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寺庙9: 帕邦喀&次巴拉康 六字真言发源地
帕邦喀是上个月乔老师推荐提到的一个寺庙,说是每年三四月桃花开的时候去看桃花蛮多人。去之前看导航:坐公交到色拉寺附近后 然后走大概三四公里的山路。不过运气蛮好的是小北朋友那天也去那儿,在山脚下我们便有顺风车啦哈哈

帕邦喀
帕邦喀宫最初为松赞干布主持建造。据《西藏王臣记》载:松赞干布阅读了文成公主所作的推算,“心中大喜,也就在吉学梁正地方名帕邦喀的磐石上用红炉铁水灌凝大砖,建筑起九层高的碉堡,四面都用铁链紧栓使其牢固,然后修法禳灾。
帕邦喀有一个天葬台,但是是不对外开放的。在寺旁边停车的地方就能看到一个门写着天葬台,游人禁止入内。
天葬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秃鹫(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吞食,天葬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是异次空间的不同转化,西藏人推崇天葬,是认为拿“皮囊”来喂食胡兀鹫,是最尊贵的布施,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而非网络旅游指南中说的“天葬可以让灵魂上天堂”之类的谬传,藏传佛教里没有“人死了可以上天堂”的说法。跟土葬,水葬,火葬一样,是一种信仰,一种表达对死者的哀悼的一种方式,其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其起源、形式、内容以及仪式的实施,都要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业方式以及外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乃至不同的社会阶层都会形成不同的天葬仪式。
下车后,旁边就是一条往寺庙走的上坡,一路就看到很多狗狗,都特别温驯 不会跟过来和你讨吃的,但如果带了吃的朋友也可以喂他们。上坡的路上有箭头指路 便往右上去 然后旁边便是一个看起来小小的经堂,也没有任何的指示也不敢贸然冲进去,正在门外站住不知道该不该进的时候,一个旁边的僧人说 “进去看嘛 里面是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修行洞”。这是个建在大石头下的房子,石底便是房顶,往里走便把腰越埋越低。一共两个房间,第二个房间的房顶更低了 低的小北190的朋友在外面蹲着看就没进去了(当然也是因为他胖),在墙上是自显像,一共有三个供奉的 当然一定有文成公主。帕邦喀也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共同修行过的寺庙。
出洞后继续往上走是个坝子,帕邦喀的石碑就在右侧,又是一条狗躺在旁边,只有那么悠闲了。有两个可以进去的经堂,最先看到的是左侧的扎仓,上几节石阶,里面没有供奉的佛像 都是他们打坐念经学习的位置,于是在门口望了一下也不敢进去,顺着石阶又是一个经堂,一个僧人在里面坐着诵经。有趣的时候在这个经堂外的树丛草坪里放着四尊小的雕像,金光闪闪的是一个老人 一个假山 还有鹿什么的。
在扎仓和这个经堂对面又是一个经堂,也上几节石阶,进门后继续上楼,一共三楼 有个天台,能从这里眺望拉萨城区 还有布达拉宫,因为正是他们的午饭时间还能看到旁边院子里坐在草地上围着圈吃饭的僧人们。小北说 “真好啊,感觉每天都是在过林卡”。



来之前 也在乔老师推荐后 便去查了关于帕邦喀,除了提到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修行洞外,还是藏文诞生之地, 世界第一块六字真言石碑所在地 ,在寺庙里转的时候也没有刻意的去寻找那块石碑 倒也是遇到了两块儿六字真言的石刻。
在一层的坝子后继续往上走,左边面对着不远处山上的云。接着走,左边像是谁家的民房,房子四周都是果树,真是个浪漫的寺庙啊,春天到了看桃花,其他季节还是各种果树。我们要走的是右边,又是一座小经堂,再前面的左边又是一处遗址,可能以前满山都是经堂吧。而现在我们能走的就只有一条 就是往下,在这里就是遇见石刻的地方了,当时不是那第一个时刻,这个经殿处在寺庙里略高处的位置,大概三四楼高的经殿。
进院子后,右边又是一颗树,没错 还是一颗果树,我已经分不出来这是杏树还是桃树了,总之都是好吃的树。顺着进去是一栋红色的经堂,刚好这段时间里面的壁画都在重新维护上色,所以一进门我和小北就被墙上的壁画被美到说不出话,经堂不大,可以说除去中间供奉的佛像外没有其他的装饰了,也没看到明显的楼梯给游人,所有里面就只有壁画了,大概三四楼的高度 墙面全是壁画,而且每一个细节、每一根线条、每一处颜色的渐变都很壮观,壮观的细节。
那个时候正好是两个阿佳在给殿外的墙画补色,她们说,里面的墙画以前是画了十几年,现在光补色也要一年多了。
真的是太美了。


次巴拉康
沿着小昭寺路行走,在小昭寺旁边,便是次巴拉康。次巴拉康紧邻小昭寺,位于小吉崩居委会内。次巴拉康门前有一座煨桑炉,香烟缭绕。次巴拉康仅有一座佛堂,内供无量寿佛。21世纪初,次巴拉康香火鼎盛。信众朝佛之后,便开始转“廊热”,即绕佛堂而建的巷道,转经者有几岁就转几圈,据说可保平安长寿。每天转“廊热”者川流不息。
这是百度百科关于次巴拉康的所有资料。一座紧挨着小昭寺的拉康。从帕邦喀出来也是小北提议,要不然我也不知道这儿还有个寺庙。可能是因为在老城里的原因,一进门并不是正正方方的大院子 而是一个长长窄窄的小坝子,在右边也是一个四四方方不大的经殿,在门外一眼能把里面看个大概,不过特别的是 在经殿外还有一圈,全是转经的藏民们,我跟着小北流进了他们的队伍里,转三圈,然后再进去。巧的是 前几天安妮宝贝刚来过这儿,她的微博里发的一张照片就是这儿 这条转经道。
出来后,再里面一点的 是一栋二层高的房子, 一楼两个经殿能进去,都是小小的 人很多,旁边一个楼梯上楼,一个稍大点的屋子。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老爷爷 也不是喇嘛僧人,就在屋子里,一有人进去 他便会用藏语招呼过去,被招呼的人就很自然的拱下腰、双手合十,然后看到他就拿起或者应该用“抱”字,把石头放在那个人的背上,放了三个点在背上摩擦像是在做什么仪式,被压的人也有的被石头压的弯了几下膝盖。我们进去后,他也向我们招呼几句藏语,我们当然没听懂,也学着前面的人走近然后学做着一样的姿势等待他仪式的开始。要说这石头也是真的蛮沉的。
在回客栈后 去问阿佳,果然这是祈福保佑健康的,希望我的腰椎真的会变好啊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