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皆凡人,行走人世间——莲宝叶则/神座出行回顾


莲宝叶则/神座
端午出行回顾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我的泪水全无
我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海子
海子的诗就像一把利剑,能够准确地直刺你的心田,就像是六月初的川西高原,神座村外的野花,格尔登寺的红墙,莲宝叶则的石头山,那些旅程中的点滴汇成滚滚河流,让船上的乘客飞驰了各自的人生。

曾经有句非常滥俗的话充斥于许多旅行产品的文案中:
“当你在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当你在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当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盘旋云端;
当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有一些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到的人。”

旅行是需要套路的,不然你怎么愿意走出来?
但套路仅仅是催促你赶紧出发的紧箍咒,
当你从旅行中真正感受到了快乐,才会获得那根无往而不利的金箍棒。

比如此行:
感激在神座村里遇到的每个人:昂堂大叔、南木舍阿姨、尼玛俄热大哥,友善而快乐;
喜欢在阿坝县城走的寺庙:格尔登寺刚考完试的小喇嘛、各莫寺一起玩航拍的觉姆;
还有一起同行的人:在莲宝叶则扎尕尔措一起转湖,在昂堂大叔家二楼一起狼人杀;
正是这些点滴,才让这趟旅行变得丰满而纯粹。

让我们把记忆的钟调回到6月7日,此时我们刚翻过鹧鸪山,真正进入草原,几个弯道过后,景色瞬间变得辽阔动人。

不知为何,草原总能让人莫名的感动?
也许是更低的云朵,更蓝的天际,更多的牛羊,才让旅行变得更加立体而亲近。

随公路的起伏,视野随海拔一起爬升,与天更加接近。
前方路上慢慢驶过一辆车,车里的人似乎伸手即可摘下一片云。
这样的道路,行驶于其中,本身就是快乐。


再翻过一座山,进入阿坝县的地界,神座村就在不远处。
关于神座,需要简单做个介绍:神座,自古以来这个以安多藏民聚居的村落便叫这个名字,意为"神仙居住之地",民风淳朴、景色自然。


一条灵动的河流将森林和草原分开,神座村就坐落在这条河流的西侧,鳞次栉比的村屋铺满山坡,山坡上满是娇艳的小黄花,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河流的分开的两座山分别叫做男神山和女神山,男女不同,景色也迥异,女神山以高山草原为主,而男神山则是原始森林景观。


男神山顺着台阶往上,森林里满是参天大树,步行其中空气无比清新。
不时遇到下山的徒步客,每拨人都会告诉你还有15分钟就登顶,人们总是那么善(调)良(皮),下山时总爱“欺骗”上山的人,生怕遥远的真相会让新来者放弃,不能重复自己曾遇到的艰难。




下山过桥便是村口,村口有一座石碑,注明此处为“神座”,和石碑一起合个影继续出发,穿过村子朝着女神山观景台走去。








要想到达观景台,必须经过一条栈道,而栈道周边的草地上,已经被成片的野花占据。神座村女神山每年夏天会迎来两拨花海,一是野花,一是狼毒花,我想这是为何叫做女神山的缘故之一,毕竟花草总与女性结缘。


到达观景台,天气忽然变化,说好的蓝天白云转眼即逝,阴沉沉的乌云开始布满天空,在这里远眺一下村庄,给大家拍照留影,随即下撤。





走在村内,留守的大多是老人与小孩,每个人都带着淳朴的笑容,拿糖给小朋友吃,羞涩地收下;闲坐的老人,微笑着向我们打招呼。



路上偶遇尼玛俄热大哥,盛情地邀请我们参观他家的百年老屋,屋里上下三层,均收藏着许多大哥从偏远藏区淘来的宝贝,有几百年历史的唐卡、经文、精致佛器,值得一提的是大哥跟格尔登寺的活佛一起从年宝玉则湖边捡来的“神石”。

大哥细数着宝贝的来历,脸上洋溢着骄傲与满足,宝贝本身也许不足以使人获得持续的幸福,而只有在回忆收藏的过程、与人分享的时刻,才是大哥开心幸福的原动力。




最后我们爬上大哥家三楼的楼顶,和大哥来个合影,然后依依惜别。

回到昂堂大叔家,已是晚饭时分,安排好大家的伙食,抬头看见天边逐渐展开的霞光,决心赌一把,便又背着相机跑去山顶。
然而女神山似乎爱给外来者开玩笑,当我气喘吁吁跑到山顶,终究还是没能追上那一束天边的光彩,只留下几张剪影,和一丝遗憾。



当看到露出云层的弯月,我想,该是回去的时候了。

今晚夜黑风高,昂堂大叔家二楼还有一局“狼人杀”等待上演。


次日一早,品尝了南木舍阿姨的酥油茶早餐后,接过主人热情的哈达,我们在大叔家门口合影留恋,作别了清晨的神座。

前方八十公里外,阿坝县城还在等着我们,而这里是个真正的宝藏目的地!!!
为何如此定义?阿坝县有高山、草原,河谷等元素众多的自然风光,而在人文上也有佛光闪闪的众多寺庙,风景与人文皆俱备,令人神往。



仅县城附近有四大寺庙,分别是:
藏区屈指可数的大型经堂——格尔登寺
国内外最大的雍仲本教寺院——朗依寺
阿坝州三大格鲁派寺院之一——各莫寺
川西北规模最大的觉囊派寺院——赛格寺
此行选择了格尔登寺与各莫寺前往参观,刚进格尔登寺,便看到一群又一群的小喇嘛和我们插身而过,细细打听才知刚结束考试提前出来。

佛法修行与文化学习是一样的,也是需要用阶段性考试来检验学习的进程,此时此刻成都的学校里正进行着高考,而在五百公里外的川西高原小县城,一群小喇嘛也刚经历完考试。

于是不进大殿去骚扰剩下挠头的考生,我们从侧门来到后面的大经堂,老规矩门口合影,随后让大家分散开来,自行参观。

为什么人们如此喜爱转藏传佛教寺院?
喜文化的人有历史可循
慕佛教的人有菩萨可拜
爱摄影的人有素材可拍

这里有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去色达的客人都会聊到,想要净化心灵。
可那些文艺的词汇大多都是旅行产品的包装,真正得到净化的人或许有,但一定是极少数有佛缘者,绝大多数还是红尘滚滚地来又去。
我们总是把旅行叠加过多的期待,其实大可不必,尘世中的工作与生活本已让人沉重无比,出来玩步履轻盈即可。

继续格尔登寺,从经堂出来,远远还能看见一座高大的佛塔,朝着白塔的方向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长长的转经廊,终于来到白塔脚下。

塔名:降魔见者解脱大佛塔,塔高:五层49米,这是雪域高原上屈指可数的几座大型佛塔之一,人们沿着狭窄陡峭的楼梯爬上白塔顶楼,能获得极好的视野俯览阿坝县城和格尔登寺。

阿坝县城外十公里处,还有一座“高大”的寺庙——各莫寺,这座黄教六大寺拉卜楞寺的分寺,以其宏大的寺庙建筑、大佛塔和神秘的藏秘修炼而著称。

而最吸引人之处,正是那座高80多米的弥勒殿,正是耸立在草原上的雄伟宫殿。

寺庙里几乎没有什么人,只有极少数的游览者会绕道几公里来这里朝拜;近几年也是网络的力量才逐渐被人所知。


寺庙还有个特点,运用了大量的石绿色,这在藏传佛教的寺庙中并不算多,这种略带高级感的颜色混合着传统的明黄色与绛红色,提升了整个寺庙的艺术感。



弥勒殿前的广场外,我把无人机飞起来,想换个角度认识这座雄伟宫殿。
一个觉姆(女修行者)也凑过来看我操作,也许她不知道,她终其一生修行之处,原来如此美丽!

经过了村庄与寺庙,终于来到此行最终目的地:莲宝叶则。
自从那位更出名的邻居“年宝玉则”因生态破坏而关停后,相近的莲宝叶则逐渐出现在旅行目的地的推荐名单中,有驴友戏谑道:“对于热爱旅行的人来讲,世上只有两种人——去过年保玉则的和还没去过莲宝叶则的。”
他们是两隔壁,同属一座山脉,山脉东北部分位于青海省果洛州,即年保玉则;西北部分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即莲宝叶则。

而我们自从去年踩线发现这里后,一直期待早日推出这条“魔幻”的产品,直至端午,莲宝叶则小分队终于正式首发,作为踩线人和产品策划者,内心着实充满了期待。
我们希望把好的旅行产品呈现给大家,所以针对每一次产品输出,都在真正寻找尽可能的原创设计、深度好玩的旅行体验。
而在我看来,莲宝叶则这条路线当得起我们的精心推荐!

那些期待已久的赞叹,终于出现在驶往扎尕尔措的途中,当车窗外的石头山向你眼睛砸来,大家确信这不再是梦境。

此时的石头山被云雾笼罩,青翠的植被点缀着覆盖在山腰,令人窒息却又引人入胜,这是大自然奇迹的馈赠。


然后下车,沿着栈道步行往上,需要历经半小时的海拔挑战,才能最终到达海拔4250米的扎尕尔措。


队员瑶瑶在路上就一起期盼着:在扎尕尔措给她来一张酷(装)炫(逼)照;
而同行的队员老蒋也效仿去年踩线时,带上了一件CORONA啤酒;
大家都很期待与神山圣湖的初见,尽管它们依旧以阴天的面貌示人。

而当大家终于来到岸边,几乎所有人都爬上了湖中的礁石,站在那里与这方山水、这片天地留下最珍贵的记忆;然后有人打开了啤酒,大家又拿着酒再次爬上石头重新拍照,这群人离开钢筋水泥的城市,来到山野间,展示着自己如水般的寂寞。





拍完单人照,拉扯着大家再来张合影,这片湖水静谧而从容,像母亲一般包容地承受着一切外人的观看。

莲宝叶则其实有四个湖,措拉玛、罗云措、珠姆措、扎尕尔措,而目前因为道路尚未修通,只有扎尕尔措能够达到,而就目前仅开放的这一个湖泊扎尕尔措,就已经足够惊艳。
“湖因山而逾显娇媚,山因湖而更加雄伟”,怪石嶙峋的石头山,在湖水的映衬下气势雄伟壮丽;碧绿清澈的扎尕尔措,在石山的威压下诡异娇媚。

如此美景仅站在远端湖边是不足以仰望的,还需要身体力行来一次环湖徒步才能更有体会。
而就在徒步过程中,天气再度变化,不期而至的雨滴由小变大,最后汇成瓢泼大雨。



我深刻反思着是否自己先前有过大声喧哗,因为此情此景像极了去年踩线时的遭遇,也是环湖途中,也是晴空万里到瓢泼大雨,我又再次经历了同一场大雨,感叹着自己是雨神的同时,也更深入体会到了高原天气的多变与无情。

于是本平坦的环湖路,突然变得艰难起来,雨滴从雨衣中不时钻入衣服,手脚僵冷,可大家依然坚持走完了全程。

还有几位更蹦跶的牛人,还按照我说的路线,跑到了石头山半腰的冰川末端,与冰川近距离来了次接触。

返程路上,我们在阿坝城外的垭口处,把从神座村小卖部买来并让大家签名祈福的经幡挂了起来;



还有那每次都有的撒隆达仪式,也放在这里,作为与阿坝的告别,将满足带回了人间,把祝福留在山野里。

如果说莲宝叶则是魔界
那么神座村就是天堂
沟通魔界与天堂的便是
阿坝县烟火气旺盛的寺院
而在阿坝的高山与草原陪衬下
三者合而为一
变成旅程中永恒的灿烂
这就是我们对【莲宝叶则】这条线路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