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夏日时光
查看话题 >七月的京都,不只祇园祭,还有怪天气
我与高桥君分别收到不同友人发来消息,约着一起去祇园祭,想了想,还是畏惧人潮。多年前和一群朋友在东京跨年,深夜去浅草初詣,人挤人尚且兴致高昂,结束后还相伴唱K直到天明。今年大家去吉田神社的节分祭,摩肩接踵中却微微后怕。说到底,仿佛人生的哑谜。

夏天之于京都,祇園祭无疑盛事一桩。
摘录官方记载,说是平安时代瘟疫蔓延,京都居民在神泉苑竖起六十六柄方天画戟,从八坂神社抬出牛头天王的神舆祭祀,这种驱除病灾的灵验,此后逐渐演变成祇園祭。
同往年一样,街中早早开始准备。
两天前掀开窗帘,已可看到家楼下广场上造势的live,在炎热的盆地七月户外,热闹腔调甚至显得有几分歇斯底里。

我与高桥君分别收到不同友人发来消息,约着一起去祭り,想了想,还是畏惧人潮。
多年前和一群朋友在东京跨年,深夜去浅草初詣,人挤人尚且兴致高昂,结束后还相伴唱K直到天明。今年大家去吉田神社的节分祭,摩肩接踵中却微微后怕。
说到底,仿佛人生的哑谜。
不想编拙劣理由去掩饰什么,只好作罢。
但昨天白天还是头顶烈日出门了,因为不得不去区役所办事。

坐上巴士,才发现为着祇園祭,市内取消了几个停车点,让步行人与山鉾(祭神用彩车),而车窗外不经意一瞥,便是穿着浴衣摇着蒲扇的男女与孩童。
去年为花火大会亦买了整套浴衣、木屐,此时还整整齐齐收在柜子里。
从前看过网上有种言论,说穿和服或浴衣的全是游客。其实并不如此,至少京都出身的人,家中还是会备上几套,像高桥君的妈妈与姐姐。去年冬天还被他妈妈问,需不需要和服。前几天与高桥去一间stand bar,和旁边两位穿着浴衣来喝酒的下京区小姐姐闲谈,聊起这着装习惯,她们说至少夏天每周会穿一天出门。

办完事已近傍晚,暑气渐消,于是沿着区役所旁边纤维大学的栅栏散步。这一带与祇園祭区域截然不同,仍然有着京都寻常寂静面目。
没走几步,竟发现栅栏边罕见地挂着一袋空酒瓶,不知哪位酒鬼偷懒至此,哑然失笑。想到刚来时一位日本前辈告诉我,一切非常识事,皆可用「さすが左京区」一言以蔽之。
往前,直至这条路的尽头,是一间神社,碧绿青山掩映朱红色鸟居,由衷地找不到词去形容这人间烟火中偶遇的美,脑子里只能笨拙跳出木心那句著名的: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这样的片刻,接近全部。遗憾在,定格不住。

往右,大约无目的再走十余分钟,经过一间小小咖啡馆,木门前两株枝干细瘦的植物。
爱京都的另一个理由,是遍地散落着的歇脚地。
当然也不是没有踩雷的时候,譬如上上周,在有着古典日式庭院的喫茶店,坐我身后的三位一直用中文大声交谈,从谈话得知其中有位也定居在此,甚至还聊到粉丝经济,想必是网络上的知名人物。默默怨念这声响为何不去Starbucks之类的连锁,一边饮尽碗里的抹茶夺门而逃。
昨天经过这间,却全无这般烦恼。菜单上就有保持安静的提示。店很小,只靠着墙壁的几个座位,随手即可取书看,音乐声调也轻轻的。唯一的动静似乎仅咖啡豆偶尔的簌簌搅动。

离开结账时,店主夫妇递来一把伞,才发现下起了雨。
店主先生说:这把伞给你。
给你而不是借给你。在京都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事,对于人与人之间自然而然的信任,始终心存感激。
出得门去,雨势转大。
路过松崎大桥,桥下水流湍急。身边的车与人慌里慌张往前赶,好像谁都知道应该去哪里。中间被一辆驶过的卡车溅了满身,我一怔,索性随着被打湿的裙子慢了下来。又在大雨中多走一个站。

明明下午还热到鼻尖冒汗,彼时却冷得起鸡皮疙瘩。
最终上到206路时,虽有空位,因为裙子湿了没有坐下。车厢里空调再一吹,更是冻得抱住双臂。这窘境,有一年在广岛独自旅行,也遭过。
那时年纪小且莽撞,夜里在原爆ドーム前,没看清前面台阶,一脚踩空咕噜噜滚到了河边缘。也亏得二十出头,浑身酸痛还能爬起来去坐车,外套和裤子上全是泥,就这样在空荡荡的巴士上还是抓着扶手站到了酒店。
往日种种,肉身所经受的危险,为何皆不可与感情困局相抵?归根结底,是否还要感谢岁月之荒唐?

到家,雨已止歇,点一支熏香蜡烛。然后脱掉裙子将自己丢进放满热水的浴缸。切切实实的活着,是在忽热忽冷之后尚能被熟悉的一切所包围。
想起少年时爱过一首诗,来自Robert Francis:
「他用水来保护自己,用水来挡开水。
他依靠危险,在危险中休息。
淹没万物的海,是他在自身和淹没之间唯一的所有。」
鼻子一酸,索性将脸亦埋入浴缸。
两年前在巴黎,买的第一支CALONE 17,sales问我要在铁罐上印什么字,我答:Moment of peace。末尾加上了我出生的日期。

后来昨晚,还是给朋友打了电话,七点半和高桥和大家在乌丸车站碰面。
2019年的祇園祭,去了。不约而同的,五人谁都没有穿浴衣。大概这,亦是作为朋友的一点默契了。

PS:
写完这篇,准备发公众号时,收到一位同样住在京都的网友邮件,末尾写:「这几天下过雨后,鸭川的水位高了不少,前几天路过荒神桥看河水还浑浊着,今天热了一天,应该要清澈些了吧」,发信时间是昨天下午四点。有些挂念,此刻,昨天路过的松崎桥下的河水是否又变得浑浊。
最近,总能收到可爱的女孩子的来信,相信能量守恒,许是前阵子被匿名邮件骂得有些惨。笑,但也常常因为感激而不知所措不知回些什么,只想再次再次跟你们说谢谢。

PPS:
这篇文章除了图二来自朋友(已经其授权),其余皆为本人拙作。白天没有发成,就再加上下午的流水账吧。和一位英国同学在学校附近的拉面店吃了午饭。又转到麦记聊天,他是这一年在日本认识的朋友里少数不太顾忌话题的人,甚至对好友Tani保留的事,可惜过完这个夏天就要回国了。他告诉我他的父亲与男友也在服用类似的药,没有什么的,他说。但关于日本某些方面,他一直也存有槽点,按下不表。

下午四点,独自坐车去北区。
爱煞这片寂寂无名的居民地,比起鸭川,比起岚山,在个人list里要适合散步得多。走累了,及时歇脚处也颇有惊喜。譬如今天,在一间咖啡馆,遇见了小王子和狐狸。关于昨天的暴雨,穿着藏青浴衣系红色腰带的店主大叔控诉门前的雏菊被摧残了大片。在暮色里告别,大叔送了我一枚红绳串起的硬币,他说,ご縁,希望你与京都有更深的羁绊呐~

那么也希望与读到这里的朋友,今后会有更深的羁绊。向不定期更新还等着我的你们,鞠躬。谢谢你们的守候与转发。
晚安。おやすみなさい。
公众号:京都茶饭事,欢迎扫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