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趣事——往事十三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个少年就是闰土……”这篇选在小学课本,被鲁迅先生寥寥数笔,就传神地刻画出的少年闰土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学生心里。 而让我印象深刻的除了这个勇敢,聪明可爱的少年闰土,还有那片月光下的西瓜地。是因为在我的家乡,也有一片西瓜田。田里西瓜滚圆,田边还有向日葵招展,有青蛙的歌唱,还有花生花儿在吐露芬芳。 儿时,家乡几乎家家都种西瓜。种西瓜很辛苦,从秧苗种到田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瓜田忙碌的日子。松土,施肥,培土,掐头,打秧,摘瓜,卖瓜。特别是卖瓜,几乎都是日出前出门,日落后到家,甚至有时往往到半夜,瓜农才拖着疲惫的身躯,拉着瓜车回到家。西瓜成熟快,一茬一茬不等人,夜以继日地忙碌需持续一月之久。
西瓜成熟的时候,为了防止有人偷瓜,每家的西瓜地头都会搭一个人字形凉棚,上面铺上秸秆,塑料薄膜,四脚柱子高立,类似画中的亭子,目的是通风透气。晚上守夜看瓜的农人睡在里面,白天坐在里面纳凉,同时也作为摘下西瓜的临时储存空间。 种西瓜的辛苦,孩子往往是体会不到的。在孩子们的眼里,西瓜地是个趣味多多的地方。你知道西瓜会爆炸吗?你知道花生叶晚上也会睡觉吗?你知道向日葵花盘晚上在哪个方向吗?你知道露珠什么时间生成吗?夏季西瓜田里的这些趣事,陪伴着我们小孩子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夏夜,直到早上出门卖瓜的父母从远方归来。
夏季的高温干燥催熟了西瓜,而夏季的大雨又让瓜农担忧。西瓜耐旱、不耐湿,雨水多意味着这季瓜的收成会减少,遇到西瓜大量成熟时,大雨过后的晴天也会造成西瓜的欠收。这是因为大雨过后放晴的天气,田里的西瓜会因阳光的强烈暴晒而炸裂。每一个炸裂的西瓜,都让瓜农心疼,流过的汗水,付出的辛苦都随着一声闷响付之东流。只是不识愁滋味的孩子,却把这当做了一个乐趣。当父母出去卖瓜时,留在瓜田看瓜的我们,躲在凉棚里嬉戏。“嘭”的一声,打断了孩子的游戏,于是立刻寻声跑过去,裂开的西瓜像开口笑的孩子和我们捉着迷藏,一垄一垄寻找,最终得胜回来。这些炸裂的西瓜因为是自然成熟,汁液饱满,往往口感也最好,让小孩子吃了个肚圆。
太阳渐渐落山了,晚霞把田野染成了金黄色,远处的农庄飘起了炊烟,暮色从田地四周渐渐笼起,天空中启明星也已升起。瓜田里套种的花生,在夜幕降临时,叶子开始收拢闭合,叶柄弯曲下垂,像个犯困的孩子,慢慢沉入梦乡,等待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把它唤醒。
暮色渐浓,远处的山脉轮廓慢慢消失在夜色中。四周一片寂静,天空的星星多了起来,露水闪电在田野低空时不时地闪现,像是夏日露水的使者,捎来了露水来临的信息。皎洁的月光下,晶莹的露珠在聚集在草头闪闪发光。夜已深,弟弟妹妹熬不住困意已经入睡,而我仍在夜色中等待卖瓜未归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