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自我关注的几个有用要点
最近特别想要探讨自我意识过剩的话题,这是我一直存在的问题,也是一直想要摆脱的问题,为了减少自我关注我尝试了很多种方法,比如:冥想,看社交恐惧症的书,相关心理学方面的书,并进行了记录实践。但坚持了没多久就慢慢的不做了。自我探索的路一直在走,对自己越了解,对这个问题理解的越来越深刻。我在想可能不是单一用一种方式就能取得效果,而是你看了那么多书,咨询了那么多次的心理咨询,在社会实践中慢慢成长之后把很多已经认知到的部分去变成习惯性思维,最后就融合到你的身体里,融合到你生活上了。我想对于减少自我关注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有用的部分把它记录一下,以便让自己更加清晰去看待这个问题,以及想要用到时可以回来看看记录。
1.冥想
冥想是我一直持续在做的一件事,但是做的次数多了之后我对冥想现在是抱着任务一样去做的,想要达到目的(如:让自己平静下来,回到当下.......),这种态度去做冥想时,你人是没有真正的放松下来。在冥想的过程中,思绪老是会想着结束,结束之后要干嘛,不在当下这一刻。不过随着时间的变长,你会越来越进入状态。20-30分钟是最佳的时间。持续做之后,可以看到的变化是你的情绪底色是平稳的,当你在做事的当下如果想要回到呼吸上来时是非常容易且带给你那种长久,深远的宁静是让人感觉好像有厚厚的海绵在托着你,柔软,自在舒服。
2.书《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里讲到“共同体感觉”对于减少自我关注有了新的理解。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把对自己的关注转移到对他人的关心。里面讲到获得共同体感觉有三个关键词: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书里讲到“自立”与“我有能力的意识”是关于自我接纳的话题。“与社会和谐共处”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则于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有关。对于他人,如果抱持是我的朋友,伙伴而不是敌人的想法,态度时,会让关系轻松,融洽很多。也不会让自己那么紧张。因为是朋友,所以肢体,语言上都不会太僵硬,不会害怕说错话而小心翼翼的,朋友是可以相互包容的。还有如果你不把他人的关系放在“竞争”角度去考虑的话,会成为更积极的伙伴。当你从竞争的怪圈里脱离出来,就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了,也就能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状态里了。人人是伙伴这个意识需要不断的告诉自己,真正的理解并成为你大脑里的一部分,然后实践在生活里。
3.书《无压力社交》
这本书里面的方法我实践了很多,其中我反复实践的一个方法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周围发生的事情上,刚开始会比较难,后面就会慢慢的进入状态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太在意自己是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外部,当你太心急及太用力时,反而会让你特别累,之后就会有点没有动力去做这个实践了。其实有点像冥想,当你特别在意是不是在当下时,过程会特别累。享受这个过程就好。太用力会适得其反。
4.勇气
把自己从自我过度关注中拉出来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强大的惯性思维会把我们禁锢住,这时候你要进入你很不习惯的思维模式,从舒适圈里走出来,进入新的思维模式。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是,当你在痛苦的惯性模式中很长时间,你脑子里会出现一个声音:我特么的不能再这样啦,我要改变当下的处境。所以在极大痛苦的环境中,改变的力量会很强大。你有足够的勇气要离开当下的处境。
以上是我看了些书并把对自己有用的部分给提炼出来,希望能够把这些知识融合并实践在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