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站鬼畜区爆火的明星如何继续保持优雅?
小破站今年6月26日与大家一起庆祝了自己的十岁生日,十年不算太长,恰好覆盖一个人全部的青春而已。

这十年同时也是娱乐产业高速发展的十年,网剧、直播、偶像艺人、短视频等各种风口接踵而至,每一个都在B站的社群内产生不小的化学反应,不断催生出新的ugc内容品类和形式。
在独特的社区环境推动下,有的人只因为一个桥段就“被”火遍全网,一切发生得太快连自己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这种一夜爆红有些却是因“黑”而起。
随着传统商业对流量越来越趋之若鹜,娱乐产业也越来越重视发行内容在B站上的二次传播,视频的播放量、弹幕量等数据逐渐成为判断网络热度的重要依据。

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最能集中b站流量关注的佼佼者们(虽然他们可能并不愿意)。
由于鬼畜区捧红的人太多了,上到他国领导人下到网红流浪汉贯穿各个阶层,全量讨论怕大家会看困,所以这次还是把目光只聚焦在艺人领域。
我们按照B站按艺人名或角色名搜索出的视频相关数据进行评估,圈定热度最高的的15位艺人直接入围决赛(王境泽参加过真人秀勉强算艺人)。
可惜为了保证网站的浏览效率,B站现在不会在同一个搜索结果下展示超过1000个视频,这也使我们无法轻易窥探到数据的全貌。但好在即使只前1000个视频的数据,也能拉开非常大的差距,足以让我们选定一个范围来集中视线。
历史播放总量最高
我们在搜索结果中用“最多点击”进行排序,即可获得该人物相关的所有视频中播放量最高的前1000部。

我们假定每个人的视频播放量构成都是接近的(即没有视频个数多但播放量低的极端情况),那么前1000个视频视频的播放量加总可以比较严谨的用来评估历史播放总量。
排序如下——

前三名与身后的大部队拉开了较大梯度,尤其是排位最高的蔡徐坤,总播放量达到6.2亿次,而实际上因为我们只统计了热度前1000的视频,真正的差距可能远比这个大得多。
多事件引爆造就断层C
蔡徐坤今年1月份出任NBA形象大使进入寻常百姓视野,因偶练期间的一段表演视频使其形象与篮球的关联性广受诟病,引发粉丝强势反扑。
这件事对于广域的直男群众来说,就好像上高中的你艺高人狠在篮球场上把隔壁班的装哔帅哥按在地上摩擦,然后你们班的女生却疯狂控诉你为何对努力练球的人这么残忍一样。
这已经不仅仅是表面上两种对立价值观的碰撞,还附赠了成长的烦恼带来的战力BUFF。

接下来的事情就愈发精彩了,先是央视在NBA大使的热度完全冷却之前加了把火,痛批明星流量虚假繁荣的社会现象,让蔡徐坤当了一波主旋律的反面典型。随后粉丝炮轰潘长江和B站律师函事件又把老艺术家和B站拉下了场,彻底把他置于了公众的对立面,至此彻底揭开粉丝与大众舆论战争的序幕。
1月NBA大使、2月央视点名、3月潘长江不认识、4月律师函警告,因为热点类视频播放热度绝大部分集中于刚发布的那几天,所以如果我们把热播视频的播放量按照发布时间排列,可以获得蔡徐坤在整个事件爆发期的热度走势。

从2018年12月开始,直至2019年4月,每过一个月视频数量和播放量就能提升一倍以上,连续4个月的指数型增长最终造就了单月发布视频2.64亿次的巅峰。
如果你对2.64亿这个数没什么感觉,那么我这样一比较就很清晰了。

从视频播放量上看,第二位六老师的最高峰出现在2018年12月,单月发布视频达到了1.18亿次播放,然而距离第一位蔡徐坤还有一倍多的差距。
不过前文也说了,2.64亿次播放的奇迹是由4次事件共同创造的,少了任何一个事件可能都会达不到这样连续4个月的指数型增长。如果把蔡徐坤2019年3月的表现当做3次连续事件数据表现的话,1.14亿次的播放量其实还不及六老师一个文体两开花来的火爆。

分析到这里我发现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负面消息在B站一夜爆火像极了娱乐圈炒作常用的手段“黑红”,虽然是不一样的出发点和操作方式,一旦处理不好会对艺人带来同样深远的影响。
负面总是一夜爆火又很快过气
如果话题的热度是来自忽然曝出的负面消息,那么受限于素材质量和氛围的沉淀,不管那个巅峰多么高耸,最多两个月就会降回到原来的水平。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找了4个因负面新闻/素材走红的典型,固定选取了他们各自事发前后的几个月时间做比对,明显可以看出负面事件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共性。

而反观李幼斌、唐国强等几位靠深厚的表演功底博得群众喜爱的老师,虽然纵观全局也不一定有什么热度冠绝全球的高亮时刻,但是持久的热度和牢固的群众基础却使他们随时有被翻红的可能。

老师们偶然下场营业更使他们的口碑节节升高,B站近年间也越来越注重线上线下的联动,经常邀请到素材中的人物与用户产生更紧密的连接,社区氛围日益浓厚。

在B站,黑红只能带来一时的风光,持续的关注还是要靠作品,这其实与娱乐圈的规律不谋而合,那么这两种看似对立的方式有没有可能兼而得之呢?
答案是有的。
全场最佳——吴亦凡
B站的喜爱从来不是空穴来风,就像前文中分析的,一般人没有顶级黑料无法吸引到大家关注,而有料的时候你又未必承受得起这饱含嘲讽态度的追捧。
所以大家对B站流量的态度往往是又爱又怕甚至敬而远之,唯有社会我凡哥这么与众不同,在多次积累负面舆论压力的情况下,还能放下偶像包袱挑战自我,《大碗宽面》一波反向操作逆转乾坤。
让我们追溯一下他在B站的整个发展过程——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吴亦凡从2017年开始到今天一共有4次热度高峰,前三次分别是来自中国有嘻哈、中国新说唱、和新专辑Antares被苹果强制下榜的黑梗。如果只是用黑梗和黑梗做比较,吴亦凡黑梗的最高峰5000万播放量,仅是蔡徐坤的19.2%!
然而新单《大碗宽面》发布,一举将他的单月视频播放量推向9千万,比之前黑梗创造的记录高了近一倍,一时间“凡哥对不起”、“黑转粉”的弹幕血洗整个B站。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发新单的时间非常完美。
2019年初蔡徐坤官宣NBA大使引发直男舆论海啸,当时有句流传甚广的话是这样说的——
“我想吴亦凡了,至少他真的会打篮球。”
我猜他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准备这次作战,想来一次借势反扑。本来从准备到发歌几个月的时间,是不太可能赶得上第一手热度的,预期效果肯定没有那么好。
结果万万没想到蔡徐坤神助攻,4月12日给B站送去律师函引起轩然大波。紧接着一周内吴亦凡就在B站发布了新单大碗宽面,潇洒地与大家一起玩起黑梗。
短时间内同样是黑梗被玩坏的两个流量艺人,同样受到过粉丝行为的反噬,但却做出反差极大的两种应对方式,在蔡徐坤的背书下吴亦凡一举获得了几乎所有黑粉的蕊思拜,完成一次最华丽的转身。
一手烂牌打到原地起飞,还瞬间出圈赢得各种直男黑粉的好感,吴亦凡这波操作我给100分。
最后总结一下
B站用户具有极高的活跃度和集群效应,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社会性黑梗,且具备刚正不阿的三观很难被收买,这会使艺人陷入无法控制的爆红状态中。
然而黑红不是真红,虽然可能带来很强的爆发力,但却是对艺人的一种伤害。
吴亦凡及其团队给我们示范了最佳的应对方式,除了其本身具有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外,最值得借鉴的是他们借势巧妙地扭转了舆论导向。
就像大禹治水一样,遇到一夜爆发的黑红强行维持人设端架子或者放任不管都不是聪明的办法,只有在接纳意见不引起反感的前提下找到自己最恰当和舒服的定位,才是长久之计。
------------------------------------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评论、转发鼓励鼓励~
想实时监控爱豆的微博热搜异动?戳这里→https://h5.funji.club/resou/current?channel=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