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带来的一点记忆
很久很久没有在这里写流水帐了,洗澡的时间是我最有灵感的时候吧。
最近家门口的易初莲花超市开始拆修,从原本三层变成两层,拆除自动扶梯把三层让给旁边商场。商场内四周墙边摆放着腾出来的旧货架,昏暗的日光灯仅有一个月前的一半亮度。商品打折减少不再补充,人流越来越少。这场景简直就是步它旁边几百米已经闭门谢客的农工商的后尘,一幅几近衰败的前兆。
从我记事起,农工商就等同于超市的代名词。周围人见面招呼,”你去农工商啦?“,”哎,去买点小菜,喏给小朋友买点零食“。农工商最初的样子我已经记不得了。小学时候在铁沙城有个星地超市,放学和小伙伴买小虎队彩迪卷,里面有塑料小片拼装起来踢足球玩。最初的第一盒积木也是在那里买的,感觉超市好大。而旁边的农工商经过装修后虽然只有一层但更深,记得进门后有个缓坡下沉。左侧就是卖烤鸡的胜地,当年刚出现烤鸡的时候街坊邻居争相购买人手一只,排队可以一路到入口,颇有现在排喜茶的架势。想来二十块左右的一只鸡,而且没有现在这么小的童子鸡,都是个比较大的。一只吃下去管饱,春秋游的小朋友还会带上当作午饭。最右边是卖玩具的地方,后来买了一套积木,是迪趣的警察局,一百零七块吧。当时可开心了,所以印象深刻。后来外婆陆陆续续买给我不少迪趣的积木,想来颇有感慨。这牌子积木可以兼容乐高但是颗粒不是有棱有角,是四周圆形弧度的,导致要合理比较糟糕经常需要塞纸解决。最早拼装肯定是我爸来完成,我捡现成的玩,到这套警察局我爸没工夫让我自己装,看着地图一个人也搭起来了。
说回农工商。每逢春节除夕,可就热闹了。大人在外面客厅打牌,我和隔壁姐姐在房间里边看央视春节晚会边剥瓜子,把瓜子仁留给大人吃。到初五迎财神,零点刚过农工商门口噼里啪啦震天响,根本听不见电视里的声音,阵仗更像冲天炮。后来易初莲花建起来了和农工商对飙,在当时对烟花爆竹控制还没有特别严厉限制的时代,炮仗双重奏热闹非凡,往往一边刚一串落下帷幕另一边你方唱罢我登场来个砰砰啪啪,第二天出门红纸铺地喜庆非凡。
离易初莲花一公里不到有一幢华联超市,也有三层吧。刚开业那一天盛况空前,摩肩接踵人挤人,想挤上二楼需要一段时间,鼎盛时期一度我家方圆两公里内有四个肯德基。
让我第一次领略到真正大超市的是去易初莲花,当时叫正大。最早川沙没有的时候需要做超市班车去,邻居相约而去有一种小小的出游兴奋感。下车,看到外观一幢都是超市的时候简直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满是wow的新奇。类似现在去宜家那种吧。自动扶梯是斜平面的还有购物推车!可以把小孩子放进里面的小平台上坐车里,太有趣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很多,回来都能两大袋。长大后大概在五年前和当时女朋友去那里等车,上去买茶水,楼还是那个楼,但也没有什么稀奇了。
现在镇上即使周末路上人也少了很多,但路照样堵。小学初中门口的买玩具吃一毛两毛炒冰的店面也消失了。路面清爽了许多,也少了许多人气,学校放学作鸟兽散,再也没有相约四驱车的小伙伴。也许每逢春秋游在超市还能见到班上的同学甚至老师,哦,对了,超市也要关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