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着做一个有点上海口味的沪飘
第一次正式品尝本帮菜是在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的老客勒酒楼,来上海三个月后朋友过来玩,所谓外地游客来沪必打卡景点,南京东路自然是必去。溜达完外滩、陆家嘴,转至南京东路已是下午五点多了,彼此都是饥肠辘辘,我提议找一家本帮菜馆,尝新+解决肚子问题。便打开大众点评,边走边搜索,发现附近并没有合适的,突然朋友指着路边一家老楼的招牌说:就这家吧,老客勒酒楼,名字真实符合我俩当时的情景。

那次我们点了很多本帮菜,但至今记忆深刻的是他们家的四喜烤麸,甜咸软糯、香味四溢,很是合我口味。四喜烤麸中理解的“四喜”就是主料有四种:烤麸、黄花菜、黑木耳、花生。至今不了解烤麸和陕西的面筋有何区别。作为一个稍有点厨艺的人,也一直想尝试在家里自己copy一下。最近赋闲在家,闲来无事,每天除了写字、看书之外并无其他事情可做。于是提前几天筹备这道菜的食材,终于在今天完成了比较成功的diy。

这道菜本身工序并不复杂。事先将烤麸、木耳、黄花菜、香菇浸泡发开,然后烤麸煮三分钟后去水,花生煮10到15分钟,木耳撕小片,黄花菜处理后对半切段,香菇对刀切小瓣。之后烤麸煸炒,此时需要油多一点,炒至微微泛黄后盛碗,再将木耳、黄花菜、香菇同时入锅煸炒,出香后将烤麸及花生入锅,加入生抽、白糖、老抽适量,然后加如温水至浸没食材,转至中火炒,大概5分钟后大火收汁,加入稍许芝麻油拌匀后即可。

木耳泡发撕小片

黄花菜、香菇泡发

烤麸泡发

生花生米煮8成熟
这次的尝试还算成功,与老客勒酒楼有8分相像。四喜烤麸是本帮菜最具代表之一,一个在沪漂泊了近7年的人,时至今日身上才有了点“上海”的味道,也算对自己包容不同文化态度的一种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