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也是一种“恶”

“他”的家人必须要永远身处黑暗吗?
当一个人犯罪,家人虽然毫不知情,但是在得知事情发生以后,就尽心尽力的去给受害者家属道歉、赔偿,也一直都自我反省在孩子的教育上到底哪里不对。
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给他们一点善意?就像李妈妈在视频里说的那句:“天底下没有哪个爸爸妈妈愿意花20年去养一个杀人犯。”
其实人性的“恶”不过就是在人性和理性上的一个占比。
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在刚开始的时候,一名叫王赦的法扶律师就被人泼粪了。
因为他为造成9死21伤且患有精神病的杀人犯李晓明辩护。
他说,李晓明有精神病就应该被治疗。或者说,应该了解他的行为动机,防止再发生此类事件。
可是大众不这样认为,受害者不这样认为。大家都觉得他该死,他的家人该死。却没人关心为什么,因为大家都认为应该杀人者偿命,况且这里有九条人命。
也许李晓明是罪有应得,可是他的家人真的就连活下去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事情发生以后,李晓明进了监狱。他的家人尝试过要去道歉,可是去现场看到那么多的受害者家属哭到不能自已,他们真的不知道要怎么道歉。李爸爸当时就跪在那里声音哽咽,“对不起,对不起......”

之后李家又在警方的保护下去给大众道歉,周围全是新闻媒体人拿着相机和麦克风质问他们:
为什么李晓明会做出这种事情? 是因为你们家人不够关心他吗? 下跪是发自内心的吗?

李爸爸李妈妈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们只能跪在地上一直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从那以后,李家的生活变得窘迫,家里的店被砸得乱七八糟,他们只能回到老家生活。
李妈妈每天捂着口罩出去卖东西,脸上也长满了痘痘,说自己不知道怎样做人的妈妈。


精神病患者的痛苦:为什么是我?
精神疾病分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的精神疾病患者都有伤人倾向,要被永远关起来。有的是可以被治疗的,比如剧中患有思觉失调的一名男导演。
在这部剧里,有一个情景是很多家新闻媒体都在报道一名男性精神病患者闯入了幼稚园,疑似带着枪械。
剧中为李晓明辩护的法扶律师王赦的孩子也在这家幼稚园,他和妻子担心的站在学校旁等待,有人就在人群里开始谣传说:“那个男人是精神病,还带着枪的。”
王赦听了立马阻止:“你可不可以不要再讲这些,造成别人恐慌,一点帮助都没有,现在事情到底是怎样都还不清楚。”

最后警察冲进去抓住了男人,事实的真相是这个男人曾拿过优秀导演奖,现在患有思觉失调的精神疾病,进幼稚园只是为了拍电影,带着的包包里装着的是拍摄设备。
从头到尾,他都没有伤害过一个人。
而新闻报道和人群谣传都给大众造成了很大的恐慌,让大家对精神疾病有了更大的偏见。
其实男人患上精神病也是有原因的,一是女友自杀,二是获得电影成就以后被高高摔下,没有人关心他,脑海里总是会响起被骂废物的声音。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在小时候被母亲抛弃,总是在不自信的情绪里挣扎,感觉自己被全世界抛弃,没有人爱他。
医生跟他聊天的时候就一直在安慰他,“你姐姐一直在等你康复,你爸爸也在医院里挂念你,他们都是爱你的,还有你的弟弟和阿姨也在等你回家。”
最后他哭着问,“为什么是我?”
医生安慰他说,“可能是你比较勇敢。”


媒体避重就轻的报道
剧中有发生一起关于患有精神障碍的孩子伤人事件,而一些媒体在这一事件中片面取证,却忽略了一些事实,导致孩子妈妈不能承受舆论的压力,带着孩子自杀。
孩子妈妈自杀前在网络上发了一个自拍视频控诉“每日新闻”,因为事实的真相是自己的孩子有轻微的智能障碍和情绪障碍,在网络上、在学校被排挤被霸凌。
可是新闻却不说这些事,只说她的孩子因为精神问题砍人,还贴上“李晓明模仿犯”的标签,而且所有人都知道了。这样一来,她孩子的未来要怎么办,以后在社会上怎么样受到平等眼光的看待?

媒体避重就轻的报道有多可怕?
还记得今年3月25日#游客回应穿和服进武大被赶#的热搜话题吗?该话题来自新京报。
讲的是3月24日,武汉大学一名游客疑似因穿和服与保安引发肢体冲突。张女士称,在同一天,她和同伴也因穿和服被保安驱逐。当日,张女士的同伴穿了和服,她们进入武大没几步就被保安拦住。张女士称,她们在预约页面并未看到不让穿和服的须知。
而事实的真相是因为其中一个人没有按规定办理预约,所以才会被赶出去。

因为舆论导向错误,过错方一眼看去似乎就成了武汉大学。但其实这是游客方的责任。
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报道呢?就如图中所说,因为这样避重就轻的报道,可以有话题、有流量。为了这个,甚至可以不去深挖事实真相。

不偏见,不指责,不评判
如果每个人都能看看这部剧,也许就不会有人总是开启上帝视角无端在网络上指责或者批评某一事件里的任何一方人。
因为我们永远都不知道在看不见的角度究竟发生了什么,不知道与事件有关的人们究竟承担了什么,自然也无权评论与干涉。
现如今对于“精神病”这个词,大家一想到,就知道是骂人的。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没有正确看待这种疾病。其实每个人都会生病,不过是身体和心理的不同罢了。
换位思考,如果一个人生病了,别人不但不关心他鼓励他,反而骂他,让他去死。
何其残忍?

别看这只是一部台剧,我们都明白“故事源于生活”这个道理。现实新闻里也有很多事情的真相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其背后的故事谁又知道呢?
我们只需要记住一点,就是学会自己思考,不被蹭热度博眼球的“无良媒体”牵着鼻子走,而且千万千万别做那个带着偏见的“键盘手”去指责评判。
最后,诚恳拜托: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请带着尽量客观的态度去看待精神病患者,多一点善意,让他们不用受到不平等眼光的待遇,拥有活下去的勇气。
希望有一天,“精神病”这个词不再是骂人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