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街小小番
我们还是先看这份地图:

成都城区旧有城墙,在这个地图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但是现在所留极少。 地图的这个地方,现在还保留一块不宏大的城墙,即东门城墙:

这地方很好到达,因为它就在现在成都网红街——镗钯街往东走到底再右转即可到达,距离东门大桥和合江亭也非常近。 与它隔着十来米的高楼底楼,是一个叫「無早」的店——之前听程旭芒介绍过。 今日经过,发现店内顾客可以说叫络绎不绝,前后两次经过一看都是如此,猜想也是成了类似网红店一样的地方了。 它的斜对面,过街,现在叫“大川巷”,地图上还没有这个巷子,画上去的话,大致在:

已经开始在做打造类似于文艺一条街的工作,走进去一看,恰好有一个个展在街的一头展览,两边的小店多数还在装修。小店多是文艺、文创方向的。 这样的老街发展方向并不新——之前去看到的在宽窄巷子旁边的「川巷子」「支机石街」就是这样的改造路线。甚至于大川巷或者附近一些房屋的外墙都被统一装饰装修过了,看起来很整齐很整洁。 我个人来说,其实并没有兴趣去细看这些文艺或者文创内容的店,甚至我连拍张照片的欲望都没有。 但这不妨碍我对这儿和这儿附近接下来的转型及其成果的期待。毕竟很多成都老城里的老街老房子都非常破败,商业经营似乎也较为艰难,这种模式倒不失为一种出路。希望过阵子再来看的时候又看到什么变化,这也成为我写这篇的主要原因:留个印证吧。 围绕着这些,我跟程旭芒在微信上多说了一些。他执意认为,像無早这样的店和它靠里面的一排同风格的店,绝对不是个人行为,一定有房东或者开发商之类的补助,不然很难维继。这片区域,在之前来看就是普通而静谧的老街巷,其商业也多围绕着此地的居民生活展开。相比老城西北、东北的有些街道,笼统说来,不好不坏的状态吧。 我也在大胆猜测这儿的这些店及其打造,还有它斜对面的大川巷的转型,背后的支持力量恐怕不是个人,那是谁或者是哪些?逐渐的建成改造后,会否与不远的春熙路、镗钯街形成商业和文化生活的联动关系(猜想这也是开发者选择这片区域的原因之一)? 原谅我这些店一张照片没拍,倒是無早花坛里躺着睡觉的猫,长时间驻足旁观了两次:



另,走到龙王庙街,果然住户和小商户已经全部搬完,一路房子也被围起来了。看房顶,屋子多有漏水,有住户加盖的塑料布是做防雨之用吧。之前也跟程旭芒走进里面看过,很多小细节很多信息。现在人去楼空,不尽然知道它们接下来的结局。也且放在这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