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之旅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 曾子,孔子学生。据考证,记载孔子言行的重要著作《论语》就是出自他和他的学生的。
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大意是:事情没做好,先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是否自己做的不足。孟子此言也是和曾子“一日三省”是一个意思。
古希腊哲学思想流派和修习方法中,有一个至今仍影响力极大的方法,它来自斯多葛学派。这个方法的核心,就是要求你每天记录自己的言行,通过对目标的审视,不断反思,按照你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于自我修习和成长,孔子、孟子、曾子等儒家思想家与古希腊哲学家们观点几乎一致。按照自己的道德标准,严守底线,建构并完善自己的言行准则,日日精进,最终才可能达成所愿。
今天,你反思检讨了吗?当然,把所有的责任全部归于自己的言行也是有失公允,这也并非是哲学思想家们的本意。
对于佛学弟子和佛教徒而言,遵从因果律是信仰的核心。在《当和尚遇上钻石》、《业力管理》两本传授印度藏传佛教修行方法的书中,也是使用与斯多葛学派和曾子所言的“一日三省”类似的方法,但是对记录和反思的频率要求更高,记录内容要求更为精细。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是一个人自我成长的方法,也是一个人不断突破自我认知的“佛性”。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智慧与慈悲,是要日日精进,是刻意练习,是不断反思。
鲁迅说:直面惨淡的人生。这要直面的,不是别人的人生,是直面自己的人生,是要不断成长,勇敢与这个世界泰然相处。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活——苏格拉底
20190630 写于大理,双廊 20190722 修改于西安,曲江池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