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面的争论
有一日,妈陪我到医院建卡。由于早晨空腹抽血,一直到10点没吃早饭,饿得肚子咕咕直叫。等报告前夕,我们去了街对面的张府园大碗面。
许多年前,我曾经很喜欢张府园大碗面那个,收银帐房的老太。很精道,表现在外的却不是一种强硬,而是另一种可随机应变的柔软。
曾暗想,这个人若是有儿子,我凭这样开店有门面的婆婆,也想嫁到她家里去。最理想的婆婆是《辣妈正传》里,名时装女编辑孙俪的婆婆,奚美娟那样的。低调,吞吐起一字一句来,光是眉眼口型,让人心服口服,仿佛就是一辈子,必定要追随的类型——生活坎坷,细碎的路你总得精挑细选不可,不能遗憾,也没有错着。后来百度奚美娟,不但是获金鸡奖的演员,果然还是一位作家。
那个张府园大碗面的女老板,就有那股样子。 我说那女老板我喜欢,我妈说,她样子辣(社会道行太深)。
坐下吃面,对面正在香喷喷吃面的,是个一看就真性情的胖子。胖子200斤是有的了,穿得很随意。我喜欢来这样的面馆,南京人最喜欢的皮肚大肠面、皮肚香肠面、皮肚腰子面……林林总总一二十种,外地人是不大理解的,更不一定吃惯“皮肚”这种东西。但老字号的皮肚面,能聚集我比在星巴克那些地方,看到的更多我钟爱的粗衣滥衫,随便自在的,大享受。真正会享受不端着,不憋屈,爽朗直率的南京中低层人——我除了吃面,看见他们就是从出生的熟悉感,更是归属感。
妈是对我溺爱的,我29岁了吃面吃馄饨,她在碗前放一个小碟子。我说你不至于吧,她说,怕我吃得太急,烫到肚子里的孩子。对面那胖子,一碗全家福浇了火红的辣油,吃得辛辣酸爽。更有一个细节,是他面前放了一老塑料袋的油渣——他吃得极香,香到每顿面里的油渣好像才是他一辈子,真正的盼头。因为形象,叫我也通感了他那股真性情,细碎日子间美好的享受。我妈顾着给我挑面,说你看你自己一个人,我一转身你就给医生坑骗,B超是能随便乱做的吗,现在坏人那么多,到处都是,你离开了我怎么就不能精干独立呢。
然后那吃油渣的胖子,立马接话:“大姐,哪里就坏人多了,坏人没那么多好不好。”
我妈跟那收银的老板娘一样,是个闯江湖的老行当,肺腑并意味深长地说:“医院黑吃黑,看人头下刀,怎么不是坏人比好人多了。”
可胖子,是一股底气十足,发自内心的自信,他只是这种人,养成的支撑了一辈子的价值观,他保定想我妈,这大姐想法不正,意味深长地说“社会肯定是好人,比坏人多的!”说完这句话他也不想争论了,起身,把没吃完的油渣嬉皮笑脸地,寄存在张府园收银的老板娘那里。然后,拿上钥匙,开他的出租车,开始下半天的生意去了。现在有了滴滴,出租车生意少了一半,可不好做。
我妈说的坏人多,他说的好人,既是一个人内心真正,宽厚的所在,也是眼界,更是心胸。利和益二字,保不定再吸引人,也抵偿不了自身已陷入的灰色,以及永远无法明哲保身的危机感,和谨慎心。
因为人,都是在灰色。他不是好人坏人善人恶人的问题,而是在什么事面前,他的身份他的立场,有他潜在的动机,一物降一物,一个链条内,谁也不比谁真过得从容一些。
工匠之间,据说有人雕刻佛是淫笑,有人是哂笑,有人是讪笑。
而一家面馆就像老舍的《茶馆》,百态的各种笑,都是自己修行理解的,只有旁观者才能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