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万象 建筑史话笔记1
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雨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当然这只是对于西方建筑而言。如果加上中国建筑,便是“土木砖石的史书”
第一集主要讲述的是罗马建筑
1、罗马并不是建立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而是7个小山头组成。按照中国城市的发展脉络,应该是找个平原地区,近水处。但是罗马人认为这是我发迹的地方,我就要把它盖成世界的首都、(需要看书确认)
所以它需要引水,于是建立特有的高架输水道。由于来的水位很高,罗马城得天独厚,可以造很多喷泉。
2、大量的皇家建筑以及密密麻麻的民居。没有城市的具体规划(但是有人说,这一个个巨大的建筑自己在那,本身就是一种秩序)。这和中国古代的讲求中轴线,讲究对称是完全不同的(参见 长安城)。
但是也能理解,毕竟罗马要从七个山头上造出一座城,很多硬件不具备规划的基础。
3、希腊帕提农神庙
罗马建筑的老师——希腊建筑。希腊建筑以雕刻见长
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有句著名的将希腊雕刻的话,叫“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希腊的建筑材料为大理石,结构方式是梁柱。但是石头太重,所以横梁不可能太长,有个四米就不错,所以帕提农神庙30米的面宽,分了七个开间,所以满眼看过去都是柱子

三角形山花里布满了当时杰出的雕刻,现在绝大部分在大英博物馆

希腊用带雕刻的立柱来建筑神庙的时候,慢慢的发展出了他们的建筑法式。
第一中:多立克,一个碗加一张面包 第二种:爱奥尼柱式。女士的卷发
第三种:科林斯


多立克 男性的粗犷
另一方面是对黄金比例的运用,即维纳斯的身高除以维纳斯肚脐以下的高度,要等于1.618

帕提农神庙就运用了黄金分割。他的总宽和总高是一个黄金比,总高和柱高也是一个黄金比。
4、再一个深刻的点是:拱券的应用
一般来说,类似独木桥的横梁,如果载重过中,就是容易断,但是拱券分散了承重的着力点,

所以在运用了拱券后,空间得到解放。但是许多文明也有拱券,例如中国也有赵州桥,为什么我们没有造出古罗马那样的大建筑。古罗马另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混凝土的发明。
维苏威火车的爆发,淹没了庞贝,但是也带来的很多火山灰,火山灰是非常高强度的建筑材料,和碎石头、石灰混合,无比建议,而且容易成形、缺点就是作为外观比较丑。所以罗马建筑都是批了一层希腊建筑的外衣,里面是混凝土,外面一件大理石的衣服
所以:罗马建筑是提供了一种空间,营造巨大空间的可能性,希腊建筑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雕刻和外形的和谐比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