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小食谈之锅盔
锅盔这个名字,在不同地区指代的食品不同。在西北地区,指的是尺寸较大如锅的又厚又圆的一种面食,所谓“烙馍像锅盖”者即是。湖北锅盔则是状如牛舌的长薄片,表面粘有肉末或豆沙之类,今天表的是四川锅盔,也有叫军屯锅盔的。 俗话说南米北面,说是北方的面食做的好,其实南方也有很多面食做得非常好,象苏州的奥灶面、杭州片儿川、重庆小面,四川锅盔都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本着大嘴吃四方的原则到处吃,当然是四川吃到的最地道,不过随着四川厨艺的传播,其他地方也可以吃到比较不错的了。某年出差旅居廊坊,那儿有个文明路,有一家锅盔米线就比较地道,还有三中附近也有一家,那是多少学生少年的回忆。其他家,感觉就差点事儿了,聊胜于无吧。 韩国有个纪录片《街头美食斗士》,演的是一个韩国大叔吃遍全球的故事,其中一个就是四川锅盔。据说锅盔是由三国时代军中干粮演变而成,年头不短了。 锅盔制作时所用的面,类似山东呛面,温水和面并发酵,加入碱面中和酸味儿,同时视情况酌量掺入生面粉——这样容易分层儿。有的用秘不外传类似糕点的猪油小起酥技术,这样成品更增酥脆且层次更丰富。擀为牛舌形长条,另有剁碎的肉糜,或牛肉或猪肉,用川盐、味精、大葱、花椒粉等调料拌好后,在面上平铺一层,卷起成筒再压扁,用擀面杖擀为烧饼大小的圆饼。抓一把黑芝麻压到表面,入平底锅用菜油小火慢慢煎炸,如果煎炸过程中油温过高,则加入熟的凉菜籽油以保持一定温度,过高则糊。双面煎至金黄,还没结束呢,移开平底锅,将锅盔放入下面的炉灶中侧面竖立烤之方成。 做好的锅盔色泽金黄,一圈圈儿的很像草帽饼的样子,薄的地方甚至透出肉末来,内部松散起层,咬之,酥脆的表皮簌簌而落,味道咸鲜浓香,外酥里嫩、香脆蓬松的口感和着小麦原香、肉香、油香,冲人口鼻,香而不腻,牛肉的一般会加入麻椒面儿,吃起来略麻,更凸显出牛肉的鲜香,真是令人沉醉不能自拔。 新出锅的锅盔须配一碗酸辣粉儿,肥肠粉最佳,热、辣、麻、香、脆搭上粉儿的爽滑、汤的酸辣开胃,真是绝配,不行,一个不够,还得再来一个。 一些地方是锅盔中间剖开,夹以凉粉,和搭配酸辣粉一个道理,也是锅盔酥脆和凉粉爽滑互相陪衬,更显风味。 最近比较流行的网红湖北锅盔,就像前些年流行土家酱香饼一般,但是制作工艺和口感味道上不如锅盔远甚,一层极薄死面饼上摊着些肉末儿,抹以辣酱,吃起来没有层次感,直不愣腾。也许是手艺没学到位,也可能一方水土一方人吧,一人一个口味,每每经过他们的店面,人也不少呢——有机会再去湖北一定尝尝原产地的。反而军屯锅盔不容易寻觅到,可能是制作太复杂、手艺要求太高吧,也许是北方人不习惯菜油?也可能是现代追求少油少盐,对于油煎食品不太敢吃了,其实偶尔为之,也未尝不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