,但有感激心铭而已。

4/14
抗战时,阎锡山视延安、南京、重庆为新三国志,延安的胜率为二分之一,南京为三分之一,重庆仅为六分之一。故其初期,利用延安,反被延安利用,薄一波带牺盟(二十个团,约五万人)跑了。中期投机于南京,汪不成事;晚期才回归重庆。
4/20
就国家发展而言,蒋经地理学家张其昀的建议,计划1961年前完成西疆(伊利阿克苏、和阗至西疆噶大克)铁路,北疆(迪化、外蒙至满洲里)铁路,南疆(噶大克至昌都、大理)铁路,未果。
《蒋公日记》1942/5/28,论理繁治剧之道。抗战以弱击强,以乱击整。就内政而言,假抗战之名行割据之实未除;就外交而言,国际只有势利而无是非公义。至于内部军事、经济、社会诸项之纷繁丛集,取决于一人之苦,不言可喻。而日记心得,可为后代取法者,则为忍繁遣忧。此时只有勇于治事,以忘忧、耐心、公务埋头处理,不仅可以排难解纷,而且可以忘忧消虑,如此积耐成习,自然不惧繁剧。
《蒋公日记》1942/10/14,蒋拟将以知识分子为主的国民党,改为劳动国民党。规定党员家庭或出身,必须有劳工农民与军人为社会服务者,才能取得党员资格,期以工农兵为主体,取代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政党结构,未能实行。
《蒋公日记》1942/10·星期反省录,胡适任驻美大使四年,仅个人获得名誉博士十余项,无工作绩效可言。他不是职业外交家,恐获罪于美国,不敢说话。外界犹以美倭破裂交战,是胡的功劳,其实当时对美外交,系由宋子文奔走,故决定撤换胡适,否则现在取消不平等条约,外界必认定其功劳更大。蒋感叹文人名流,其为国不过如此。用胡,乃代表中美立国共同理想象征,非依其外交实务。读到此段,想起以前读“那些年爱过胡适的女人们”,胡适此刻在美割痔疮之同时,分身有术,推倒一生至友韦莲司,推倒师娘罗维慈,最为劲爆的是患心脏病时把热情露骨的护士小姐姐和房东太太哈德门太太给推倒了,抗战八年,也是他们的黄金八年,以致对方留下“我的亲哥、我的挚友、我无以伦比的情人、我的宝贝、我的卡萨诺瓦——完全是因为昨晚高潮的意乱情迷可以回味——今晚我很不柏拉图”的呼唤(胡适和韦莲司、罗维慈、二排右二即哈德门太太)。这位哈德门太太,曾经好几次把自己和胡适的秘事直接怼给韦莲司了。
《蒋公日记》1942/11/9对美交涉事项:长期同盟问题;东三省与旅顺、大连完全交还中国;台湾与琉球交还中国;海港、空军基地共同使用,三十年为期;共扶安南独立;泰国独立;缅甸与南洋各国共管;外蒙还中国,予以自治;印度战后独立。
《蒋公日记》1943/2/28:联合国中美英俄号称四强,其实我国最弱。蒋喻为弱者遇拐子(美)、流氓(俄)、土霸(英),须知人非自强,任何人不能为助,无论为敌为友,皆属俎上肉。
《蒋公日记》1943/3/2:蒋夫人昨日电告,与罗斯福谈话要点:关于战后问题,琉球群岛、满洲及台湾归还中国;香港主权属中国,可划定为自由港;朝鲜独立可由中美共同保证;战后美国将在中国投资,供给机器助我建设。——可惜罗斯福在胜利前猝逝去,历史却往另一个方向发展,后美国将对中国的许诺,转而支持日本重建了。
《蒋公日记》1943/3/5:昨日以中央大学校长身份,与学生中午会餐,粗饭冷汤,并无难食之味。与文学生青年同饮食,殊不易,引以为快。午餐毕,亦巡视厨、厕,学生竟见之发笑,校长还看厕所。——抗战期间生活艰苦,大学生几皆为公费,由政府提供食物,温饱无虞,弦歌未断,亦见政府未因军事而贻误教育。
《蒋公日记》1943/10/23:提高人民生活水准之起点——实施劳动保险;实行土地劵,扶助自耕农;国民教育免费;普及公共卫生;乡村公产归保民大会;军人遗族之抚恤。
《蒋公日记》1943/12/21:不教之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视期谓之贼。此三恶,为政者必先除之,而后方可言治。
4/21
吴冠中:乌江险,乌江人家不知险,吊脚楼台瞰急流,家家盆花鲜。当时就住在老街一家名为“小滩子”的客栈,画出了《老街》《乌江人家》,那琼楼玉宇的吊脚楼,那样的奇险的仙居,最适合入画。我画过不少古老的街,此地予我突出的感受是矗立在急流上的古老的街的强劲。老街,永远听着江在呼啸、轰鸣,永远在可能被吞噬的威胁中屹立着,街上的居民家家用破罐废盆栽种着鲜花,悠悠之花笑视怒江。

《蒋公日记》1944/2/5,自述其性行狂直蠢拙,故对人对事皆无戒惧,更无疑虑,所谓径行直程。因之已入险境,而不知其为冒险;已面其难,而不知其为犯难。及险难一一暴露,方知已深陷重围,乃不能不奋发拼命,与之恶战苦斗以自救。自救之道,一则攻坚制强,一则乘暇捣隙。日记自称,决策多用瞑眩瘳疾之方,以为最后一着,即为起死为生,绝处逢生之机。日记自称一生所以茹苦含辛者,在其蒙羞忍辱,亦在此。故别人以为智勇兼全,自认为狂直愚拙,所恃者惟道与义,亦惟狂直愚拙,乃能无畏无忌而已。
吴冠中说龚滩:木结构的吊脚楼美,从形式美的结构角度看,可说是玲珑剔透,尤其临江高踞大山间,真是画家们眼中的仙居。我们千里迢迢来寻这样的仙居,发现了琼楼玉宇,那边是乌江上游酉阳县属的龚滩小镇。龚昌河到龚滩投入乌江,水色比乌江格外墨绿,深于蓝,应称小乌江。二江相会,江流曲折于削壁间,依坡起伏布满了鳞次栉比的吊脚楼,这样的龚滩小镇能不吸引画家吗!我们在老街中穿来穿去,街窄巷更狭,如入迷宫。街巷中时时派生出仅容一人通过的台阶,或须由此上坡,或可下达江边,有的却只引入人家内院,此路不通了。上了高坡,俯瞰,黑压压的瓦顶联成游动的龙、盘踞的雕,奔腾的乌江永远围绕着它们呼啸,江的呼啸是生命的伴奏,山乡人民的歌颂吧!下到江边,仰画飞檐,檐密密,参差错落,檐下鲜艳的色块斑烂,是家家晾晒的衣裳。人民爱色彩鲜艳的衣裳,也爱色彩鲜艳的花朵,家家窗前、廊下、台阶旁都布满了盆花,盆,其实是破罐废瓮,但花开得欢。建筑结构美,曲曲折折半明半暗的街景美,然而,毕竟,斯是一陋巷!阴暗、潮湿,不少梁柱歪斜,有些已属危楼了!我们对之写生,有人问画来啥用,他们盼望绘图是为了将拆建新楼了!新楼已陆续在坡上公路边诞生,旅社、百货店、汽车站、市场都上坡了,昔日繁闹的老街早已门前冷落,许多店铺白日也大门紧闭,有时走一路而不遇行人的时候,我似乎感到参观朋贝古城或高昌遗址时那种缅怀当年盛况的心情。条件好起来,到别处盖了新居,居民都迁出去,就将这老街作为风光文物保护起来,是建筑艺术的博物馆、是人民生活的烙印、是爷爷奶奶的家、是唐街、宋城……

4/22
王和卿、关汉卿同时,王滑稽佻达,常以讥谑加之,关不能胜。王忽坐逝,鼻垂双涕尺余,关来吊,乃以六畜嗓病嘲之,人因戏关云:你被王和卿轻侮半世,死后方才还得一筹。
明·宋懋澄在《与家二兄》:吾妻经,妾史,奴稗,而客二氏者二年矣。然侍我于枕席者文赋,外宅儿也。
《书海泛舟记》:读史务必参读,若读《左传》,可参读《国语》《史记》诸子书,参读书目,多多益善,学有余力,尽可搜罗。参读旨在勘比,一比史实源流,二比记述繁简,三比词章风格,四比笔法妙谛。杜预概括《左传》笔法为三体五情,三体者,正例、变例、归趣;五情者,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
4/23
“在任何时代,一切君主国家的统治者往往都看不到百姓思想的发展,不能及时设法满足他们的正当要求,而总是落后于时代,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适应时代精神,顺应时代潮流。他们从不了解民情,这就是一切国家中发生动摇国家整个根基的变革的根本原因,而这种变革往往都是恐怖而残暴的,因为愚民尚未开化,一旦意识到自己力量的强大,其疯狂行动便益发不可收拾。”(《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伯爵》第二卷,16页)
宋仁宗时,钱思公镇洛阳,建馆一座,榜曰‘临辕’,命僚属谢希深、尹师鲁、欧阳永叔各撰一记,约期三日完稿。永叔写了五百多字,希深写了五百字,师鲁仅用了三百八十字,语简事备,典重有法。欧、谢惭愧,把文章藏在袖筒里,羞于示人,后在钱思公追问下不得已拿出。师鲁得意地说: 大抵文字所忌者,格弱字冗。诸君文格诚高,然少未至者,格弱字冗尔。欧公不服,载酒而去,琢磨通宵,别作一记,比师鲁文少二十字,尤完粹有法。师鲁叹道:欧九真一日千里也。
《书海泛舟记》:少时读书,父亲不让我读《资治通鉴》和《通鉴纪事本末》之类的编年“通史”,他说:“史不必通,知一国事是一国事,知一朝事是一朝事,《通鉴》对史书任意删削,剪裁失当之处比比皆是,此等编年纪事流水账,最是误人。章实斋认为《通鉴》为史最粗,而《纪事本末》又为《通鉴》之奴仆,此类不足为史学,只可为史纂、史钞。通史难作,读又无益,可叹后人不悟。”
4/24
正冈子规:要么呻吟,要么惨叫,要么痛哭,或者默默地忍受。选择默默地忍受是最痛苦的。尽情的呻吟,惨叫痛哭多少还能减轻些痛苦。
4/27
德里克·贾曼《蓝》:我们理解了多少,是不是我们根本没有觉察到,多数情况下我们是看不见的。如果理解之门被擦得一尘不染,那么一切看起来都跟原来一样。蓝色保护着白色,使之免于天真。蓝色拖曳着黑色,与之为伴。蓝色是看得见的黑暗。

阿勃斯:这个世界上有些事很讽刺,这些讽刺肯定与你的期望却从来不会如你期望那般呈现有关。我想说的是,你永远不可能踩进别人的鞋里去,别人的悲剧永远不可能和你自己的一样。
作家 Bosworth这么描述Diane Arbus:『她看起来毫不害怕,可是,Diane不管在做什么,总是恐惧的 ——她与恐惧生活在一起,每天都在克服生命中的恐惧日子。恐怖的感觉变成她的一帖治疗剂,用未解脱在温室长大的压力。』
Diane Arbus观察人的方式有其独到的一面:『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个人,基本上只注意到他的缺陷。我们竞有这种倾向是很怪异的,然而由于我们不满自己的这种天性,就创造了另外一套 —— 伪装。我们伪装起来,向世界发出讯号,让别人能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了解自己。但是在你要人们知道你,和你无法不让别人打扰之间是有差距的,这就是我一直称之为意图与效果的裂缝。』在她看来:『人常常要装出一个正常的样子让别人了 解,而别人却往往看到你不正常的一面。』
『 有一次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坐在一艘豪华游轮上,所有的栏杆都镀了一层黄金,大船装饰得象一个婚礼蛋糕一样华丽,空气中弥漫着烟雾,我们的船正在燃烧,而船上的人们却在喝酒赌博,我知道船正在慢慢下沉,他们也都知道,可他们却依然非常快乐,他们唱啊跳啊,几近疯狂,生的希望一点也没有,可我同样也兴高采烈,我能拍到我想拍的任何东西。』在Diane Arbus唯一一本摄影集的扉页上,印着这样一句话:『 任何事从来就不是一般人所熟悉的那样,我所认可的是我从未曾见过的。』
Diane Arbus不愿拍那些温润、光滑或者美好的内容,作家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评论说:『 如果给 Diane 一架相机,就仿佛把手榴弹给了一个婴儿一样可怕。』Diane Arbus 在努力与社会边缘人交往之后绝望地说:『畸形人有一种传奇性的特质,就像一个神话故本里的人物,阻挡在你面前,逼你回答一个谜语。大多数的人都在惧怕将来会在有什么创伤的经验中生活过来,而畸形人与生俱来就带着创伤,他们已经通过了生命的考验,他们是神。』

摄影对Diane Arbus来说就是一种意图,而非纪录:『对我而言,相片的主题永远要比相片本身来得重要,而且复杂。我对相片是有感觉,可是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了不得。我在乎的是这张相片是关于什么的。』即『熟悉事物的不可思议面,不可思议本物的熟悉面。』在这张照片里,Diane 试图在她的作品中捕捉到:我们的整个伪装就像是在向世界发出一个信号,让人们以某种方式来看待我们,但在你想让人们了解你的东西和你无法帮助人们了解你的东西之间有一个点。你知道,我们长成这样真是太棒了,有时候你会在照片上看得很清楚。世界上有一件事是讽刺的,那就是你的意图永远不会像你想要的那样出现。
Diane Arbus曾对拍摄经验做了这样的自述:『一个只有6岁智能的60岁老人,向我说:‘我以前一直沮丧着,我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待我们共舞之后,忽然间他的眼睛一亮说:‘哈!我现在不沮丧了。’』可是,她却常常为这样的问题困扰,『我想描写的是你无法脱出自己的皮肤,而进入其他人的身躯;别人的悲剧是永远不可能成为你的。』1971年1月26日,48岁的Diane Arbus在自己家中吞了一把巴比妥盐酸,穿戴整齐地爬入浴缸中,用一把刀片切开了自己的双腕。她留在日记本上最后的词语是『最后的晚餐』,最后一个胶卷标注着「#7459」。摄影师 Joel Meyerowitz 曾说,『如果摄影不足以让她活下去,我们还有什么希望?』
4/28
王尔德:年轻时我以为钱就是一切,现在老了才知道确实如此。
明封关羽“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成为武庙崇祀的主神,“掌儒释道教之权,管天地人才之柄。上司三十六天星辰云汉,下辖七十二地土垒幽丰。秉注生功德延寿丹书,执定死界过夺命里籍,考察诸佛诸神,监制群仙群职”;关夫人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子关平为“竭忠王”,关兴为“显忠王”;部属周仓为“威灵惠勇公”。由于关公“永安帝位,不在将班”“赐以左丞相一员,为陆秀夫;右丞相一员,为张世杰”。他所统管的儒释道三教,“道坛之三界馘魔元帅,则以宋岳飞代;其佛寺伽蓝,则由唐尉迟敬德代”。
4/29
“电视即是神坛。人们则向我献祭。”“他们献上什么?”影子问道。“大多数情况下,是他们的时间,”露西说。“有时,则是他们彼此。”——《美国众神》
据统计,至少有25个行业崇奉关公:皮箱业以关公为保护神,皮革业以关公为祖师,烟业以关帝、火神、财神为三圣,香烛业因关公“焚香”“秉烛”为武财神,绸缎商以关公为武财神,裁缝业因关公用刀为祖师,厨业也是因关公用刀为祖师,盐业以关公、张飞为镇邪之神,酱业以关公、财神、火神、酒仙、酱祖、醋姑等神威保护神,豆腐业因关公年轻卖过豆腐为祖师,屠宰业因关公用刀和张飞为祖师,糕点业因吊炉号位青龙以关公为武财神,干果业以关公为武财神,理发业因关公用刀为祖师,粪业以关公、赵公明、增福财神为三财,银钱业、典当业、骡马业皆以关公为武财神,军政官衙以关公为军神,武师以关公为圣人,教育业关公为五文昌之一的文衡帝君,命相业关公为祖师,甚至矿工、妓院、渔娼等行业也信仰关公。

4/30
北京周口店的猿人,他们使用火,打制石器。在很多中小学历史课本中,一直把他作为人类的祖先。其实,最初发现的45个猿人化石,很少超过15岁,他们的身上均有火烧后被吃掉的痕迹。而吃掉他们的,从附近陆续发现的超过50具的人体骨骼来看,是一种身高接近三米的巨人族,牙齿比黑猩猩的牙齿还要大两倍以上。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冰川世纪,北京猿人以捕食穴居熊为生,他的巨人哥哥在吃光了洞外的所有食物之后,只好捕杀他的小个子兄弟饱腹。等到这样也无法支撑时,他们就向温暖的南方迁徙,湖北神龙架、四川西部、西藏雪原都留下了他们的传说。——在芝加哥博物馆里,就曾展出巨人肉做的火腿。
爱伦·坡生前最喜爱的一句话:“要否定已存在,解释不存在。”来自卢梭的《新爱洛绮丝》。
演关公戏的一些禁忌:演出前十天至三十天要斋戒独宿,熏沐净身。扮戏前给关公烧香叩头,在后台杀鸡祭圣;红脸上要划一金线,叫破脸,不如此演出就会出事故;在盔头或前胸要挂护胸符(印有关羽像的黄表纸)。演完要用此黄表纸擦脸,在关公像前焚烧该纸,以示感谢关公的庇护;上演关公走麦城戏时,仪式更为隆重,台上台下烧檀香,点蜡烛,满场烟雾迷漫,像摆道场求仙一样。在清朝时,宫廷内演关戏,为了表示对关公的崇敬,由演员扮演的关公出场时,看戏的皇帝、皇后、妃子们都要离座走儿步,然后才坐下来看戏,以表示对关公的敬仰。演关公的角色称为“红生”,这是中国戏曲中的特例。演员必须是身长九尺三寸,身穿绿蟒袍,骑赤兔千里马,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尤其是关公的红脸独具特色。据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中记载:“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演戏也。”凡是表演关公戏,其表演者必须有四十八个特有的亮相姿势,这是根据武庙中的塑像和二十四副对联创造出来的。一般的将帅出场只带士兵,即四个龙套,而关公则有周仓、关平跟随在左右,并专有马童一人,周仓专为关羽捧青龙偃月刀。扮演关公的演员的服饰也有一定的规矩。正如清代徐柯《清稗类钞》中记载:梨园俗例,“扮关羽者,涂面则不衣绿袍,衣绿袍则不涂面”。关戏常用文乐、雅乐,以表达独特的情感和对关公的敬意,而不像一般的武戏那样只用武乐和粗乐。
刀叢中的小詩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雪夜灯下读《金瓶》 (10人喜欢)
- 十个农民进城 (7人喜欢)
- 创世纪 (2人喜欢)
- 百家姓·民间语文 (2人喜欢)
- 黄色潜水艇(仿死亡赋格)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