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方法加点“盐”,“美味”又实用
阅读方法加点“盐”,“美味”又实用
以前看过一个童话故事,大意是这样的:国王有三个女儿,在国王过生日的时候,大女儿献上的礼物是钻石,她对父亲的爱像钻石一样珍贵,国王很高兴。二女儿献上的礼物是黑珍珠,她对父亲的爱像黑珍珠一样非凡,国王也很高兴。唯独小女儿献上的是一瓶子盐,她对父亲的爱像盐一样宝贵。国王愤怒了,盐是这样普通的东西,他认为小女儿根本没有用心。直到后来,他吃了没有加盐的菜肴才终于体会到小女儿的用心。盐是重要到不可缺少的。
做菜的时候加点盐,不仅提味而且实用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看似寻常微不足道,一旦掌握了方法,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就如同读书时,找到高效率的阅读方法一样。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太快了,看看每天不同媒介上推广的新书种类、书目,目不暇接。读书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环节时,提高阅读速度,真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最近很多朋友推荐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我读完之后,书中很多观点都对我有启示。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是日本“笔记本专家”奥野宣之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的一本一元化笔记读书法。奥野宣之新闻专业出身,又先后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他非常推崇笔记本记录,这本书详细的论述了如何读一本书,如何重视笔记本的重要性。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全书讲述了读书过程结构化的5个角度: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涵盖了阅读一本书的全过程。
真正有效率的读完一本书,并且吸收书中内容,重点关注一下三个方面:
亮点一:信息一元化
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上班出门的时候换包了,但是所有的东西都存放在昨天背的那个包里,到了单位一看,需要的东西没拿;又或者说,工作日志分散在不同的笔记本上,每次查看记录,需要同时翻看数个笔记本还找不到,等等。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了,作者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中,提到了信息一元化的概念,就是将所有的信息归纳在一起,想找内容的时候,找就对了,最多花费一些时间,但是总要比找不到要好一些。将所有的内容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中,也要注意几个问题,最好按照时间顺序记录,附上日期,详细的写明日期方便日后查找,书写的内容可以写上书中的任何内容,毕竟写笔记是方便自己的。
亮点二: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根据《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译者张晶晶介绍,葱段金枪鱼火锅,是以葱和金枪鱼为材料烹制的日本特点的料理,其中葱段属于配菜而非调料。这种火锅我没有吃过,不过根据解释,大概也可以明白,加葱可以让金枪鱼更美味,葱和金枪鱼的关系就如何读书笔记中的摘抄+评论的关系。按照日期写读书笔记,记住要加上作者名和书名,方便查找。在写笔记的时候,并非是全盘照抄,而是要写对自己重要的内容,一定要记住一点,写笔记是方便自己看的。摘抄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评论自己对内容的感想,这样可以加深印象,毕竟,即使是几个字的评论也可以在下次阅读的时候想起来:“我还记过笔记呢!”
亮点三:剪报式读书笔记
奥野宣之在书中列举了几个例子,将各种和书有关的内容剪切下来,可以是书腰、书签、报纸、广告、宣传单、复印书中的内容等等,这些内容粘贴在笔记本上,不仅让笔记内容更加丰富,还有各式的彩色贴纸,花花绿绿的也挺有意思的。
读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伴随我们一生。读书是获得知识最重要的一个捷径。读书和人生,我想到了一个成语:相辅相成。这个成语出自梁启超的《出归国演说辞》:“二派所用手段虽有不同,然何尝不相辅相成。”意为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其实就是一种双赢思想。在合作分工中都能受益。就如同读书一样,阅读一本书,如果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既享受读书的乐趣,又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这也是相辅相成。《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中反复在讲述的就是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书中的知识,不管是信息一元化还是剪报式读书笔记,归根结底就是能够方便自己查找,方便自己吸收书中的知识。通过读书,我们丰富了知识储备,通过丰富的知识储备,我们有效的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丰富了人生阅历,这何尝不是一种双赢呢。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