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想试试印度男人
有人留言说,写点好玩的吧。想来想去,这个话题还算合适——印度男人。
某天,我在德里街头又迷路了(我为什么要用又字呢)。忽然间,一个高大体面的印度男人不知道从哪冒出来,帮我指点迷津。千恩万谢后,免不了又要回答一套固定问题:你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来了多久?去过哪里?没想到,这次脱身却并不容易。他执着地邀请我去街对面咖啡馆喝茶聊天。我谎称胃不舒服要回客栈休息。数次婉拒后,他干脆敞开天窗说亮话了。
他问:你结婚了吗?
我答:还没。
他问:第一次来印度吧?
我说:是啊。
他问:不想试试印度男人吗?
错愕之后,我条件反射地搬出在印度的高频用语:……不!谢谢!
我猜,他只是想试中国女人吧。
在经历了众多搭讪和纠缠之后,这位德里老兄的单刀直入还是把我雷到了。
后来,我把这事讲给开着摩托车到处晃荡的Mike听,他一副不屑表情。
他说:这算什么,有个印度男人忽然就伸手抓我的下体。如果他像你那个德里老兄一样礼貌地问上一句,我说不定也就同意了;但是他连招呼也不打就直接上手。
我张大嘴巴,半天说不出话,然后点点头说:好吧,你赢了。
Mike笑着说:哼哼,印度男人!他们想上所有人!
当然,Mike同学的结论有点武断;印度男人数量近亿,背景个性千差万别,肯定不能一言以蔽之。我的个人经历是,他们虽然过于急迫和粘人,但是绝少毛手毛脚。也遇到过善良亲切礼貌的印度绅士,不过实话实说,比重不大。
在这里待上一个月,我发现,关于印度男人,必须习惯很多事。
首先,需要习惯他们随地小便,要做到看见一个男人近在咫尺撒尿却能视若无睹;
接着,需要适应他们嚼烟草的牙齿和嘴巴,以及毫无预兆就喷出来的一股血红口水;
然后,还需要适应男人们手牵手走路说话亲昵的样子,别以为那是同性恋,它只是表达浓厚友情的一种方式;
当然,作为亚洲游客,还必须习惯当地男人(包括妇女儿童)肆无忌惮直勾勾盯人的眼神,习惯他们用手机在各种场合下拍你,然后三三两两交头接耳,议论调笑;
最要命的是,作为一个亚洲女人,还要习惯他们的直截了当和过度热情:
比如说,三个大男孩在要求两次合影之后,进一步要求拥抱,我只能说萍水相逢还是本着国际礼节握手吧;比如说,有人聊了三五句后就理直气壮地要求我和他一起吃饭,理由是,我既然到了印度就应该让一个印度男人开心;有人只是偶然遇见互留了Mail地址,结果一开邮箱全是他的留言抬头都是“My Dear”问生日问号码一副很熟的样子;有的客栈老板先跟我谈国家文化差异谈人生得意须尽欢,然后就问晚上能不能到我房间里聊天。
对印度男人来说,好像被女人拒绝没什么好尴尬的,可以做到充耳不闻一再要求,直到别人拉下脸扭头疾走为止。
还记得《生活大爆炸》里那个印度男人,他的特征是一见到女人就紧张到不能说话;而事实上这里的男人恰恰相反,他们的特征过于主动直接,只认识半小时就能深情款款。
我对这种反常行为的解释是:在印度,社会传统依然保持男女授受不亲;很多男人年纪轻轻就依父母之命结了婚;自由恋爱机会并不多,所以,他们更容易把精力转移到外国女人身上。
也许,人在禁忌下呆久了,反而对诱惑格外敏感。
记得在阿布山顶看日落时,旁边的一个印度男子问我:你会不会在旅行时爱上某个印度男人。
我想都没想就回答:不可能。我是来旅行的,不是来恋爱的。
其实,还有一些话我没说出来。在印度,我开始想念中国男人了。
我想念他们柔和的轮廓,淡淡的表情;想念他们抽烟的样子,安静的眼神
我想念他们或沉默寡言或风趣幽默;想念他们的含蓄和害羞
我想念他们从不那么急切那么匆忙那么直接;想念他们貌似粗枝大叶,却能在细处给我体贴和温柔;
现在回想,印度唯一一个让我心动过的男人,我既不记得他的长相,也不知道他的名字。
那是在阿姆利泽金庙,我和朋友一起吃庙里的免费晚餐。对面坐着两个锡克教年轻男人,依然是死盯着我窃窃私语。我咽下最后一口米饭打算直面挑战,远远问他们:“有什么问题吗?”结果却引来他们一阵笑声。
几分钟后,其中一个人忽然走到我面前,端起我用完的盘子,善意的笑笑,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他没有问我的名字,没有要我的号码,没有任何企图,只是单纯的替我做了一件事。
这件事,却让我对印度男人刮目相看,有了感动。
某天,我在德里街头又迷路了(我为什么要用又字呢)。忽然间,一个高大体面的印度男人不知道从哪冒出来,帮我指点迷津。千恩万谢后,免不了又要回答一套固定问题:你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来了多久?去过哪里?没想到,这次脱身却并不容易。他执着地邀请我去街对面咖啡馆喝茶聊天。我谎称胃不舒服要回客栈休息。数次婉拒后,他干脆敞开天窗说亮话了。
他问:你结婚了吗?
我答:还没。
他问:第一次来印度吧?
我说:是啊。
他问:不想试试印度男人吗?
错愕之后,我条件反射地搬出在印度的高频用语:……不!谢谢!
我猜,他只是想试中国女人吧。
在经历了众多搭讪和纠缠之后,这位德里老兄的单刀直入还是把我雷到了。
后来,我把这事讲给开着摩托车到处晃荡的Mike听,他一副不屑表情。
他说:这算什么,有个印度男人忽然就伸手抓我的下体。如果他像你那个德里老兄一样礼貌地问上一句,我说不定也就同意了;但是他连招呼也不打就直接上手。
我张大嘴巴,半天说不出话,然后点点头说:好吧,你赢了。
Mike笑着说:哼哼,印度男人!他们想上所有人!
当然,Mike同学的结论有点武断;印度男人数量近亿,背景个性千差万别,肯定不能一言以蔽之。我的个人经历是,他们虽然过于急迫和粘人,但是绝少毛手毛脚。也遇到过善良亲切礼貌的印度绅士,不过实话实说,比重不大。
在这里待上一个月,我发现,关于印度男人,必须习惯很多事。
首先,需要习惯他们随地小便,要做到看见一个男人近在咫尺撒尿却能视若无睹;
接着,需要适应他们嚼烟草的牙齿和嘴巴,以及毫无预兆就喷出来的一股血红口水;
然后,还需要适应男人们手牵手走路说话亲昵的样子,别以为那是同性恋,它只是表达浓厚友情的一种方式;
当然,作为亚洲游客,还必须习惯当地男人(包括妇女儿童)肆无忌惮直勾勾盯人的眼神,习惯他们用手机在各种场合下拍你,然后三三两两交头接耳,议论调笑;
![]() |
注意他们的手 |
最要命的是,作为一个亚洲女人,还要习惯他们的直截了当和过度热情:
比如说,三个大男孩在要求两次合影之后,进一步要求拥抱,我只能说萍水相逢还是本着国际礼节握手吧;比如说,有人聊了三五句后就理直气壮地要求我和他一起吃饭,理由是,我既然到了印度就应该让一个印度男人开心;有人只是偶然遇见互留了Mail地址,结果一开邮箱全是他的留言抬头都是“My Dear”问生日问号码一副很熟的样子;有的客栈老板先跟我谈国家文化差异谈人生得意须尽欢,然后就问晚上能不能到我房间里聊天。
对印度男人来说,好像被女人拒绝没什么好尴尬的,可以做到充耳不闻一再要求,直到别人拉下脸扭头疾走为止。
还记得《生活大爆炸》里那个印度男人,他的特征是一见到女人就紧张到不能说话;而事实上这里的男人恰恰相反,他们的特征过于主动直接,只认识半小时就能深情款款。
我对这种反常行为的解释是:在印度,社会传统依然保持男女授受不亲;很多男人年纪轻轻就依父母之命结了婚;自由恋爱机会并不多,所以,他们更容易把精力转移到外国女人身上。
也许,人在禁忌下呆久了,反而对诱惑格外敏感。
记得在阿布山顶看日落时,旁边的一个印度男子问我:你会不会在旅行时爱上某个印度男人。
我想都没想就回答:不可能。我是来旅行的,不是来恋爱的。
其实,还有一些话我没说出来。在印度,我开始想念中国男人了。
我想念他们柔和的轮廓,淡淡的表情;想念他们抽烟的样子,安静的眼神
我想念他们或沉默寡言或风趣幽默;想念他们的含蓄和害羞
我想念他们从不那么急切那么匆忙那么直接;想念他们貌似粗枝大叶,却能在细处给我体贴和温柔;
现在回想,印度唯一一个让我心动过的男人,我既不记得他的长相,也不知道他的名字。
那是在阿姆利泽金庙,我和朋友一起吃庙里的免费晚餐。对面坐着两个锡克教年轻男人,依然是死盯着我窃窃私语。我咽下最后一口米饭打算直面挑战,远远问他们:“有什么问题吗?”结果却引来他们一阵笑声。
几分钟后,其中一个人忽然走到我面前,端起我用完的盘子,善意的笑笑,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他没有问我的名字,没有要我的号码,没有任何企图,只是单纯的替我做了一件事。
这件事,却让我对印度男人刮目相看,有了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