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经常被同一个小朋友打,作为家长如何处理这种事最为妥当?
作者:穆晨王
在家长群里直言对方孩子打自己孩子,有理有据,并不是大问题,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值得指摘的,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为什么题主在家长群里说了以后会后悔、会道歉呢?
原因并不在于她说错了,而在于说话的方式、语气和态度,更有老师和家长们的安抚及打压,让题主不适了,开始质疑了自己。
于是今天要讲的问题就包含三个内容了:
- 高情商的人怎么处理矛盾?
- 如何怼人不后悔?等同于如何优雅的怼人。
- 究竟怎么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
1
高情商的人发不发脾气?
当然是发的!
高情商的人处理矛盾的方式,能让人类看到的有两种:包容到人服气,硬怼到人服气。
包容到人服气其实是大家误以为高情商的人最常用的方式,很多人模仿。
但是请一定记住:你无需要包容任何人!
每个人处理矛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所遭遇的欺负也是不一样的。
职场上这种情况就非常明显了,品行恶劣的领导,会欺负所有人吗?
不会的。
他一定是有轻有重的,一般只会挑着办公室里——还不一定是自己的下属——最软弱的人欺负。
为什么?
因为欺负了最软的,对方的不反抗就是对团队最大的威慑。
所以软弱的人想要包容别人的欺负,别开玩笑了,只会遭致更恶劣的欺负,大家会觉得你没脾气。
换班找你,请假找你,坏事找你,好事轮不到你,反正你会告诉自己要宽容,要有容人之量啊。
还有,每个人的心量是不一样的。
心量不一样意味着不一定真的能压得下自己的邪火,总有一天会从某些角度漏出来,我们俗称迁怒。
低情商的人最容易陷入的恶性循环就是,被欺负到没脾气——某天发脾气——发完脾气后悔——继续被升级版的欺负。
那么为什么说情商高的人能选择包容策略?
因为人家走一步看十步啊。
在别人还远离自己界限的时候就已经跳出来设立好了自己的底线了,早就告诉别人侵犯我者虽远必诛,这种人你敢欺负?
借你十个胆子。
所以说,高情商人的包容可以说只是远远守好了自己的底线,人设没崩的结果。
剩下的就是在这条底线上,硬怼别人到服气。
去观察一下办公室里,最不被侵犯的那个人,你可能恨他恨得牙痒痒,但是人家就能让你无法真的去和他大干一场。
2
怎么怼人能不后悔?
嗯,我更喜欢说,如何优雅的怼人?
可能本能的做到这件事需要很多的学习和训练,但是是有技巧帮人迅速学会的。
第一,用最柔软的语气说最硬气的话。
孩子被打了还有视频为证,在群上公开这件事,那就该想想自己的目的。
一来,提起对方家长和老师的重视。
二来,让所有家长都看到这件事。
好,怎么说呢?
题主的原话是:
麻烦这个视频里打我儿子的家长,我看见已经不是一次两次打我家儿子了! 如果我家孩子不对我赔礼道歉。 但是请好好告诉她女孩子不要动手打人或者去挖人脸。 谢谢!
这段话有问题吗?
理是对的,但是表达非常生硬,包括开头用了“麻烦”,和两个感叹号。
这样的开头就意味着这事情就不想有个温和的善终。
一个有攻击性的开头,会激起人类本能的反击。
而老师立马在后面跟,“他们是闹着玩。”不是老师推责任,是任何人看到有人要开战,还是在自己的地盘,会必然做出来的安抚反应。
如果发出之前家长修改过,就会好很多。
我们前面提过要先梳理自己开干的目的。
关于提起对方家长的重视——视频中被打的孩子是我的儿子,我想了解一下XXX孩子为什么会对我儿子有这样的行为,@XXX家长。
关于提起老师的重视——我不知道老师们录了这个视频,是如何看待这个视频里孩子的行为的,我认为孩子们之间已经超越闹着玩了。
关于让所有家长都注意到这件事——是不是还有别的孩子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或者见证过我孩子被霸凌,请给我一点信息。
如果是我来写,我会选择这样在群上发难。
可以说语气相对柔和,并且有更多求证的意思,这样更能激起别人的同情和重视。
第二,多用问句。
提问这个技巧总被各类沟通的书上提起,但是说一百句不如自己用一句。
提问可以说是最好的沟通方法,没有之一。
高水平的提问者,不仅能把自己隐藏在问题背后,而且可以在提问中框定对方的回答范围,步步紧逼,非常非常好用的技巧。
假如我来应对这个问题,我发了视频以后,我只会说一句:请问孩子们这是怎么了?
这样老师不得不从头到尾解释,解释得不清楚自己就有主动权继续问到清清楚楚。
并且,人都是说多错多,想开怼,最好的技巧就是听对方说很多很多话,说了一定会出现破绽,等着吧。
有足够的耐心等对方的漏洞,就可以用对方的问题打败对方了。
第三,给自己留足余地。
不要在怼人的时候把话说太满,这样当然会说完了就没有退路了。
正式开怼之前,用提问的方式,了解一下因果关系,试探一下对方的三观,是不是好沟通的人,这些方法都是给自己留余地。
正式开怼的时候,摆观点和逻辑一定要摆得非常分明,仅陈述客观事实,而把情绪从事实中彻底分离开。
譬如说,孩子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打了,作为家长,仅要陈述被打这件事就够了。
如果此时你尽量避免第一时间陈述情绪,因为情绪会带来后果。
你的情绪会替代别人的情绪体验,会把本来对事件的情绪模糊成对你个人的情绪。
你愤怒,别人会认为你在攻击对方,那么会有人通过安抚压制你,会有人攻击你。
你悲伤,很多人其实受不了悲伤这个情绪,为了安抚自己不被悲伤感染,人会说对方是“活该”的。
这就是为什么女孩遭遇了侵犯,会有人跳出来说是她自己没有保护好自己,因为说这句话的人本身就承受不起这种情绪。
那么情绪从哪里来?
每个听众都会有自己的情绪。
家长陈述孩子在幼儿园被打了,单这个事实,很多家长就会有相应的反应了,有的家长可能自己就有这种经历,觉得很愤怒,有的家长会来替你哀伤。
看到听众有情绪了,你再表现情绪,这样的顺序就更能保护自己的立场。
还有,不要一来就甩你认为的结论。
譬如说,你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遭打,因为对方孩子就是攻击性很强的孩子。
如果在第一番陈述里就表达了这个结论,一定会被别人揪着结论打。
还是一样的,不管什么结论,留有余地,放到最后来陈述会更好。
第四,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怼人不优雅不成功的关键在于,怼到一半,怼不下去了。
这是非常要命的事情。
你的失败意味着一定会带来别人的反扑,并且这个反扑就一定会带来你的后悔道歉,会让所有人,不只是自己,认为自己做错了。
这就是理对了,事情却做错了。
很多人担心熟人开怼低头不见抬头见,太尴尬,还是别怼了吧。
真正的麻烦是,你怼到一半不坚持,没有后续了反而会影响关系,怼通了两人关系会靠近的。
所以,要怼人的话,一定记得,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达目的绝对不能松口。
我们一开始就设立了目标,这次开怼的目的就是提起对方家长、老师和所有家长的重视。
讲完如果有一个以上的家长私聊你,不管私聊的内容,就等于已经一定程度周知了。
如果还想再加一个目的,那么就是请对方家长给一个明确的解决结果,告知解决方式。
此时可以钓鱼一下,再发生类似的情况,请问对方家长接受什么样的结果?
咬住目的,大概率就成功了。
3
孩子真的在儿园被打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总是会遭遇一些矛盾,家长处理矛盾的智慧是可以传递给孩子的。
第一,确认孩子在这个事件中的真实态度。
孩子有时候并不认为自己和小朋友的交流方式可以被定义为欺负。
认真说,很多大人也并不一定分得清。
所以发生任何事情,一定先问孩子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孩子的态度非常重要,决定了家长采取什么方式来反击。
如果孩子认为自己确实受到欺负了,不知道怎么办,那么除了告诉孩子远离对方,还要做出一系列的切实动作来保护孩子。
如果孩子不认为自己受到欺负了,那么就要温和一点的方式,告诉孩子,对方就算是朋友,也不可以侵犯你,明确指出哪些地方需要知道保护好,对方再有这种动作的时候一定要告诉老师。
第二,预防为上。
孩子的攻击性会来自有父母对孩子的攻击。
看到特别能打的孩子,一般也是特别耐打的,因为家里大人都是这样去解决问题。
于是,家长会的时候要会观察哪些家长会对孩子动手,也要看哪些孩子具有强大的攻击性。
观察出来以后,要提醒孩子小心这些孩子。
提醒的方式当然不是“你别和某某玩!”,而是指出哪些孩子是优秀可以玩的,不停重复那些孩子的名字,孩子自己就会去玩了。
一旦发现孩子在和某些有攻击性的孩子玩,就要问问孩子的体验,适当提醒孩子谨慎择友。
这个年龄段,是可以通过简单的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孩子去选择优秀的朋友玩的。
我的孩子幼儿园班里也有攻击性很强的孩子,我能相处的父母都是我的日常交流对象了,我处不了的,我就会在孩子提到的时候我专门多问几句交往细节。
第三,给孩子反抗能力。
有时候孩子的反抗并不是教出来的,反而是爱出来的。
被爱的才有恃无恐,我们不能教条的教孩子每件事怎么做,只能相信孩子有处理问题的能力。
好好陪伴孩子,正确引导孩子,不行多看书,孩子会慢慢学到。
孩子0到3岁遭遇抢玩具事件时,正确的力挺孩子。
并不是说,别人的玩具我们坚决不能玩,而是看看能不能想办法交换玩啊。
并不是说,别人来抢玩具,爹妈就要冲出去,而是要看看孩子对这个玩具的真实态度,引导孩子自己去处理这个问题。
一点一滴的培养,孩子自然就会学会反抗,那么遇到真正事件的时候,你就一定要相信孩子的判断力。
遇到实际问题时,千万不要老师一点批评马上低下头骂自己的孩子,不要当任何人的面批评孩子。
当家长的先挨够骂,回去问清楚什么情况,才好帮孩子。
有了娃就不想着要面子啦,老师训你训得跟孙子一样又如何,先听个中曲直,再判断自己孩子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到孩子,孩子才不会在遭遇欺负的时候怂下去。
4
再优秀的父母也学不完所有育儿知识,但你的爱,可以包括所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