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诗酒茶世界
阳明无意当一个文人,但他确是一个浪漫的哲人。你听说过“岩中花树”么。据《传习录》,先生(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本来说的是理学概念中心外无物的道理,也就是阳明的“无心外之物”,他强调的是万事万物与“我”这个人的联系关系,是“万物一体之仁”的理论基础。可是阳明说的多么浪漫和神秘。这花树在深山中的自然绽放,开得无声无息,可它好像是有生命有感知似的,你来看它的时候,它一下子变得明白鲜活起来。有没有一种你就是上帝的感觉呢。其实这就是圣人的感觉,万物与我一体,我与万物感同身受,可以同归于寂,可以同时鲜活明白。 话说回来。阳明是一个儒者,他也是一个诗人。按照《王阳明全集》,阳明一生诗作,《外集一》载,归越诗三十五首,山东诗六首,京师诗八首,狱中诗十四首,赴谪诗五十五首,居夷诗八十九首,《外集二》载,庐陵诗六首,京师诗二十四首,归越诗五首,滁州诗三十六首,南都诗四十七首,赣州诗三十六首,江西诗一百二十首,居越诗三十四首,两广诗二十一首,以上共计五百三十六首。他的一生留下众多诗作,当然他或许无意成为诗人。我翻遍了他的《王阳明全集》卷四《外集》,在他的诗词歌赋里,他爱泉石,尚山水,饮酒多于饮茶。他曾倾慕释道,向往隐遁。他或许算不得一个雅客。因为他胸怀家国天下,提倡万物一体之仁,他的一生贯穿了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 阳明的诗里,有酒有茶,有一个真实立体的王阳明。对他而言,诗言志,酒当歌,茶自适。他的诗的世界,也是他的儒家哲学世界。在他的诗酒茶世界里,没有大师的神秘,有真实的孤独与内在的自信;在他的诗酒茶世界里,他不是严肃的儒者,更多的是寄情于泉石的洒脱和真实朴素的散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