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的《放学后》有感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个室友很喜欢日本,也很喜欢东野圭吾,那时候他买了套东野圭吾的书籍在寝室,每天都在看,我也借阅过几次。我看书很快,只记住了情节并未认真去揣摩作者写下文字的背后以及语言文字中的奥妙,对我来讲,我看书就想猪八戒吃人参果那样,囫囵下肚,并未去认真咀嚼其味道。现在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了。已毕业几年,每每想起大学时代,很是想念又,顿感遗憾,那时候没有认真学习没有认真交友,没有认真体会大学的种种美好。现在得空闲,又将东野圭吾的书籍买回来复看一次,我告诉自己,这一次要认真阅读,去体会作者在小说中的铺垫,去猜测谁是杀人凶手。
我的大学专业虽然是日语,但是因为我学艺不精担心自己无法翻译出作者文字中的精髓,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翻译版。我记得《放学后》是我借阅室友的第一本推理小说,虽然现在以及忘记内容,但是我记得室友当时给的评价是结局出人意外,杀人原因也出人意外。
《放学后》是一部校园题材的推理小说,主人公前岛几经周转来到学校教书,他在学校机器人般的教书让我想到了我的一个朋友,不爱那份工作但是不得不做那份工作的无奈,对工作对同事对家人都是一幅波澜不惊的表情。所以前岛出场被袭击让我意外,一个普通平凡的教师在一所平凡的学校,感觉一切都是一个阴谋。成年人的世界,杀人的理由无非是为了利益。我在看书时一直在分析其中老师校长的杀人动机,因为在我看来学校里面的学生是很单纯的,跟学生相比,作为老师的成年人才更让人怀疑。尤其是村桥更衣室被杀案件,如此精密布局,更让人难以揣测凶手。村桥被杀后牵扯出来的一系列事件,村桥与麻生恭子,麻生恭子和主人公的朋友以及麻生恭子和校长儿子的关系,让我看到了一个女人为了利益如此轻视感情,到之后的麻生恭子又成了杀害竹井的凶手,麻生这一场戏写得很好,把麻生的贪婪和黑暗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看到麻生坦白后,我以为整个小说的核心前岛才是凶手的对象,村桥和竹井只是替罪羊,没想到最后一个反转,凶手竟然是两个学生雅美和惠子。杀人动机也是成年人所不能理解的——-自慰,也许在成年人的世界认为这不足以成为杀人动机,但是他们是青春期的孩子,孩子的心理脆弱和敏感,所以才有了自杀以及布局杀人。最后凶手坦白对前岛坦白了一切,之前所有的布局,给前岛制造的突发事故都是为了杀村桥和竹井做铺垫,他们的目标一直很明确。但是结局又来一个反转,前岛还是在那些铺垫的烟雾弹下被妻子以及妻子的情夫所杀。在这个小说里面有两条线:一是学校线,一是家庭线。前岛一直注重他在学校的情况,没有关注妻子的变化,导致最后被杀。虽然一直觉得妻子的出场总会有事情发生,但是没想到却是在结局中表现。我总觉得剧情上有些不够,率真的阳子出场后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却描述不多,她的身世她的信州旅行都是未知数,作者并没有写,就感觉没有完整的剧情一样,伤心。
总体而言,这部小说还是很吸引人的,无论是密室布局还是表演换人杀人,细节都是很耐人寻味的,找不到破绽,如果不是最后前岛的描述和凶手的坦白,很难想象杀人凶手一直就在视线范围内。
(今天看完了东野圭吾的《黎明之街》,比起这个我更喜欢《放学后》的杀人动机、杀人布局以及杀人手法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