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区一日游
泉州,又称“鲤城”“温陵”,是宋元时期亚洲的第一大港口。泉州历史悠久,又少有战乱,不仅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寺庙宗祠,还有街头巷尾弥漫开来的闽南“古早”味道,让人眷恋。
如果你来泉州一游,但时间较紧,来不及驻足细品,可以参考以下“古城一日游”路线。
开元寺—西街—中山路—府文庙—清净寺—通淮关岳庙—承天寺—天后宫
开元寺
位于西街的开元寺可称得上是来泉州必去的一处景点


开元寺始建于唐代,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
天王殿石柱上有对联“此地古城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为朱熹所撰,弘一法师所书。
寺内两座石塔,是国内最高的一对石塔,现存建筑重建于南宋时期,经历明万历年间泉州八级地震,以及多次台风的考验,仍安稳屹立。
西街
除著名的开元寺外,西街及周边延伸的古城老巷也不可错过。
由西街向两旁延伸出去的小巷子里,分布着许多闽南风格的古厝,南洋风格的洋楼,以及名人宅第,等等。
西街街景,每月农历廿六是勤佛日,西街上都会有市集,热闹非凡

井亭巷,巷内有城心塔,建于明万历年间,是泉州老城区的中心

网红打卡点小西埕,位于西街裴巷

西街与东街以钟楼为分界
钟楼,位于西街,东街与中山路的十字路口

中山路是泉州老城区的一条主要街道,沿街廊柱式骑楼浓缩了南洋式建筑精华,正所谓“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
中山路,“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后一句说的是泉州的中山路

府文庙的建筑规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文庙广场上有茶馆进行南音表演,正常情况下演出时间为晚上七点半。

泉州清净寺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位于鲤城区涂门街中段
泉州被誉为“宗教博物馆”,宋元时期的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贾,诸种宗教文化和宗教艺术也得以在此无拘束地交流、传道,甚至教中之教、教中之派、形形色色的民间神祇也荟萃泉州城。至今泉州留存着丰富的宗教文物,堪称“世界宗教博物馆”

通淮关岳庙(或简称关帝庙)与清净寺相邻,规模宏大,香火鼎盛
图为关帝诞辰日民众祭拜

泉州商业发达,传统商业文化强调“守信用、重承诺”的美德,而关公形象则成了这种美德的代表,被奉为商业的保护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武财神”。
近年来,泉州经济飞速发展,晋江、石狮等县市经商致富的人常到通淮关岳庙来烧香捐钱。而关帝庙也将这些香火钱的一大部分拿出来作善事,救灾办学。

承天禅寺环境清幽,颇具城市山林之概,是闹市难得的一片园林缘地。
位于南俊路,可骑单车沿百源路向北即可到达。

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为海内外同类建筑中礼制规格最高的一座庙宇。其现存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好,仍保留一些宋代构件和明清时代木构。
泉州在宋元时期为我国最大港口,妈祖因被引进至海外交通贸易繁盛的泉州港,成为泉州海神。明清海禁,泉州港衰落,大批民众为了生计下南洋过台湾,妈祖信仰也随着商人和移民的足迹更为广泛地传播。在台湾,由泉州天后宫分灵而来的称“温陵妈”。
天后宫前广场上的秉正堂石花膏和林记正泉茂绿豆饼,都是承载了几代泉州人记忆的小吃。
天后宫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可由承天寺乘公交车到达。
泉州戏曲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泉州不仅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宗教文化,众多文物古迹,泉州的戏曲文化也同样异彩纷呈,斑斓多姿。

南音、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等,都是泉州戏曲的代表,也是这座城市悠久文化的见证。
泉州戏曲信息: 南音:府文庙内,每晚7:30开始。免票。不定期会在新门街“南音艺苑”演出。
详情可关注公众号“泉州南音乐团”
梨园戏:新门街梨园古典剧院,周五周六晚上7:30不定期上演。票价20元。
详情可关注公众号“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
木偶戏:位于西街通政巷的嘉礼馆,每周二四六日,16:00—17:00。免票。
详情可关注公众号“泉州市木偶剧团”
高甲戏:东湖街高甲戏剧院,周五周六晚7:30不定期上演。票价20元。
详情可关注公众号“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