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Thoughts on Foxconn (对富士康事件的思考)
by Laura June from Engadget
Laura June has been an Editor at Engadget since October of 2008.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editorial are her own, cobbled together by hand, with love,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for a fair wage.
我不是经济学家。事实上,我对金钱和数学从来都不在行。我也不是制造业者——我亲手做过的东西只有被套和蛋糕。但从做这两样东西的经验上,我知道,最好的产品需要时间、最好的材料和精心专注。
如今事情很明显了——富士康这家在中国拥有大量工厂、以组装苹果产品而著名(尽管它也为别的很多企业组装产品)的代工大厂出了问题。今年有多起自杀的事件,至少有 8 起(去年两起)致死(尽管据称这个比例和中国其它工厂基本持平)。在过去几天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卧底员工揭露的惊人内幕。从这份报告以及其它几份报告(例如美国劳工委员会对东莞 KYE 工厂的报告),我们清楚的了解到,为科技产品搞组装的许多工人所生活的条件,在美国是永远无法被允许的,而且他们的工资如此之低。对于国家和独立的工厂如何运作,我不想做评价。因为我没有这样的知识和专业能力。
我坐在这里,用 MacBook Pro 写着稿子,我的 iPad 在卧室充电。我知道这些小玩意由业内最出色的人设计——它们漂亮、简单、可靠。更关键的是——它们真的好用。我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但我知道他们在中国组装,很可能是在富士康。今天,这个现实让我坐卧不安。
对这个问题我心情复杂。我祖上出身很卑微——先人是最初的移民,在工厂和煤矿里干着高时长工作,拿着极少的工资。尽管无人抽烟,童工和大人们活到五十岁就死于肺癌。当然,这也是他们梦想的生活,好过饿死在爱尔兰或波兰。许多的美国人都有着同样的故事,看我们今天的样子:我不认识任何产业工人或手工劳作的农民。当美国变得成功以后,工厂条件好了,工人们有工会了。在我出生的匹兹堡,铁矿和玻璃工厂开始给工人们高工资、大量的业余时间、良好的福利和养老金,直到今天我的祖父祖母仍从中受益。美国工厂的消亡也是我没有资格评论的另一个复杂问题。
苹果等公司在中国组装产品有复杂的原因——因为工厂在那里,因为劳动力价格低廉,因为所有人都那么做——但最重要的是,因为它能够生产。尽管越来越多的事件告诉我们,科技产品都是在不那么好的条件下组装,但美国人对新奇出色产品的上瘾却必须满足。在说这些的时候,我满怀愧疚,我是那瘾君子的一员。我承认我也没有那么高尚——在我想要购买的首要科技产品中,没有一款是百分之百在美国生产的,做为一个美国人,就不可能获知产品源头和工厂工作环境的一手信息。
我不是在建议去 Facebook 上组团抵制苹果、微软等公司。在 Twitter 上为人权问题发威也没用。无论媒体如何关注这个消息——也许有教育意义——很可能也改变不了什么。我没这么幼稚。我想要的东西不太一样——网络上的声讨帮不上忙。
我们这些喜爱科技玩物,购买科技玩物的人,为它们写文章,为它们的设计和细节着迷。我们必须想一想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在购买的时候,应该了解的更多,就如在饮食和衣着上一样,比我们的先人知道的更多。我希望苹果在美国组装 iPhone 吗?是,这里有好的监管,工作条件也更好(在世界上也有很多地方比中国更透明),这意味着我得花更多的钱来购买它们吗?是的,苹果这样的公司在乎自己的形象。所以它们都在声称自己“绿色环保”,说自己的产品最终不会成为有毒垃圾。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候,我们不应该接受这些公司无意义的“我们正在调查”之类的声明。因为到最后,我们都得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这些公司根本就不在乎富士康工作的员工。对他们来说,只要工厂不被停工就好。
当然,有人说在中国制造东西对中国有益(更别说这同时也满足了我们对产品低价的需求),对那里的工人有益(想想我的先人,在饿死之前决定去宾夕法尼亚的矿里做活)。看看一个国家的经济,你会明白,的确有人在受益——我也不会反驳说这些逻辑是错的。是的,糟糕的工作胜过没有工作,富士康给的工资在中国还算可以的。但我们绕不过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企业在美国以外的国家生产产品的唯一原因——一个绝对的、悲哀的、不可否认的原因:那里便宜,那里劳工条件差得多。我们不该因为一些正面因素就避开这个认识,让自己心安。我也不认为我们从一个国家的痛苦中受益是让人心安的事情。
我们不会停止购买科技产品。但是,了解它们来自何处,用开放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一切都会不同。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关注石油泄漏、关注食物来源、动物的境遇、50年后的地球、核武器——这清单很长。我们同样也不能对自己的笔记本和手机来自何处、由谁制造、被丢进垃圾桶后会留下了什么东西这类事视而不见——无论他们的工业设计如何出色。(We're not going to stop buying gadgets. But knowing where they come from, and seeing that with open eyes makes all the difference. At a time where most people on the internet give more attention to oil spills, where their food is coming from, how animals are treated, what the earth will look like in 50 years, nuclear weapons -- the list is endless -- we can't really afford to have blinders on about our where our laptops and cellphones come from, who made them, and what they leave behind when we've thrown them in the garbage -- no matter how beautiful their industrial design is.)
Merlin 译,Logout 校,转载请注明 ifanr.com 译文链接。
Laura June has been an Editor at Engadget since October of 2008.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editorial are her own, cobbled together by hand, with love,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for a fair wage.
![]() |
我不是经济学家。事实上,我对金钱和数学从来都不在行。我也不是制造业者——我亲手做过的东西只有被套和蛋糕。但从做这两样东西的经验上,我知道,最好的产品需要时间、最好的材料和精心专注。
如今事情很明显了——富士康这家在中国拥有大量工厂、以组装苹果产品而著名(尽管它也为别的很多企业组装产品)的代工大厂出了问题。今年有多起自杀的事件,至少有 8 起(去年两起)致死(尽管据称这个比例和中国其它工厂基本持平)。在过去几天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卧底员工揭露的惊人内幕。从这份报告以及其它几份报告(例如美国劳工委员会对东莞 KYE 工厂的报告),我们清楚的了解到,为科技产品搞组装的许多工人所生活的条件,在美国是永远无法被允许的,而且他们的工资如此之低。对于国家和独立的工厂如何运作,我不想做评价。因为我没有这样的知识和专业能力。
![]() |
我坐在这里,用 MacBook Pro 写着稿子,我的 iPad 在卧室充电。我知道这些小玩意由业内最出色的人设计——它们漂亮、简单、可靠。更关键的是——它们真的好用。我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但我知道他们在中国组装,很可能是在富士康。今天,这个现实让我坐卧不安。
对这个问题我心情复杂。我祖上出身很卑微——先人是最初的移民,在工厂和煤矿里干着高时长工作,拿着极少的工资。尽管无人抽烟,童工和大人们活到五十岁就死于肺癌。当然,这也是他们梦想的生活,好过饿死在爱尔兰或波兰。许多的美国人都有着同样的故事,看我们今天的样子:我不认识任何产业工人或手工劳作的农民。当美国变得成功以后,工厂条件好了,工人们有工会了。在我出生的匹兹堡,铁矿和玻璃工厂开始给工人们高工资、大量的业余时间、良好的福利和养老金,直到今天我的祖父祖母仍从中受益。美国工厂的消亡也是我没有资格评论的另一个复杂问题。
苹果等公司在中国组装产品有复杂的原因——因为工厂在那里,因为劳动力价格低廉,因为所有人都那么做——但最重要的是,因为它能够生产。尽管越来越多的事件告诉我们,科技产品都是在不那么好的条件下组装,但美国人对新奇出色产品的上瘾却必须满足。在说这些的时候,我满怀愧疚,我是那瘾君子的一员。我承认我也没有那么高尚——在我想要购买的首要科技产品中,没有一款是百分之百在美国生产的,做为一个美国人,就不可能获知产品源头和工厂工作环境的一手信息。
我不是在建议去 Facebook 上组团抵制苹果、微软等公司。在 Twitter 上为人权问题发威也没用。无论媒体如何关注这个消息——也许有教育意义——很可能也改变不了什么。我没这么幼稚。我想要的东西不太一样——网络上的声讨帮不上忙。
![]() |
我们这些喜爱科技玩物,购买科技玩物的人,为它们写文章,为它们的设计和细节着迷。我们必须想一想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在购买的时候,应该了解的更多,就如在饮食和衣着上一样,比我们的先人知道的更多。我希望苹果在美国组装 iPhone 吗?是,这里有好的监管,工作条件也更好(在世界上也有很多地方比中国更透明),这意味着我得花更多的钱来购买它们吗?是的,苹果这样的公司在乎自己的形象。所以它们都在声称自己“绿色环保”,说自己的产品最终不会成为有毒垃圾。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候,我们不应该接受这些公司无意义的“我们正在调查”之类的声明。因为到最后,我们都得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这些公司根本就不在乎富士康工作的员工。对他们来说,只要工厂不被停工就好。
当然,有人说在中国制造东西对中国有益(更别说这同时也满足了我们对产品低价的需求),对那里的工人有益(想想我的先人,在饿死之前决定去宾夕法尼亚的矿里做活)。看看一个国家的经济,你会明白,的确有人在受益——我也不会反驳说这些逻辑是错的。是的,糟糕的工作胜过没有工作,富士康给的工资在中国还算可以的。但我们绕不过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企业在美国以外的国家生产产品的唯一原因——一个绝对的、悲哀的、不可否认的原因:那里便宜,那里劳工条件差得多。我们不该因为一些正面因素就避开这个认识,让自己心安。我也不认为我们从一个国家的痛苦中受益是让人心安的事情。
我们不会停止购买科技产品。但是,了解它们来自何处,用开放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一切都会不同。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关注石油泄漏、关注食物来源、动物的境遇、50年后的地球、核武器——这清单很长。我们同样也不能对自己的笔记本和手机来自何处、由谁制造、被丢进垃圾桶后会留下了什么东西这类事视而不见——无论他们的工业设计如何出色。(We're not going to stop buying gadgets. But knowing where they come from, and seeing that with open eyes makes all the difference. At a time where most people on the internet give more attention to oil spills, where their food is coming from, how animals are treated, what the earth will look like in 50 years, nuclear weapons -- the list is endless -- we can't really afford to have blinders on about our where our laptops and cellphones come from, who made them, and what they leave behind when we've thrown them in the garbage -- no matter how beautiful their industrial design is.)
Merlin 译,Logout 校,转载请注明 ifanr.com 译文链接。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