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半,用心写读书心得,分享好书,但愿能写10年,甚至更久
各位豆友好。本人洞主(笔名), 初中时开始看杂书,酷爱人文类书籍;曾钻研文史哲,但并未将三者打通,目前仍在探索阶段。
2017 年 1 月,创建公众号“洞穴笔记”,希望将读书、观影以及生活中的种种感触,用心书写出来,让更多人看到,以此作为我们共同提升认知、拓宽视野的一种方式。

洞穴里的人,目光难免狭隘,只有不断向外行走,才能看到越来越广阔的天地,柏拉图早有隐喻。
可是,人永远无法完全摆脱狭隘,因此,我们永远身处洞中。
不停地往外走,虽然不能看到100% 真实而完整的世界,但毕竟能不断拓展认知边疆,变得思想独立,理性而明智。
一般来说,读完10 本书,大概只有 1 本,我会深入地写写心得;看过 20 部影视剧,大概只有 1 部,我会写篇观影随笔。因为,高价值的内容,总是少数。
在我看来,所谓高价值,是能够颠覆原有认知、具有层次与深度的内容。我不会在一部价值不算很高的书、影视剧或社会事件上,浪费过多笔墨;虽然热点和煽动性内容,容易获得高流量,但若写得没营养,则是浪费所有人时间,不如不写。1 篇高价值文章,强过 10 篇低价值文字。质胜于量。
读书心得以人文类书籍为主要方向,有经典著作,有小众奇书,有所谓“禁书”,多是评分较高的好书(也有个别例外),比如《人间失格》《人类简史》《叫魂》《巨婴国》《洗脑术》《中国近代史》《笑谈大先生》《仇恨的本质》《S. 忒修斯之船》等;观影随感以深度内涵影视为主要方向,比如《我们与恶的距离》、《楚门的世界》《黑镜》等;对世情百态的随感,有关于韩寒、李诞、许知远等分析类深度文章等。
文章少则一两千字,多则四五千字,都力求将最精华部分,抒写出来。以下是部分文章截图:










除此之外,这三年多来,我还按不同类别,整理了不少电子书资源。部分如下图:



无论是内容还是书籍资源,在微信搜索公众号“洞穴笔记”并关注后,都可以在自动回复中,按提示获取。关注后界面如下:

写了三年半的这个公众号,现在有一万多读者,你的关注和阅读,会激励我一直写下去,10年、15年,甚至更久。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