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三下乡
这是云浮最后一篇行迹,下乡的后面几天比较闲,只是简单地记录一下。
Day 3
昨天睡眠质量比较好,可能是昨天拔花生拔累了吧,蒙头一睡直到天亮。
降面村清晨的空气非常清新,那里空气污染小,树木又葱郁,感觉就像置身于原始丛林。远处传来一声声鸟鸣,婉转清澈,鸟语时远时近,远时像是在树林深处的某个树梢头,近时又好似在耳边低语,这些树上的小精灵是多么的活泼可爱!邻居家的鸡群在门口啄食,脖子一伸一缩,偶尔停下来专注地观察着草丛里的动静。
穿过邻居家的门前可以看见一座小桥,小桥的尽头是一座红亭,正好位于水库上方。从桥上俯瞰整个水库,可以看见水库四周被树木包围,水中倒影着树影,水的颜色变成了树的颜色,与顶上的蓝天白云相映成趣。站在小桥上,一阵阵风儿从山谷里吹来,荡起了水中的涟漪,荡走了身上的疲惫。


早餐简单吃了两碗鸡蛋面,就跟随大部队出发去大路上探访沿路村落。
刚出发不久就遇上一个大难题——满载石子的采石车——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给他们让道。路上来来往往的采石车卷起一阵又阵沙尘,不仅给路边的植物裹上一层银装,就连我们的衣服也由黑变白。领头的师兄还开玩笑道:“这种情况最好就是穿白衣服,怎么也弄不脏。”

Day 4
吃完早餐我们出发去作调查问卷,依旧是分头行动,我的小队去往村委方向,那边的居民相对比较富裕。
镇守村口的是东哥堂弟的房子,仿照欧式建筑的风格,房子左边是两个车库,像是随时会开出辆大黄蜂来。
在路上遇见一位刚从屋子里出来的老伯,岁数挺大的,穿着白衬衫和西装裤,打扮得挺精神的。我们问老伯了不了解村里的干部情况,他摇了摇头,说自己有事直接找村委办公室里的相关负责人,也不了解现在村里的领导层。老伯也反应到其实村里人蛮注重自身利益的,之前村委修缮乡里的排污管道,会拆毁部分农民的田地,农民们不同意,工程便被搁置下来,如今也争论不休。在涉及民生工程时,势必会有部分人的利益受损,但集体的利益远大于个人利益,政府人员应尽可能安抚这些利益受损的居民,顺应群众的呼声,建设更加美丽的乡村。

后来我们采访了其他两户人家,他们都是在外头打工,为了照看长辈暂时回到乡下居住,也不了解村里的情况。
前进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一位务农的妇女拉着我们指着新修的垃圾桶强硬地说这个垃圾桶不应该放在这里,因为这里是她的田地。老妇人苦诉说自己跟村委反映了多次,但总是没有人来处理,她甚至还想让村里的青年人来拆了这些垃圾桶。她说之前修道路霸占了自己的田地自己也没多在意,毕竟这条路是修给大家用的,但把垃圾桶摆在自己的农田旁边也没有事先通知,这让她感到愤怒。

下午天突然刮来一阵大风,紧接着乌云密布,大豆般的雨落了下来,雨势不断加大,直到看不见群山。
Day 5
三下乡倒数第二天。早上保持早起,英语晨读打卡。杜老师(我们的带队老师)今天来,东哥准备了好多食材。
杜老师很热情,像一团火在燃烧,而且很有远见,在她面前似乎没有什么事是能难倒她的。我以为在这个小乡镇没有太多的发展空间,没想到杜老师能够想出发展旅游业,似青年旅舍这种产业,这个想法真的很独特。
晚上黎主任镗鸡镗鸭,请大家吃饭。

黎主任原先是军人,家里收拾得干净,清爽。主任不爱讲话,他沉默的眼神给人威严,认真的气息。他的刀法了的,杀鸡的时候鸡一声不吭,一碗热热的红血就端了出来。公鸡蹬了蹬腿,软在了地上。切姜丝只见刀在来回提动,姜块纹丝不动,放在水里散出了一朵花。我在一旁摘山木耳,木耳长得肥厚,散发着一种清新的香气。

下午在主任家旁边散步,看见被取松香的树木,在树木身上砍了两道口子,像脸上的伤疤,痛彻心扉,白白的乳汁从伤口处流出,在伤口交集的地方汇聚,一点一滴地汇满了一塑料白色的松香。

晚上摆了三桌酒席,散发着诱人香气的菜色让狗狗都围聚在门口。我们和税务局的人联谊,感觉想从大学出来不久,很年轻。
和我们同桌的是两个中年油腻大叔,两人相互调趣。其中之一好似情商不高,讨论大学四年的荒废,和自己的游戏爱好,感觉是一个爱贪小便宜的人。
饭后吃了两个大西瓜,大叔也跟着我们一群大学生进去拿瓜,让我觉得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