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将军的夏天
出版社编辑营销想要卖书无可厚非,毕竟出版社不是慈善家,销量也是编辑成绩的证明。但用营销编辑辛苦来作为卖书理由,捆绑另外一个明明已经死掉的作者的泣血之作“吃人血馒头”,为了所谓的“好不容易把好书推荐给大家看”(可能觉得台湾的作者书不好引进?妄加揣测而已,我就想知道这个好不容易的不容易在哪儿体现),就会连基本的操守和道德底线也一并丢掉,而且也让编辑这个职业集体背了锅。我相信,真正的好书不用这样的低俗营销,真正的好书也不用这样擦边球的捆绑营销——既然你们都承认与其说是写强暴,不如说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来把自己拉入沉痛的回忆,而不是写强暴本身。那你又有什么理由说它是房的姊妹篇??编辑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他人的痛苦和不幸之上,甚至不惜添油加醋、诋毁其他读者,说一个籍籍无名的读者打了低分是在带节奏,自己却不反思自己的营销是不是低俗了点。 我不反对营销,但我讨厌恶意营销。书本身不是写强暴的,如果单纯作为事件引子,那它就是一个背景。如此文笔能够读完之后,治愈被强暴的心灵,我也是服气。有人说房的是社会意义,甘则是文学意义。也许在冬将军的编辑看来我是个文盲,她的灵魂三连问你看懂了么让我至今心有余悸。
我不知道文学意义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作者写出的东西展示给每个读者,那么每个读者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在我看来,文学不是哲学或宗教,它不提供生存的理论,它以语言文字为工具,记录社会活动,书写关于美或丑的艺术。这也就是说,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绝对的区分。如果文学的意义真的在于启迪心灵在于教化人心,那么一本好的文学著作必然经得起批评和质疑。何况,我并没觉得这本书的文字惊天、也并未感觉到治愈。尤其是读完了房读完了黑箱……看到了太多的社会现实。你就会发现,治愈根本没有这样的轻松愉快…… 编辑十分激动的说,甘耀明写了好评如潮的《邦查女孩》,所以这本《冬将军的夏天》不会差,我给低分是我没看懂。我想说的是,同一个作者写的书,未必都是本本都高质量,这种判断太过武断。。。可惜她不听,还十分讽刺鄙夷的说社会就需要我这样的人。说句实话,这个编辑戾气太重。我们这个社会太多屈服名人光环,而缺少了质疑和批判。就像甘耀明的书,本本都有莫言的推荐(他到底看没看啊?)。偶尔出现不同的声音,总有人妄想掐死你。 ——很不幸,我就是编辑想要掐死的那个人,所以当我按照她的逻辑来证明她吐槽别的编辑推荐的书的时候,请她注意别人也很辛苦,她居然就在群里面都出口成脏的骂人了。 。。也是令人开眼。 这本书如果说没有这样捆绑营销,或许我没有如此之高的期待。但既然这样营销了了,就要老实接受批评。编辑大言不惭说自己辛苦,我没资格批评,那她又有什么资格批评大冰书的编辑?人家至少营销的不让人讨厌。 对于冬将军编辑如此营销的做法,“义正言辞”怼不同意见的人,让我看到了为什么我们的社会在庸俗化、反智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受到伤害的不是别人,而是置身其中的我们,所有人都将难以避免地受到伤害。。。
我始终坚持,这本书并没治愈,这本书也并不惊天,这本书也没有她说的堪称姊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