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亞遊記-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
阿爾巴尼亞-遊記 2019年7月
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
巴士離開科索沃,四個多小時行程穿山越嶺,到達阿爾巴尼亞首都 - 地拉那,其中包括在車上出境和入境檢查時間。幾日來,在地拉那所見所聞所經歷,令人感動而難忘,這個山鷹之國的人民非常淳樸、友善、好客,不愧德蘭修女的故土。儘管國家基礎設施落後,民生並不富裕,乍看不像來到歐洲國家。
地拉那主要商業街道相當破落,猶如昔日中國省會城市,連人行道上的磚,也像昔日中國城市街道的地磚。商業街兩邊,服裝店和日用品店鋪麟茨節比,大都簡陋,燈光頗暗,看似注重節約用電。另一方面,我們所住希爾頓酒店在拉娜河邊,附近一帶大概是高尚住宅區,倒是頗有身處歐洲的感覺。走進該區一家現代超市,所見日用品和食品大部分是歐盟產品,對當地居民而言價格不菲,購物的人不多。
每當我們外出閒逛,站在街上查看地圖時,總有會講英文的本地年輕人主動問道,你們需要幫忙嗎? 然后熱情地帶我們走一段路,到了轉彎或圓環處,在我們清楚知道目的地之後,才返回走自己的路,去原本要去的地方。原來,他們是特意帶我們步行一段路,確保不會走錯,正如我們在歐洲其它地方,無數次遇到的許許多多的好人。期間,我們和這些樂於助人者攀談,發現這些年輕人有學識有修養,英語流利。
每天傍晚,我們都去廣場散步。在地拉那的第四晚,我們遇到一次大規模反政府示威遊行,平日不多人的廣場和街道一下子萬人空巷,當地人告訴我們,人民和平示威遊行,抗議阿爾巴尼亞執政黨的貪污腐敗。由於治安好,走在街上感覺很安全,來之前聽說巴爾幹沒有偷盜和坑蒙拐騙,如今眼見為實。夏天日間很熱,除了的士,我們也多次坐巴士,公車一般比較擁擠,售票員都是中老年男子,只收現金,然後撕一張紙質車票給乘客。當我們表示要去市中心廣場附近某地時,售票員英文不好,於是幾位會說英語的乘客主動幫助我們。由於該趟巴士先經過廣場附近區域,再兜去其它地方,最終回到廣場,當大家知道我們的目的地后,全部乘客都來幫我們,有位英語流利的中年女士再再提醒我們還有幾站下車。有位本該一早下車的年青女子,甚至不惜留在車上為我們指路。
晚上,地拉那市中心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這裡有繁華熱鬧的區域,有破舊頹廢的老街。巴爾幹人遠非富裕,但他們精神福足,知足常樂。他們助人為樂,有禮貌有教養,目光純真而善良。徜徉在街燈昏暗的地拉那街巷,一種莫名的熟悉感油然而生,仿佛時光倒流三十、四十年,像幻境,如夢繞,不其然回到童年時代的中國...... 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棟棟超摩登的現代建築拔地而起,打扮時尚的年輕人穿梭往來,衣著樸素的中老年人不急不慌,沒有霓虹燈的刺眼,也沒有廣場舞的喧鬧和暴發戶的炫耀,另邊廂,和平示威遊行次序井然,才猛然意識到,自己身處於巴爾幹群山之中,一個曾經與西方格格不入的地方,一個曾經與世隔絕的歐洲最貧困國家 - 阿爾巴尼亞,如今是個自由的公民社會,它的首都,是一個正在巨變的城市。畢竟,這裡是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