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日本留学生在东京的打工经历(上)

相信每一位留学日本或者打算过来的同学对日本的打工都略有耳闻,在日本勤工俭学工作挣生活费学费对于留学生或者本国学生来说都是很普遍的一件事情。通过工作挣钱既能获得锻炼语言的机会,也可以提前接触社会,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的体验也是十分宝贵。那么打工到底大概是什么感觉,或者打工怎么找,怎么做呢?
笔者在日本严格意义上前前后后一共做了4份工作,饮食店刷盘子,便利店员,房地产中介,塾讲师,也算是完成了从低端爬到所谓高端的全成就收集。工作履历随着日语水平的增长和自身学业节奏的进展而提高,相信对很多同学都有参考价值或者共鸣,大家一路走来都不容易。

找第一份工作
走在晚秋的涩谷深夜街头,我试图寻访三年前来日本打工的第一家店,至少给当初社长夫妇在我第一天工作结束给我的小蛋糕说一声谢谢。但眼前的早已是一片日本特有的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小工地。感慨时光匆匆,我的思绪也回到了三年之前。
在日本找打工口语是关键,不建议刚落地就找工作,得适应一段时间之后比较顺利。另外,如果学校或者朋友之间有招工的信息分享的话,一般来说比在社会上广撒网是要靠谱一些的。
找打工第一步是打电话,不管是店头的招工信息,还是网站上的广告,又或是车站那些免费工作介绍的册子,还是找打工的APP里面的联系方式,都得先和招工的地方先电话联系。直接去闯门一般来说是会被婉拒的,会被日本人认为你没有常识,而没有常识在日本被认为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然后我很不推荐通过APP找工作,除非通过手续解除订阅,不然他们的推送邮件能迅速淹没你的收件箱(注意!!!)
电话里需要确认彼此信息,以及你说你想要面试哪个岗位,然后对面会和你约定面试时间和地点。乍一听十分简单,但是如果和我当初一样初来乍到,这简单的几句对话往往会成为凶恶的拦路虎,电话里面只要打顿一次以上,或者说上两次“没听清,请您再说一遍。”,基本就GG了。头几次尝试都很不顺利,随之而来的就是挫败感,我当时很快自闭了。
消耗完自己的耐心和通过在住处周围转悠获得的招工信息之后,我把目光投向了APP,在一些寻找打工的APP上填写一大堆申请,然后等对面电话来,然后一天来了七八个电话,连店名都没分清,然后GG,甚至还被好事者教育一通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信息。一般来说,日本人想法转变之后开始婉拒的时候就进入很令人讨厌的状态,以一种礼貌的语气快速地说话让你插不进话,一口气把你拒绝掉。
现在想来,当初找工作的确也有策略问题,我一开始就试图面试药妆店,或者加油站员工这种略显复杂的工作显然是不行的,很多店也直接明示没有N1不要再来。所以对于刚到日本的留学生而言,饮食店是个比较好的选择,饮食店所需要的日语水平是最低的,毕竟会说话的工具其实也并不需要会说很多话,笑。所以我第一份工作就还是饮食店。


有天晚上我在研究广告册子的时候,当时的女友转发了一个她学校老师推荐的工作,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了电话,过程还算顺利,毕竟大半个月的摸爬滚打之后,革命形势倒逼我学会了问候语,也让我能够听清对面说的地址和时间。我得到了一个周末的面试机会。
至于面试,证件上面需要护照,在留卡,以及简历。简历在日本便利店能够买到,前几天填好之后检查一下,不要写日本人看不懂的大陆简体字就好。一般的打工并不需要你搞得西装革履人模狗样,正常穿戴就好。时间上按照约定时间一分不差地敲门,虽然按照国内的礼貌观念有些朋友例如我会倾向于凡事早到十五分钟,但在日本早到会显得没有时间管理意识。问的问题基本都很常规,主要是看看你能不能流畅回答。
我面试当天一开始就早到了十五分钟,结果被赶了出去,在门口等着。我看了看这家店的橱窗,以前在电视上看过一次,日本烤菜饼(至少他们自个儿是这么翻译的),okonomiyaki,强行翻译叫做御好烧,御是敬辞,好的意思是客人的爱好,也就是说是一种随着客人爱好进行组合的烤饼吧。六点到了我进去,让我先在角落等了一会儿,我为了留个好印象就不玩手机,只是在那儿坐着 ,一股微微的蛋疼感,这帮家伙为什么不让我进来然后坐一会儿到六点呢?日本人果然死脑筋?
向我发号施令赶我出去和让我进来的是一个厨子模样的络腮胡大叔,与其说是厨子,倒不如说像是军曹,给他换身衣服挂把刀拉倒太平洋战争片场毫无半点违和感。面试我的是一个小个子大叔,三十岁上下却染了黄毛,然而瘦削的下巴徒增了很多喜感,尤其是诡异地笑的时候。问了一些问题,类似于哪儿人,来多久了,住在哪里,以后打算干啥,然后交代我工作内容和时间,以及工资水平,面试完了之后,叫我过几天给店里打电话问上班时间,当然拿到那张写着待遇条件的单子的时候我就知道我面试通过了。中途那个络腮胡走过来拿着我简历看了一眼,说字写得很挺好看啊(日本人对中国人一定会说的十句话之一),我说“谢谢因为是中国人嘛,所以字就,哈哈哈”,客套了一下,其实相对于日本人,大部分字稍稍不那么小学生的国人都能把他们吊起来锤,更别提越南人和韩国人了。
我起身告辞,对瘦子说着,“店长您人真亲切有耐心,谢谢。”就算是拍马屁也算是半句真心话,毕竟大半个月被不亲切没耐心的鬼子折磨得够呛。他只是一丝诡异的笑,指着黑胖子,“那个才是店长,我啊,只是一个你还不认识的打工仔而已。”我忙向店长鞠躬道歉希望他不要在意,然后出门感觉略轻快,一次面试就通过了,看着涩谷街头熙熙攘攘的行人,似乎又一次感到了生活的乐趣和希望。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文/来源于个人
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