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京都四季,最撩人是庭院新绿
也欢迎添加我的公众号:今晚翻牌子 来找我玩
我想了想,夏天还是去京都吧,去看看新绿,看看庭院。
1,ENSO ANGO FUYA II

其实我这次住的酒店也带庭院,京都新开不久的,就在四条附近的巷子里。酒店名字叫ENSO ANGO FUYA II,整个酒店群体实际上叫ENSO ANGO,一共是五栋:TOMI I、TOMI Ⅱ、FUYA I、FUYA Ⅱ和YAMATO I。都是用日本旧公寓楼改建的,设计师各不相同,整体项目的艺术总监,建筑设计,室内和家具设计,装潢都是由内田设计事务所(Uchida Design Institute)负责的,也就是内田繁(Shigeru Uchida)的事务所。

之前国内引进翻译了他一本书,叫《日本设计60年》,是非常棒的一本书,介绍了日本战后如何通过国家政策和设计师的共同努力,让日本设计成为世界设计的一块重要阵地的。内田繁自己也是设计师,他在2016年底去世了,这样看来,ENSO ANGO也就是他的遗作。

另外参与项目的,还有著名的瑞士设计公司atelier oï,他们负责了TOMI Ⅱ;陶作家安藤雅信负责了整个酒店项目的制陶,以及FUYA I的装饰设计。安藤雅信,记得吗,孙楠都买过他许多分茶器。另外,寺田尚树(Naoki Terada)负责了YAMATO I的装饰设计;安藤亚希子(Akiko Ando)设计制服Philippe Galowich设计VI,诸强联手,又细致到一座酒店的方方面面。

ENSO ANGO自称是“分散式酒店”,就我感受而言,也就是一体五栋,每一栋独立承担着住宿及附带的健身室,lounge等功能,比如早餐,可以在五栋酒店中任意一栋用餐,提供面包,饮料,牛奶等简单的食物。但五栋酒店又彼此分享公用一些功能设施,比如dinner餐厅La Rotonda,在TOMI Ⅱ,提供西班牙巴斯克风味的菜,酒店客人无论入住哪一桩,都可以去La Rotonda用餐。
酒吧也一样,有两个,分别在YAMATO I和TOMI Ⅱ,后者是提供正餐前后的饮酒,比较简单随性,而前者在白天是一个类似行政酒廊的区域,晚上就是一个调酒吧,向公众开放。所以,你发现了吧,一座奢华酒店通常意义上的功能,就被如此拆分散布共享在不同建筑中。


我住的是FUYA Ⅱ,建筑的公共区域,有一个庭院,一个茶室,一个茶道体验区域,和一个类似冥想空间的区域,参禅课和手工匠人谈话会在这个空间内举行,禅意浓浓。当然,丰富的目的地体验也是如今酒店必备的特色。



就住宿而言,FUYA Ⅱ其实不贵,甚至称得上便宜,差不多含税人民币800多,我入住时可沾到了一天周六,可想而知平时多便宜,而且还带简单早餐。难怪某订房平台上,寥寥无几的评论中,大多数的点评都是“赚到了”之类。
FUYA Ⅱ的庭院,就在底层的中心,因为建筑是“回”字形,而“回”字中间的“口”,实际上就是庭院,以树和石为材料,构建了一方天地,且回字形格局又将自然光引入,绿植仿佛被打光了一般,神采奕奕。lounge的一边,则做成落地玻璃,恰好是庭院的一边,摆上两把椅子,客人可以在lounge休息时,顺便观景。晚上灯光照射下,这里又是另一翻景致。
2,建 仁 寺 两 足 院

建仁寺我之前去过,就在祇园里,花间小路深处。樱花时节去,几株樱花使劲将枝蔓伸出屋檐外,谁说出墙的只有红杏?我深秋季节也去过,冷冷清清,在里面转悠了一圈,也没什么可看的。建仁寺国宝许多,比如双龙图,还有风声雷声屏风,都需要特定开放另外收费,风声雷声屏风之前京都博物馆特展时也展出过。其他的如潮音庭,大雄苑似乎也不经常开放,我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后边的摩利支天堂,佛教护法神,藏传佛教称为“光明天母”。但不知道为何在日本,摩利支天用一直猪的形象来替代。照理来说,汉地的摩利支造像,三面中有一面是猪面,尖嘴獠牙,或者就是女神骑在坐骑猪身上。藏传佛教有金刚亥母,也是猪的形象。是不是同一信仰我也不太清楚,查了一下发现说法各异。不过建仁寺后边的摩利支天堂,供奉的是摩利支天,能见到堂内各种可爱的,野性的猪的形象。

我这次去,是在酒店内看到介绍,说建仁寺的两足院在夏天特别开放。我下午抵达京都,办好入住看看时间,也就只够看一个寺院的了,而建仁寺离我住的地方也不远,走路十几分钟就到了。另一方面,出于经验,京都的特别时段开放的寺院,一般都不错,总有些出人意料的美景。于是欣然前往。这次我从后门进入,穿过摩利支天堂,没多停留,绕道前面,建仁寺内其实挺大的,路也宽,寺院殿堂又巍然高大,当初荣西和尚作为开山祖师,背后出钱建寺的金主,是征夷大将军源赖家,荣西和尚最早设置天台、真言、禅三宗兼学的道场,创立真言院和止观院,融和此三宗而形成日本的临济宗,一时人才荟萃,声誉日隆,震动朝野。直到第十一代兰溪道隆,把这里改成了纯粹的禅宗临济宗的道场。临济宗日本的禅宗的一大宗派,另一大宗派是曹洞禅,由荣西的弟子希玄道元入宋求法后回国开创。当然,后期还有隐元隆琦的黄檗宗。



禅宗盛行之时,京都也效仿宋朝搞了五山十刹,建仁寺就是京都五山之一,足见其规模。连聪明的一休”一休宗纯,在16岁时,也进入过建仁寺。他看到建仁寺僧人询问信徒的门第时,对门第高者则带谄媚之色,极为不满,说:“今世,丛林山寺之论人,必议氏族之尊卑,是可忍,孰不可忍?”随后留下两句诗后愤然离去,诗中云:“姓名议论法堂上,恰似百官朝紫宸”,也是他对禅宗堕落的不满。而后他去往大德寺,终成一派宗师,这也是后话。


两足院平日也会有一些修禅的体验活动,最出名的是坐不端正会被禅师用细长板子打一下。两足院是禅宗临济宗黄龙一脉的龙山德见禅师开创的,当时叫知足院,有七百多年历史。和其他塔头寺院一样,买了票进去之后,需要拖鞋,进殿,不疾不徐,一路观赏书院,转个弯,来到了书院正对庭院的一面,就立刻明白了初夏来此处的妙意——庭院中一片白色的花朵,像香水百合,我不确定名字,在阳光下分外明媚。而书院中早已坐满了人,似乎一个个都静静坐着观赏了许久。


我连忙找个位置坐下来,坐在书院中静静看,很容易就入神了,那葱绿叶座上细小白色,翠绿搭配葱白,再好看不过了,俏丽,似兰似蝶,像翡翠白玉,又像水仙,临水照花,顾盼生姿,还像仙草,《诗经》中绿草萋萋在水一方,是不是就是这个?我心想,日本人可真会置景,就这小小方寸之地,就因这么一片亭亭玉立的白花,明媚了起来。而且,这白花丝毫不俗气,比起种荷花真是高洁清雅多了。

再细细看,奇了,啊呀呀,这原来不是花,而是叶子——植株顶端的叶子发白,宛如花朵一般。我想起两足院特别参拜的名字,是“半夏生”,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意思是说,夏至日到了,可以割鹿角,接着蝉儿开始鸣叫了,半夏也开始生长开花了。那看起来半夏实际上是一种植物。我查了查,原来半夏生长在池塘边,在夏至后的第十一天开花,同时顶端的叶子白化,等到花开完后的盛夏之日,白叶又会转绿。

半夏生叶子变白,据说是因为它细小花穗过于其貌不扬,不足以招徕昆虫们前来授粉,故而把自己化妆成无暇的白色来吸引过路的小虫。真是不枉此行啊,我不禁感慨。说半夏生叶色变白,也就十来天时间,我又不是事先做好计划,全靠兴之所至,误打误撞,能够看到这难得的美景。

两足院还有两处茶室临池亭和水月亭,也可以下庭院观赏,但我去的时间太晚了,不再开放下庭院观赏。不过能静静看看这一方半夏生也够了,又何必入景中破坏天然呢?

3,三 千 院
我之前去过京都天台宗门迹之一的青龙寺,(可以看这篇:京都是需要闲逛,走前去了几个小园子)这次就很想去其他几个门迹,权衡了一下,最后决定去三千院,因为远,在京都西北处,比睿山再过去。但其实去了之后才意识到,对于京都来说,远不等于游客少。

去大原要坐17路,做到终点站就是。我一直以为那个地方叫“太原”,中国名字也很正常,京都也一直有洛阳的别称。后来才发现,我多看了一点。17路可以在京都火车站坐,我去河原町方便,算好了时间过去,已经有不少人等在车站了。有一对中国女孩,一直在争执,拿着地图看看,又看看公交车线路图,最后实在忍不住了,跑过来问我。哎,我莫非长着一张被问路的脸,总是被人拉住问路。(不信可以参看这篇:在巴黎机场转机的12小时,我全靠吃吃吃买买买度过(上))她们说她们要去琉璃光院,我说也是做17路,然后告诉她们怎么看公交时刻表,结果话没说完车来了,她们欢欢喜喜地扭头上车了。


或许因为17路经过三个主要的景点:琉璃光院,比睿山和三千院,车都是游客,来自四面八方,比如韩国也有,曼谷也有。我全程没有座位,就这么站了20多站,四十多分钟,终于到了大原。

大原有两个主要的景点,一个是三千院,连带着边上几个寺院,是一个方向;另外一个方向是寂光院,要走20多分钟。寂光院据说最早是圣德太子建的基,本尊是本尊地藏菩。最为人熟知的,是和《平家物语》的关系。平德子,也就是平清盛的女儿,在17岁因政治联姻,被父亲嫁给了年仅11岁的高仓天皇,后来生下了安德天皇。平家和源氏,是日本中古两大豪族,也是外戚,互相争斗,引发源平之战,平家众看大势已去,纷纷投海自尽,平德子之母平时子,抱着年仅8岁的外孙安德天皇,双双投海自尽。平德子也跟着投海,被源氏侍从救起,成了俘虏,之后出家,就隐居在这个寂光院。如今,这里是个赏红叶名景,但我嫌走路多,就想先去了三千院再说。

三千院,最早叫圆融院,是最澄大师遣唐求法归来,要在比睿山建寺院,但寺庙也没那么快建完,所以他先在比睿山东塔南谷建立一堂宇,就是三千院圆融房,就是这么个因缘来的。堀河天皇的皇子最云法亲王为该寺第十二世,之后,该寺世代由皇族住持,就成为天台三门迹寺院之一。
一路走去三千院,看看十几分钟的路,其实挺远的,都是上坡路,又狭小,一边是山涧,绿树成荫,但也不太好走。从一路上商贩铺子的张贴海报上看,昔日大原女经常走这条路,大原女就是日本以前山城国大原的女子,是行商,一边迁移一边卖东西的,而她们最具特点之处,就是会把木柴顶在头上,走到哪儿卖到哪儿。她们经年累月走这条路,就有了大原女之路的说法,想来她们一定是身手矫健,就像山崖里羚羊,蹭蹭蹭地就上去了。


走着走着,三千院的山门就出现在眼前了,其高大雄伟,也是符合天皇家气派。进入三千院先是书院,需脱鞋而上,在室内辗转,突然就到了宸殿,庭院就在眼前,真是赏心悦目,仿佛整个世界变成了绿色的。几棵参天古树,向上生长,用树冠遮蔽住太阳,而树底下,则苍苔青青,隐隐绰绰中,远处是一方古老的佛堂。光影变化中,绿色又呈现出不同的基调,或深或浅,或暖或冷,变化无穷,而游人此时都停滞了,行动缓慢,他们在这绿色之境中,缓慢移动,细细看,仿佛要将绿色一一分辨。似乎,庭院中还有一方水池,边上几尊石雕的佛像摆出可爱的造型。但一切太过梦幻,以至于似真似幻,也看不真切说不明白。



那方古老佛堂是往生极乐院,供奉阿弥陀佛三尊。经常能见到的阿弥陀佛净土建筑,是雕栏玉砌的琼楼玉宇,以引发心中无限向往,而此处的极乐胜境,倒是一片绿色在光影摇曳,萌发似幻似真之像。




再往里走,又是一绝,恰逢绣球花开,于是,赏花又成了游园的一大妙事。远远望去,就见到紫蓝色的绣球花早就开成了一片。其实面积也不大,不过种植时层次多,又曲折环绕,于是游人入内,仿佛钻进了花丛中。近处坡上,还有一方小木屋,在紫色花丛掩隐中愈加俏丽,当然,也可以进木屋,从窗口往外看,那眼里尽收的,又是一片紫色花田。


4,实 光院

实光院就在三千院边上,走没几步路就到了,票价不低,有两个档次,高的那一档包含抹茶和果子。不过,实光院的好处在于,几乎没人,不知道是因为票价高,还是因为寺院。实际上,若是想一个人静静地坐一会,看看庭院,实光院是比较好的选择。我去的时候,整个书院和庭院就没人。


可以先在书院里坐着观庭院,也没人管,随便你登高踩低,坐着还是躺着,看够了,就去另一边,换上拖鞋进庭院里游玩。每天,寺里的工作人员,会把当天院子里盛开的花拍照做了一个简单的图示,供游客参考。


5,宝 泉院

胜林院我没去,我直接去了宝泉院,因为庭院太出名,有“额缘庭院“之名,说客殿的柱子就像画框一般,充盈着庭院美景。宝泉院原是在1012年作为胜林院的子院而建立起来的,其庭院有两处,门票也分是否包含抹茶两种,进门后去右边的宝泉院,先走过一条石桥,地下锦鲤欻忽就窜了过来,一转身就钻过藩篱,到庭院里边去了。



一个书院,对着庭院美景,正中是一颗参天遒劲的松树,取名为五色松,说是松树变化出了白色。坐下后,即有人端上抹茶和果子,饮茶观景,虽然气温不低,但感觉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主持很喜欢走出来和游客聊天,他时而拿柱子指指屋檐叫大家看,似乎有什么玄机,时而又开开玩笑,仿佛在打机锋,无奈语言不通,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看他一个个游客交流过去,见到我是外国人,也懒得搭理。我看看其他游客和他互动的有趣,不知道是否有人就此被点化开悟。



另一处庭院,不大,却错落有致,用石块叠嶂出高低层次,仿佛处理于群山峻岭中。这个庭院叫鹤龟庭园,是江户中期的建造的。池塘形如仙鹤,假山形似龟,说是可以将山茶花的古树看做蓬莱山来欣赏。

6,来 迎院

来迎院在三千院的另一边,需往上再走十多分钟,也是坡路,有些累人。但想着来迎院的名字好,应和阿弥陀佛有关,来迎接去极乐净土之意,就决定还是上去看看。


来迎院门票不贵,但实际上能看的景也不多,从入口处往上看,树林掩隐,似乎深处藏着秘境,真上去了,发现百废待兴,也没什么太多可瞧。倒是硕大的佛堂,屋檐门廊下,一对青年男女旁若无人的享受安静,男子将头枕在女子腿上睡觉,而女子捧着本书在读,即使我从他们身后绕了圈佛堂又回到他们身边,他们也依旧如故姿势。我忽然醒悟,这才是来迎院之妙呀,前面三千院诸院游人如织,真想找个安静地方坐坐享受山林也不能,而这里虽没什么景致,却能独享宁静和自然,我们进山林本就为了清净,可清净在眼前我们总熟视无睹,反而去追求那些名胜古迹,这不就是买椟还珠吗?


退出山门后,我还不甘心,想看看来迎寺还有什么可瞧的东西,似乎有个国家重要财的佛塔,在之后山里。我瞧见一对西方的青年男子也在找寻,消失于山路和树林中一段时间,又回来了,似乎找到了想找的。但我转念一想,还是算了,也别去了,这一天看的够多了,留些以后再说吧。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今晚翻牌子】
分享一些生活中的阅读,好物,故事和人

悲欣交集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每次去上海博物馆看画都会发现新疑案 (10人喜欢)
- 调教DeepSeek,用梅花易数占卜肖战电影票房 (2人喜欢)
- 上海博物馆的新展览,为什么问日本借藏品 (4人喜欢)
- 传世最早的书法,原来是上海人写的?! (2人喜欢)
- 博物馆没有讲明白的北朝女性爱恨情仇 (5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