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征友大会
查看话题 >【情感树洞丨NO.33】很多大龄女生找不到对象是正常现象吗,为什么身边的大龄剩女越来越多?
— 问题描述 —
以前会觉得女生都很好找男朋友,即使一段时间单身,但到了适婚年龄就会找到一个好归宿;
但最近发现一些不常见的大龄女性朋友,原来还是一直单身,不仅没有适婚的对象,连男朋友都没有……
这样的朋友还不少,这难道变成普遍现象?究竟是为什么呢?
作者:龚伟
来源:知乎(本文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观点;仅供非商业性质转载分享,如有侵权即刻删除)
此回答仅讨论现象,不包含情绪。
首先,敢谈剩这个字,至少也要在30岁以上,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能30岁以上没有固定感情关系的人,基本上都存在些问题,无论是认知或逻辑。
基础逻辑:
首先要尊重的一条客观规律是:优质即稀缺。
这条客观规律导致很多觉得“如果之后遇见更好的”女性剩下,稀缺资源更受追捧,
所以女性年龄越大,之后遇到更好条件的男性的几率就越小,无限循环。
其次要明确的一个客观规律是年龄是选择锚点,锚点上移意味着选择权减少。
比如一个24岁的姑娘,如果真的开心,她几乎可以选择-2(22岁)到+10(34岁)甚至年龄更大的男性。
但一个30岁的女性,必须以自身年龄为锚点,即使是-10(20岁)到+10(40岁),看起来范围很大,但是-10岁里面有多少接受女性比男性大的,或者+10岁里到底有多少不是初婚的,这些都是筛选。
做过数据的都知道,每经过一次筛选,样本量都会减少。
再次要知道的一个客观的情况是社会在固化。
恋爱是自由的,但是婚姻是两个家庭的拟合这个传统的门当户对观念被重新提及。
这就意味着女性在没有特殊特质或者极佳运气的情况下,想要一步登天的概率无限减小,也就是男女错配的情况会因为物质带动社会认知所纠正。
上面提到过,优质即稀缺。
优质男(女)性的第一选择肯定是同等优质的女(男)性,
第二选择是相对下沉的女(男)性,但很少会直接沉到底层,
这就意味着灰姑娘的故事依旧只是故事(最近一段时间凤凰男的话题也不少)。
然后补充一个简单的认知:时间与定位。
有个问题大概是“剩女是提升自己还是降低标准”,这可以反应部分客观情况,
也就是大龄未婚女性的心理。这部分大龄未婚认为可以通过提升自己(获取更多诱惑资本)或者降低标准(扩大选择门槛)来解决问题。
但是这忽略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变量,也就是时间。
如果人的时间描绘成一条线段,只要不遇到意外,生与死之间的时间是确定的。
活的时间越长,剩余时间越少,人就越吝啬。
就会更容易去计算投入和产出,就会更不愿意付出。
实际的情况就是越来越被动(无论男女)。
同样,如果在人存在的这段时间一个人生活习惯了,那么惯性会带着人拒绝改变,因为改变的成本很高。
从我认识和相亲过的30岁女性,普遍还有一个特别奇怪的逻辑:女性要等男性追。
实际情况是年纪越大的男性,对于感情认知就越理性,追求都会带着目的,
一旦发现目的无法达成则抽身而退。
这就回到最开始说的那个观点:没有固定感情的30岁以上的人,大多有些问题。
很多大龄未婚女性对于自身、结婚对象的定位没有根据时间变化,或者是随着时间逐渐提高的;
但这些女性的价值是随着时间变化,而且趋于下降。
不成熟的想法:
1、还有个经济侧的想法不甚成熟,还在总结归纳,可以简单的说个框架抛砖引玉。
各位有兴趣综合看看经济和婚恋相关数据的走势。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经济越发展,结婚成本越高。
目前经济进入滞胀期,结婚成本(类似最简单就是看相亲条件)并没有下降,但是结婚的人数变少了。
那是否可以认为当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止增长,在已有结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结婚率会继续下滑,甚至到达日本的程度。
2、知乎上讨论很多的所谓结婚就是内耗,就是生活品质下降,其实组建家庭之后,未生育的前提下必须性需求的支出都是降低的。
所谓不愿降低生活品质,其实本质是不愿放弃个人的支配权。
生活品质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或者社交的,但结婚意味着男女任何一方都无法再全权支配自己的一切。无论从物质上、精神上或者社会上,都要分出一部分来妥协。
不愿妥协其实就是利(自)己(私),但是要想维持关系甚至是亲密关系,一定要在利己和利他之间权衡和妥协,很多人不接受,那么没有亲密关系也正常。
总结:
无论男女,大龄不婚是正常的,在欧美或者日本这些高城镇化的国家,婚恋是个什么情况有据可查,我就不展开了。
不过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风俗鼓励女性结婚,但我觉得批判不婚者完全没有必要。
结婚是选择而不是强制安排,每个人的自主选择都值得尊重。
最后说句闲话,现代社会人都挺忙的,急着发展,急着发财。
生活一直在加速,每个人都越发忙碌,投入和产出的计算越发被重视,男女皆同。
分析了那么多,找了那么多理由和观点,说了半天闲话,归根究底一句话:
婚恋的成本太高,产出太低,所有人皆避之,看目前的情况,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所以大龄未婚女性越来越多远没有达到高峰,这还只是开始。
—— 豆子说 ——
从客观因素上来说
社会越发达,结婚率越低
从主观因素上来说
大家都在算投入产出比
这个过程中
还往往高估了自己的投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