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北魏-254窟【4】佛本生:尸毗王割肉救鸽故事
【敦煌石窟】北魏-254窟【4】佛本生:尸毗王割肉救鸽故事
【文末附有上几篇文章的链接。】
【提醒:本文绝大多数图都是大图,在每一张图片上点击,可查看更清晰的大图;
(原图极大,但这里最大只能显示到1080像素,以后会在豆瓣小站里提供本文所有图的超大版)】
---------------------------------------------------------------------------------------------------------------------------------------
【敦煌石窟】北魏-254窟【4】佛本生:尸毗王割肉救鸽故事

4.1北魏-254窟北壁-尸毗王本生(全图)【2340x2185】【超大图】
莫高窟 254窟 主室 北壁
前部人字披下阙形龛内塑交脚菩萨一身。 龛下东起画尸毗王本生故事一铺,故事讲:有鹰逐鸽,鸽逃至尸毗王处求保护,鹰向尸毗王索取说,若不还鸽,亦将饿死。尸毗王为了两全齐生,乃割肉赎鸽。鹰求肉与鸽体同重。王身肉将尽,其重犹不如鸽,遂举身坐秤盘内。
画面以端坐的尸毗王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主要情节和人物,在同一画面中表现了“鹰飞逐鸽子”、“鸽子向王求救”、“王妃劝阻”、“割肉”、“举身坐称”、“天人赞叹”、和“称鸽”等主要情节。图中以割肉场面居中,尸毗王神情庄严,呈游戏坐姿。画面上方为老鹰逐鸽,右为眷属惊惧哀劝,左为臣民敬仰赞叹,左下一人持称、着胡服。

北壁前部西侧绘尸毗王本生故事画,此图的表现形式为单幅式,主要由五个情节组成:(1)老鹰追逐鸽子;(2)鸽子飞入尸毗王的怀中向他求救;(3)一侍者持刀从尸毗王的身上割肉;(4)尸毗王身上的肉被割尽,但仍无法达到鸽子的重量,于是尸毗王举身坐入秤盘之中;(5)尸毗王的身体恢复如故,天人眷属围绕赞叹。此图的特点是在五个情节中突出表现割肉这一情节,使画面主题容易识别,也体现出尸毗王的自我牺牲精神。画中将发生在不同时间的情节协调统一地组织在一幅画面之中,既突出了主题,又丰富了内容。在人物的造型、衣饰的绘制方面,明显体现出受到西域画风的影响。


画面上方为老鹰逐鸽(见下图),右为眷属惊惧哀劝(见上图),左为臣民敬仰赞叹,左下一人持称、着胡服(见下图)。

-----------------------------------------------------------------------------
【重要提示:】
北朝时期的敦煌壁画,由于日久年深,人物多已晕染变黑,面部呈现出“黑鼻黑眼圈”的现象;这涉及到“晕染”画法
(以下一文特此整理了相关知识):
有关敦煌壁画“人物黑眼圈”的现象,须了解的知识——“西域晕染法”
(若不了解这些,大家会看不习惯)
-----------------------------------------------------------------------------------------------------------------------------------
赏析:尸毘王本生全图,原典出自:大智度论•初品菩萨释论
画面中尸毘王位于中心为主体,各情节及人物在四周,与同窟的萨埵太子本生故事画【点击可链接到这一篇】同是一画多情节的构图方式。在一图之内,把尸毘王本生故事的各细节,完整地表达出来,尸毘王的右上方是鹰追鸽,右下角是割肉和称肉,天秤两端盘内盛尸毘王及鸽。画内妃子及劳度叉等人物,可以烘托全画的气氛。
此图的表现形式为单幅式,主要由五个情节组成:(1)老鹰追逐鸽子;(2)鸽子飞入尸毗王的怀中向他求救;(3)一侍者持刀从尸毗王的身上割肉;(4)尸毗王身上的肉被割尽,但仍无法达到鸽子的重量,于是尸毗王举身坐入秤盘之中;(5)尸毗王的身体恢复如故,天人眷属围绕赞叹。


故事回溯
很久很久以前,古印度阎浮提洲的提婆拔提城里,住着一位名叫尸毗的国王。尸毗王管辖着八万四千个属国,六万处山川,八千亿个村落。他拥有二万位夫人彩女,五百位太子,一万位文臣武将。他非常慈善,广施仁政,怜悯一切众生,全国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那时,居住在第三十三层天的帝释天生命将尽,心里郁郁不乐,他的近臣毗首羯摩天看见他这样,便询问他因何愁闷. 帝释天回答说:"我将要死了.现在世界上佛法已经消灭,也不再有大菩萨了,我的心不知道归依于谁,所以十分焦急."
毗首羯摩天对帝释天说:"现在人世上阎浮提洲有一个国王叫尸毗,他实践菩萨的行为,立志求得佛道,将来必定能成神.你应该去投归他,只有他才能解救你的危难."
帝释天听了犹豫地说:"尸毗王究竟是不是位菩萨,我们应该亲自去试一试,你变作一只鸽,我在后面紧紧追赶你,你飞到尸毗王那儿,求他保护.这样一试,我就可以知道他的真假了,你看如何?"
毗首羯摩天说:"对菩萨,我们应虔敬供养,不应该难为于他."
这时帝释天便道偈言:"我本无恶心,如火试真金.以此试菩萨,真假始分明."
于是,毗首羯摩天变作一只鸽子,帝释天就变作一只鹰,紧紧迫在鸽子的后面,要捕住鸽子吃掉.鸽子惊慌害怕,飞到尸毗王跟前,钻进他的腋下,求他保护.

4.1北魏-254窟北壁-尸毗王本生局部:尸毗王特写【1248x1600】
【提醒:上图为高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可查看原大图】
鹰紧跟着飞到大殿前,对尸毗王说:"这只鸽子现在是我的食物,请大王赶快还我,我正饥饿难忍."
尸毗王说:"我发过誓愿,要普救一切生灵,现在这只鸽子求我保护,我无论如何是不能把它给你的."
鹰说:"大王,我不吃鸽子,我会饿死.你说普救一切生灵,难道我就不该得救?"
尸毗王想了一下回答说:"如果给你另外的肉,你吃吗?"
鹰答道:"只有新鲜血肉我才吃."
尸毗王暗暗寻思:"我要是给他吃新鲜血肉,救了这一个,又得害死另一个.只有用我的血肉来喂饲鹰,其他一切生灵才能免遭杀害."于是下令拿出利刀,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块肉,递给鹰.
谁知鹰又说:"大王你是施主,对一切众生都应平等看待,我虽是小鸟也不能妄求.既然你要用自己的肉来代替鸽子,就应该拿秤来秤够和鸽子一样重的肉!"

尸毗王又传令马上把秤拿来,用铁钩钩在中间,两头挂上秤盘,将鸽子放在一头的盘里,又将身上割下的肉放在另一头的盘里,奇怪的是,他割尽了腿上的肉还不够分量,又割两臂两肋上的肉,仍不及鸽子重.尸毗王内心十分纳闷,为了救鸽,他决心把整个身体施舍出来.
他忍痛站起来,想以全力登上秤盘,但气力不济,失足倒在地上,昏死了过去.他好久才苏醒过,他责备自己懈怠,以巨大的毅力使劲站立起来,扑上秤盘.秤平了,尸毗王刚够鸽子的重量,于是他十分高兴,觉得自己做了善事.

这时,鹰和鸽子都不见了,地动山摇,天宫震动.天神们在天空中看见尸毗王的苦行,感动得纷纷哭泣起来,泪如雨下,又齐声赞叹,从天上撤下无数仙花,献给尸毗王.。。
帝释天恢复了原形,站在尸毗王面前说:"大王修的苦行功德无量,有此功德,可作圣王,不知大王所求是什么?"
尸毗王回答说:"我不贪图三界中的尊荣,我做善事,只想成佛,唯此而已."
帝释天又问:"大王割肉救鸽,现在一定全身痛彻骨髓,难道一点也不后悔吗?"
尸毗王坚定地回答:"不!"
天帝释摇摇头说:"我看你气息断绝,浑身颤抖,话都快说不出来了.你自己说不后悔,怎么能让人相信呢!"
尸毗王便发誓说:"我自始至终没有一丝悔恨,如果我成佛的愿望是虔诚的,必定会如愿以偿;如果我的心意是诚实不虚的,现在就让我的身体平复如初吧."
尸毗王的誓言刚说完,他的身体立即平复,比原来更刚健英武.这时,天上人间欢呼雀跃,同声赞叹,人们起舞歌唱,沉浸在无限欢乐之中……
(这则佛经故事,来源于《贤愚经》,文字转载自百度)

画面以端坐的尸毗王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主要情节和人物,在同一画面中表现了“鹰飞逐鸽子”、“鸽子向王求救”、“王妃劝阻”、“割肉”、“举身坐称”、“天人赞叹”、和“称鸽”等主要情节。图中以割肉场面居中,尸毗王神情庄严,呈游戏坐姿。画面上方为老鹰逐鸽,右为眷属惊惧哀劝,左为臣民敬仰赞叹,左下一人持称、着胡服。
壁画各部分详解:
尸毗工本生故事画(割肉救鸽)
此图以割肉情节为主,作对称布局,尸毗王庄严端坐,右侧是天国诸神,左侧是世间之人,右上方有一鹰追逐一鸽,向尸毗王飞来,鸽子落于王手中,乞求保护。王左手举起如讲说状,又似拦鹰护鸽之势。右腿下垂,左腿盘坐,面部半侧作沉思之态。一裸体披发人面带凶相执刀割王股肉,旁有一提称人,称两端盘上,一是鸽子,一是尸毗王。表明尸毗王为救一鸽生命,甘愿割去全身体肉。
天神世人围绕王身,或合十供养,或举手痛哭,空中飞天散降雨花,踊跃赞叹,尸毗王仍镇静自若。同一画面,又是他身体恢复如故的表现。左侧下方三人,一人亲切地扶摸着尸毗王的腿膝,一人回顾交语,一人仰天击掌,表现天神世人为尸毗王恢复身体的欢乐。在绘画艺术上,还保留着较多地西域遗风。如人物造型及凸凹或叠染法,人物服饰等都是受西域画风的影响。

上图与下图情节:(1)老鹰追逐鸽子(上图);(2)鸽子飞入尸毗王的怀中向他求救;

下图:尸毗王一掌托着青绿色的鸽子(上图是特写),白色的鹰在尸毗王腿下(右下侧):

白色的鹰在尸毗王腿下(右下侧)

上图赏析:尸毘王戴菩萨冠,微微俯视,右掌托鸽。虽然处于被剔骨割肉的极度痛苦中,但表情宁静平和,显示了坚定的舍身决心。
上图右下角是情节: (3)一侍者持刀从尸毗王的身上割肉;


描绘的情节:(3)一侍者持刀从尸毗王的身上割肉;(4)尸毗王身上的肉被割尽,但仍无法达到鸽子的重量,于是尸毗王举身坐入秤盘之中;(5)尸毗王的身体恢复如故,天人眷属围绕赞叹。

佛之左下一人持秤盘、着胡服(即画面右下角)

画面右为眷属惊惧哀劝(即下图),左为臣民敬仰赞叹。

上图赏析:尸毗王的三后妃 尸毗王身边的第一人是王后,最不愿尸毗王舍身,她紧挽王腿,力阻其喂鹰;第二人是深受宠幸,并且也深爱着尸毗王的王妃,她对国王的舍身,虽最为悲痛,但囿于地位,既不能像王后那样力阻,又不敢失声痛哭,她不忍目睹这令人心碎的场面,只能回转头去低声饮泣;第三人似乎也是王妃,她尚年轻,入世不深,对突然发生的重大变故迷惑不解,不知所措。佛经中并没有提及后妃,应是画家所加。
对这三位女子,另一则资料是这样描述的:天神世人围绕王身,或合十供养,或举手痛哭,空中飞天散降雨花,踊跃赞叹,尸毗王仍镇静自若。同一画面,又是他身体恢复如故的表现。左侧下方三人,一人亲切地扶摸着尸毗王的腿膝,一人回顾交语,一人仰天击掌,表现天神世人为尸毗王恢复身体的欢乐。





这两位飞天,头戴三珠宝冠和花冠,裙带如花瓣,前后顾盼,相互呼应,矫健地在众菩萨上方飞翔。面部描绘细致,并用流畅、醒目的白线勾描衣纹、巾带,增加了律动感。

上图与下图赏析:天人
图中天人因见尸毗王割肉救鸽,或双手合十,或高举双手,或回首沉思。他们的表情虽异,但作为神,仍具类型化的特点。按原尸毗王本生故事,当尸毘王坐上秤盘时,“色界诸天”、“诸天世人”欢喜踊跃,所画应是天人。此图前三身穿西域女装,后有一身披帛著裙,为菩萨装,相信是画师所加。
描绘的情节:(5)尸毗王的身体恢复如故,天人眷属围绕赞叹。
下图:画面上方为老鹰逐鸽(即下图里左上角,老鹰为白,鸽为青绿),右为眷属惊惧哀劝,左为臣民敬仰赞叹,左下一婆罗门惊讶得目瞪口呆(即下图里画面右下角)。



(上图里右二,蓝色皮肤的天人)
这两位飞天,因地布局,上下飞翔。头戴宝冠,身体修长玩去,手臂画得夸张,长似细管,裙裾飘扬,造型优美。

上图:婆罗门 见割肉而惊得目瞪口呆的婆罗门(胸前部分,人体骨骼的绘制);
婆罗门脚下是坐在秤盘里的尸毗王。
对比同题材作品:
犍陀罗片岩浮雕:尸毗王本生图
此犍陀罗浮雕表现释迦佛过去世为尸毗王时,誓愿护念一切众生。毘首羯磨天与帝释天各化为鸽子和老鹰,以试探尸毗王的慈悲心。为从鹰口救鸽,尸毗王愿以自己身上与鸽子同等重量的肉交换,但割尽两股、两臂、两肋以至全身的肉,放在秤上仍然轻于鸽子。尸毗王决心救活鸽子,最后自己站到秤盘上,终于震动天地,使鸽子得救,自己也身体平复并超过原来。尸毗王即割肉贸鸽的本生故事。

画面最右侧站立的二人皆带头光,他们是为试验尸毗王的毗首羯摩天和帝释天。中央一人持秤,以度量鸽子与尸毗王割舍肉的重量。上方有一老鹰,已损毁。左侧尸毗王坐于华盖下的宝座上,低首、抬左腿,右脚踏足台,左手置于前方的侍女肩上。侍女附身扶撑国王。下方蹲踞一人正在持刀割取国王左腿的肉,鸽子则瑟缩在国王脚下。除了正在割肉者外,其余的人物均在专注地望着尸毗王,表情生动自然,刻画写实,属典型的贵霜王朝犍陀罗地区造像。
(未完待续,下文将登载北壁的另一组故事)
【本文图片与文字解说,部分参考资料:】
《中国敦煌壁画全集01.敦煌北凉.北魏》(段文杰,樊锦诗主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 数字敦煌官网 https://www.e-dunhuang.com/index.htm【里面可以全景漫游敦煌】 北京服装学院2014特色资源库-丝绸之路的美术之旅河西段(里面的敦煌专题资料) --------------------------------------------------------------------------------------------------------------------------------------
上几篇文章:
【敦煌石窟】北魏-254窟【1】中心塔柱、阙形龛等窟内形制与边饰纹样
【敦煌石窟】北魏-254窟【2】南壁:降魔变+敦煌研究院原创动画《降魔成道》
--------------------------------------------------------------------------------------------------------------------------------------
北朝各窟的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