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书#07 一碗白米粥
期中考试后迎来第一次家长会。初一的课程成希尚且顾得上来,成绩不错,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她同好友们在长廊写了会作业又聊了会天,最后在整个校园转了转,回到教学楼下发呆许久,家长们才陆陆续续走出来。
成希的母亲做的是倒班制工作,因赶着上班,简单跟成希说了下家长会重点,便从正门走了。那个位置离她上班的地方近。成希没有同母亲一起走,而一如既往从学校后门那条路回家。
下了石梯小道,往前走过一条长长的只能容两个人行走的窄路,再行不到十米就可下阶梯穿越医院外的路道,走到开辟的人群闹市。却在阶梯前五米处的雨棚位置,两个人出现在成希的视线里。
那是凌灵和她的母亲。
成希轻快的步子一下变得沉稳,她有所犹豫。凌灵的母亲见过她,想必对她也是有所印象的。而“内战”未分出胜负,两军未握手言和,成希此时的局面很是尴尬。
她尚且不知道凌灵母亲知道不知道他们幼稚的战争。她若旁若无人地走过去,显得她没礼貌,目无尊长,小家子气。反之,她又该说些什么呢?同她们寒暄吗?她向来不擅长这些虚无缥缈的礼数。
她的双脚仍旧小步向前走,心里默数一堆乱七八糟的倒计时。
Zero.
“拜拜。”成希看着凌灵的眼睛,含笑而出。
凌灵似乎愣了一秒,目光有些呆呆的,大概她没料想到成希的行为,连回答的声音也显木讷。“……拜拜……”同样的两个字,这一前一后,仿佛隔了半个夏天。
事后成希问自己,假如当时她看见的只有凌灵一个人,她还会那样做吗?
既定事实又怎么能经得起虚设的拷问。既已选择了自己能承受的一种后果,又何必去胡思乱想另一种八竿子也没够过来摆在眼前的可能呢。
好似蝴蝶效应一般,成希与凌灵关系开始舒缓的同时,绪昕也在无奈下发出感叹。
“近来看看章玲玲和尤丹,她们似乎和好了。但这下好了,我们为了她,把同许多人的关系都弄得很尴尬。她倒是抽身抽得快,可也不顾虑顾虑我们!”说着说着,她竟有气从胸口出,不喷薄而憋死的态势。
成希叹了口气,“哎,话是这样说,我虽也同意。不过这似乎是迟早的事。只是大家这下有点难收场。你们看啊,这些日子算下来,毕竟也有好长好长的时间了吧。隔阂已深,挽救也需要好长一段时间。”
“呵,我们到底是来学习的还是自找麻烦的啊。”文利不由得感慨。
谁知道呢。社会标签那样鲜明,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只是莘莘学子都不大明白究竟学习的是什么东西。应试制度?知识?品格?
成希后来隐隐有些体会。兴许就是,在制造问题、自找麻烦后,还有信心、勇气去面对一塌糊涂的自己,且不鄙视、不嘲笑那样糟糕透顶却天真良善的自己。反而越发疼惜与艳羡。
因为,任意一个或工整或有形的“好”字,都是由凌乱潦草的一笔一划,经过反复拼凑,才呈现的,一个人最满意的“好”之状态。
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茹素来,我酒肉大餐,甚为畅快。是也。
许是年级组考虑到期中考试后初一年级新生人心比较松懈,下发了一个关于“感恩”的主题策划。每个班得上交一个节目。评分制。
二班学生,轮到真正出谋划策时,噤若寒蝉。文娱委员文念和班长黎芮只得私下商讨,好容易写出一个小短剧。成希、凌灵积极响应。最终短剧人员由凌灵、成希、文念、黎芮组成。
凌灵饰任性的女儿,成希饰含辛茹苦的母亲,文念饰餐馆老板,黎芮旁白。
自习课时,四人便会抽出部分时间排演。火候差不多时,她们自行去办公室报到,给班主任过过目,定定心神。
哪知凌灵演着演着,真入了戏,哭出了泪。成希瞪大双目,那一刻简直沦为她的小粉丝。因而第二次再在办公室彩排时,凌灵没能哭出来,成希还调侃她:“咦,这次你怎么不哭了呢,不敬业啊你!”
众人齐齐笑出声来,班主任也笑,“好了,现在看你们这样,不是挺好的吗?前段时间还闹别扭,这下两姐妹又和好如初,还是这样好。”
还能不能回到最初,成希不敢妄下判断。谁都明白,纸皱过,便不再平坦。
虽然两个女生都有感恩对方的事,但争吵时,未必记着那些好。
那还是才进入新学期的时候。凌灵作为英语科代表,晨读时带领大家读课文。教室里坐满了人,朗读声音却寥寥无几。调皮的男生不肯配合,拉帮结派搞沉默。其他人音量小,带动不了整体。成希视凌灵为旧友,见状定当相帮。同时也是一贯行为。便大声开口朗读,这才给凌灵带去些许宽慰。成希以为这丝毫不是个该记挂的事儿。可某次凌灵命题作文里,就写了这件事,自然也写了她。那时候成希很是诧异。自己平常之举被大肆表彰,受宠若惊而心有余悸。她也说不出为何。也许正是这样的潜在因子,“内战”爆发后,她恍然明白了些什么——原来她只是害怕自己有一天做不到平常那样。某一天,她也会在凌灵驾驭不住场面时,缄默不言。
至于成希对凌灵的感激,来自运动会她被迫跑两百米。前一天她许是喝了过期的牛奶,导致第二天跑后肠胃一直不太舒服。午饭也吃不下,不一会便在垃圾桶旁吐了。是凌灵和古钰搀扶着面色苍白的她,也是凌灵更为细心的照顾着她。让她靠在自己肩膀,又准备好面包以备不时之需。最后是两人陪她到校外喝了一碗热乎的白米粥才缓和过来。成希大多时刻都记着,只后来情绪上来,那些好通通忘了。
这样一想,“成长”对她们做了什么。总是做多错多,悔恨也来不及,道歉也太迟,便要看你方唱过你的苦乐,我则站在自己的舞台吟那意想不到的甜酸。
苦乐的主人公,凌灵小女孩正在台灯下埋首写作业。
母亲成希端来牛奶:灵灵啊,先喝杯牛奶吧,待会准备吃晚饭了。过会再学习吧。
小女孩不知怎的,竟发起火来:作业本来就多,不是说了您别随随便便打搅我学习吗!怎么不听啊!
母亲仍是温柔的:你要劳逸结合啊。妈妈知道你压力大,但也不能弄坏了身子啊。
小女孩反手将盛满牛奶的玻璃杯推开:你不要管我好不好!我现在很烦躁,需要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您别干扰我!
母亲来不及反应,杯子落地,碎得不堪入目。她有了怒气:妈妈现在迁就你,你就是这样的态度对待妈妈吗!啊,你现在翅膀硬了,想自己飞了是吧。有本事自己出去啊……
小女孩火冒三丈,咬牙切齿打断母亲的话:走就走,有什么了不起!
她摔门而出,漫无目的的在街上走着。忽而肚子咕咕叫,才想起自己没吃晚饭。同母亲吵了架,又哭过,也走了漫长的路。早饿了。
她来到一家餐馆,叫了一碗白米粥,就着咸菜囫囵下去。可吃到一半,她又开始呜呜咽咽地抽泣。餐馆老板见状,忙坐在她身边,关切起来。
小女孩深受感动:谢谢老板!老板你真好,你家粥也很好喝,咸菜也好吃……
老板经过同她的交谈,了解了大致情况,语重心长:小妹妹,你看啊,我只不过给你吃了这一顿饭,同你说了这一回话,你就这样感谢我。那你的妈妈呢?她每天给你做那么多好吃的,同你说那么多关心你的话,你就不应该感谢你的妈妈吗?
小女孩若有所思,擦去了泪痕。
老板见她如此,又道:她现在指不定怎么担心你呢?也许正满大街找你,也许守着一屋子热腾腾的饭菜等你回去。小妹妹啊,回家去吧!
小女孩如醍醐灌顶,点头如掏蒜,飞奔一般跑回家。
母亲把桌上的饭菜热了又热,一会在家门口徘徊,一会又看看她也不太明白的小女孩的习题。恨自己不能替女儿分担什么,又说了那么重的话伤孩子的心。当她看到小女孩回来的那一刻,几乎跑着过去将她搂在怀里。
母亲焦急道:你这孩子,跑到哪里去了,知不知道妈妈很担心你啊。
小女孩嗓音沙哑: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顶撞您了。
母亲摸着她的头:傻孩子,妈妈怎么会怪你呢。妈妈也有错,妈妈也向你道歉!
母女二人相拥而泣。饭菜又凉了,但二人的心,暖暖的。这样一种暖,大概就叫做“感恩之心”吧。
剧终。
众评委老师鼓掌。成希环顾四周,竟真有个别老师拿着纸巾拭泪呢。可她觉着,这样稀松平常的母女桥段,不是司空见惯了吗,不应有免疫力,不再被“骗”了吗。
最能引发共鸣的,自古以来皆如斯。十三岁的成希只是不懂,“共鸣”的力量。
班主任还在继续她的“舞台”。成希听她念着:“……她的睫毛同普通孩子不一样,是倒着长的。稍微长一点,便会扎进眼里,刺得她生疼。也看得我更加心疼。我宁可承受苦难的是我,而不是她……”
这或许是班主任亲手写她的真事。成希他们都知道她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她写的,应该是她的女儿吧。
其实班主任后面念了什么成希并不记得,只记得那时看着这样一个有血有肉,又有泪的女人,并不是作为谁的班主任,而是作为那个让她牵肠挂肚的女儿的母亲,在那个时间里,在那片空地,熠熠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