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文學
單元 22.東晉文學 (一)
左思 潘岳是悲而不壯 左思是壯而不悲
三張二陸兩潘一左 太康文學
張載 | 張協 | 張亢 | 陸機 | 陸雲 | 潘岳 | 潘尼 | 左思



白居易 精明的知识分子




張愛坡 1塑造一種理想人格(自負之嫌)2懷才不遇的憤懣3張揚自我個性,追求絕對自由


沙特的自由 存在主義自由 脫離外在的束縛 以及各種人際關係
莫里斯·梅洛-庞蒂 知觉现象学 了解自我,才能了解自己的自由。我就是我全部所見。自由絕非處於獨立你所存在的環境之外,而是需要別人的支持,錯失自由並不是你拜託不了這些關係,反而是你在規避逃避你的社會情景。
詠史詩


最好的史論型的詠史詩是翻案法 主要集中在晚唐的大家,而其中的集大成者則是李商隱

文學是苦悶的象征
(明)李贄 《拜月西廂》,化工也;《琵琶》,畫工也。夫所謂畫工者,以其能奪天地之化工,而其孰知天地之無工乎!今夫天之所生,地之所長,百卉具在,人見而愛之矣。至覓其工,了不可得,豈其智固不能得之与?要知造化無工,雖有神圣,亦不能識知化工之所在,而其誰能得之?由此觀之,畫工雖巧,已落二義矣。文章之事,寸心千古,可悲也夫!且吾聞之,追風逐電之足,決不在于牝牡驪黃之間;聲應气求之夫,決不在于尋行數墨之士;風行水上之文,決不在于一字一句之奇。若夫結构之密,偶對之切;依于理道,合乎法度;首尾相應,虛實相生,种种禪病,皆所以語文,而皆不可以語于天下之至文也。雜劇院本,游戲之上乘也。《西廂拜月》,何工之有?蓋工莫工于《琵琶》矣。彼高生者,固已殫其力之所能工,而极吾才于既竭。惟作者窮巧极工,不遺余力,是故語盡而意亦盡,詞竭而味索然亦隨以竭。吾嘗觀覽《琵琶》而彈之矣,一彈而歎,再彈而怨,三彈而向之怨歎無复存者,此其故何邪?豈其似真非真,所以入人之心者不深邪?蓋雖工巧之极,其气力限量,只可達于皮膚骨血之間;則其感人,僅僅如是,何足怪哉!《西廂拜月》,乃不如是。意者宇宙之內本自有如此可喜之人,如化工之于物,其工巧自不可思議耳。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此其初皆非有意于為文也。其胸中有如許無狀可怪之事,其喉間有如許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頭又時時有許多欲語而莫可所以告語之處,蓄极積久,勢不能遏。一旦見景生情,触目興歎,奪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訴心中之不平,感數奇于千載。既已噴玉唾珠,昭回云漢,為章于天矣。遂亦自負,發狂大叫,流涕慟哭,不能自止。宁使見者聞者,切齒咬牙,欲殺欲割,而終不忍藏于名山,投之水火。予覽斯記,想見其為人,當其時必有大不得意于君臣朋友之間者,故借夫婦离合因緣以發其端于是焉。喜佳人之難得,羡張生之奇遇。此云雨之翻覆,歎今人之如土。其尤可笑者,小小風流一事耳,至比之張旭、張顛、羲之、獻之,而又過之。堯夫云:“唐虞揖讓三杯酒,湯武征誅一局棋。”夫征誅揖讓,何等也,而以一局覷之,至眇小矣!嗚呼!今古豪杰大抵皆然,小中見大,大中見小。舉一毛端,建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此自至理,非干戲論。倘爾不信,中庭月下,木落秋空;寂寞書齋,獨自無賴,試取琴心,一彈再鼓,其無盡藏?不可思議工巧,固可思也。嗚呼!若彼作者,吾安能見之与!

嬌女詩 左思 前所未見 尤其是以女兒而不是兒子為對象 然而這仍然將女性視為從大自然的母體中分娩出的原始狀態的小動物,更可愛,更純真,但不需要對他進行教育,進行要求。對女兒是不抱期待的,不需要承擔家族使命的。


陶淵明 命子詩與責子詩


陶淵明在詩中大量觸及親人關係,是他背離了公共領域,掛冠求去,回到個人的田園。

杜甫 北征詩

私情 谷川道雄 兄弟間各自傾向於各自妻子的感情叫做私情,而兄弟之情不算私情。
劉琨









孔子家語 棲棲遑遑,如喪家之犬。 《庄子·秋水》“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
單元 23.東晉文學 (二)
東晉文化概說 戰亂的影響

玄言詩


言盡意論

媚 陸機與謝靈運的使用
老子 滌除 莊子 心齋坐忘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者,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惠子謂莊子曰:『子言無用。』莊子曰:『知無用而始可與言用矣。天地非不廣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則廁足而墊之至黃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無用。』莊子曰:『然則無用之為用也亦明矣。』」
維摩詰所說經 在家居士 远近皆见,前后、内外,昼夜、上下,悉皆无碍。是天眼见和合因缘生假名之物,不见实相,所谓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如前中后亦尔;为实相故,求慧眼。
中文的世界這個詞 來自於佛學 其中包含著極其複雜的含義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王維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蘇軾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參橫鬥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體物真如本體
單元 24.東晉文學 (三)
遊仙詩 郭璞 最完滿同時又是衰落的時刻
遊歷仙境
海市蜃樓 海上仙島 秦始皇 五百童男童女 徐福求仙藥
聞一多《神仙考》
遊仙詩的命名是曹丕與曹植 曹植《遊仙詩一首》曹丕《折楊柳行》



河漢 漢指的是漢水




散仙

三仙山 蓬萊仙山 方丈仙山 瀛洲仙山 先秦時代就已經出現 道教認為有壺中天地
蓬壺方壺與瀛壺
(衡山詩。)豈下一老翁,四五年少者。衡山採藥人,路迷糧亦絕。遇息豈下坐,正見相對說。一老四五少,仙隱不可別。其書非世教,其人必貲哲。
《留赠山中隐士》(周弘让)行行访名岳,处处必留连。遂至一岩里,灌木上参天。忽见茅茨屋,暧暧有人烟。一士开门出,一士呼我前。相看不道姓,焉知隐与仙。
招隱寺 唐-岑参《登总持阁》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仙境人間化與仙人凡人化
采药游名山(南北朝·刘删) 《诗纪》云:郭璞游仙诗:采药游名山,将以救年颓。
名山本郁盘,道士贵黄冠。独驭千年鹤,来寻五色丸。
石床新溜乳,金灶欲成丹。定知无二价,非复在长安。
世家的概念 1.累代官宦 2.經學禮與傳家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既罷,還內,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其矯情鎮物如此。

郭璞《山海經註》


郭璞的遊仙詩 現實的折光





在山中或海上 一定會進入洞穴 仙露瓊漿 美女與婚姻 道術贈物 還鄉與勸歸 時間落差 不可再反無可追尋
單元 25.東晉文學 (四)
陶淵明專題
王維是第一位發掘研究陶淵明的人 但他卻是批判他的人

陶淵明 閒情賦 萧统收录陶渊明诗文并编纂成《陶渊明集》,是为我国第一部文人专集。萧统亲为陶集作序,《陶渊明集序》高度赞扬陶渊明人格与作品。






年轻时非常的锋利及儒家的向往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悲剧英雄的向往


琴书 来自于儒家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杜甫 1453首
妾薄命
漢帝重阿嬌,貯之黃金屋。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 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 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苏东坡







清•方東樹云:輞川詩「興象超遠,渾然元氣,為後人所莫及;高華精警,極聲色之宗,而不落人間聲色,所以可貴。然愚乃不喜之,以其無血氣、無性情也。」《昭昧詹言》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田园诗的开拓者 第一位隐逸诗人 大量写到饮酒 并把饮酒当做一种雅趣 日常生活的书写(亲子关系与儿童书写)
比幸运,我不参加。比不幸,我也不参加。(木心)


不以姓 而已五柳先生为名 不提家庭背景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1]
叙曰: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始尧舜时,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历夏、殷、周千馀年,仲尼缉合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2],其馀无闻焉。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秦、汉已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妖谣民讴、歌颂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逮至汉武帝赋《柏梁》,而七言之体具。苏子卿、李少卿之徒,尤工为五言。虽句读文律各异,雅郑之音亦杂,而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遒壮抑扬怨哀悲离之作[3],尤极于古。晋世风概稍存。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盖吟写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意义格力无取焉。陵迟至于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又宋、齐之所不取也。
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逮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4],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予尝欲条析其文[5],体别相附,与来者为之准,特病懒未就。适遇子美之孙嗣业启子美之柩,襄祔事于偃师。途次于荆,雅知余爱言其大父为文,拜余为志。辞不可绝,余因系其官阀而铭其卒葬云。
系曰:昔当阳成侯姓杜氏,下十世而生依艺,令于巩。依艺生审言,审言善诗,官至膳部员外郎。审言生闲,闲生甫;闲为奉天令。甫字子美,天宝中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6],命宰相试文,文善,授右卫率府胄曹[7]。属京师乱,步谒行在,拜左拾遗。岁馀,以直言失[8],出为华州司功,寻迁京兆事[9]。旋又弃去。扁舟下荆、楚间,竟以寓卒,旅殡岳阳,享年五十九。夫人弘农杨氏女,父曰司农少卿怡,四十九年而终。嗣子曰宗武,病不克葬,殁,命其子嗣业。嗣业贫,无以给丧,收拾乞丐,焦劳昼夜,去子美殁后馀四十年,然后卒先人之志,亦足为难矣。
铭曰:维元和之癸巳,粤某月某日之佳辰,合窆我杜子美于首阳之前山。呜呼!千载而下,曰此文先生之古坟。

伤老 悲老 并不是自古便有 特别是法国 例如罗兰巴特
自祭文与挽歌

自然镇定与净化人心的力量

-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 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 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
-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
-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
- 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传道书第三章》

圆形的时间观 四十自成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