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人笔记(三十一)-(四十)
浪人笔记(三十一)音乐是最接近科学的艺术
2019-03-06 10:28:59
音乐是最接近科学的艺术,音乐是一种可以用科学表示的艺术!
- 不同声部可以独立演奏而合成,声部须在和声范围进行,反映了音乐的“相容性”;
- 不同音强通过力度控制来实现,音强反映情绪上的变化,反映了音乐的“可变性”;
- 不同音阶对应不同的中心频率,音阶在频谱上并不连续,反映了音乐的“量子化”;
- 不同节拍用二进制来表示长度,节拍有着周期性的特点,反映了音乐的“对称性”;

浪人笔记(三十二)未来和此刻的自己
2019-03-08 16:49:18
有时候会不会有种感觉:有个“未来的自己”在注视着“此刻的自己”,他/她看着你选择的一举一动,所有的行为和选择都会有不同的后果,但是这个“未来的自己”,即便想要干涉你此刻的行为,也只能隔空观望,并不能对此刻的你作出任何改变的举措而影响你此刻的行为。
因为决定下一步行动,只有此刻的你自己,而未来要承担后果的,只会是未来的你自己~

浪人笔记(三十三)为难自己
2019-03-11 22:16:10
亚历克斯·霍诺尔德(Alex Hannold) 是世界著名的攀岩者(Rock Climber),以无保护攀岩(Free Solo,不借助任何辅助工具进行攀登)的方式攀登著称,这是攀岩中最难最危险的方式,只允许完美成功,失败意味着死亡。2008年,亚历克斯以无保护攀登的方式攻克了位于犹他州锡安国家公园的的月华拱壁(Moonlight Buttress)和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半圆顶(the Half Dome)。

2012年,他用时18小时50分钟连续挑战优胜美地国家公园里最大的三块岩壁,沃特金斯山、酋长石、半圆顶。这三块岩壁加起来共7000英尺(约2134米)高,除了其中500英尺(约152米)外,亚历克斯采用无保护、单人徒手方式攀爬了其中的1982米。

2017年,美国男子亚历克斯·霍诺尔德(AlexHonnold)以无保护攀岩(不借助任何辅助工具进行攀登)的方式爬上了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高达3000英尺(约914米)的酋长山(EI Capiton),全程历时不到4个小时。


- 为难:我们做很多事情,不是因为容易而是因为做它们很难!在极限中寻找一种存在感,体验活着的意义,为难自己的时候,就是超越自己的时候。

- 专注:绝壁攀援者并不是对危险性没有意识,只不过,其将专注力放在向上攀登上,只注重眼前的事,而不是过分思考后果而分心,专心很重要。

- 克制:按照记录片中的描述,其在攀登的时候也会极其偶然的犹豫,怀疑自己为什么在这里?只不过,他们能够迅速的克制恐惧,转移专注力到攀援上,说有时候不知道上爬会带他去哪,他就是往上爬,指尖的基点就能平衡恐惧,接着反而能变轻松!

- 超越:为什么攀岩?可能因为其中能追求一种获得感,其实有各种方法上去,他选择最难为自己的方式,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话外:只不过,他这种标杆纪录,可能吸引很多后来者因为想打破其纪录而丧生,也会有人将来超越他使得他自己的记录变得暗淡,再有就是他会在完成梦想后变得空虚而不知所措,这一点,也许是他们没想过的吧~
浪人笔记(三十四)又浪费了一天!?
2019-03-13 22:51:36
其实每个人都是逐渐离开着这个世界,每个人自从出生,过完每一天就少一天,你别说悲观,我能这么想,说明我还是很在乎每一天,想要在每一组24小时后,不会为荒废而懊悔,想让生命显得更有意义一点,这其实是一种积极心态~
但是每一天都如期而至,到了傍晚,发现距离自己的要求总是差一点,不尽人意而不情愿地结束一天,不甘心,然后熬着到晚上想“翻盘”,结果身体受害,其实都是无用的举动,并不能扳回一局。
这可能就叫躁动(Unresting)的生命吧?!日行其事、循于常规,不是没有做任何事,只不过所做的只是任何事,而不是某件事,但是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出路,看不到什么让生命更有意义的事…
也许,该请假去散散心了,做点别样的事~

浪人笔记(三十五)不需要充分准备
2019-03-13 23:09:46
有时候会不会有这种感觉?精心准备的东西,结果对方片刻之间就忽略了,也不能说对方什么,只能怪自己花那么所时间做这个干什么?
“连见面时候的呼吸也要反复练习”,这是种很真纯的感情,能做到上面这种精心的投入,说明这个人绝对值得你尊重,能感察出来这种投入,是需要你同等的投入,这是种默契…
孔子的弟子说问孔子,是不是需要“三思而后行”?孔子说:“再思可矣。”意思就是不要过分地想,过犹不及,想太多是一种错误,只需要想到恰当位置,做到一定的准备,就可以了。

浪人笔记(三十六)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2019-03-31 09:41:47
当你还在的时候,有人记得你;当你不在的时候,还有人记得你;当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不在了,你将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那么,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在你还在忙于生计的时候,你无暇问及这个问题,因为没有可能关注到这一点,你没时间这么问。

但总有一天,你会问及这个终极问题。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有限的精力还在有限的时间以内。当人生过半,回首往事,过去的自己略显稚嫩;预想未来,未来的自己尚未可知;此时此刻,走在路上,感觉到迷茫,不禁问这一却都是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又在哪里?
为了生存?你的生存只是一次生物的过程。为了孩子?你终将先于他们二十年而离去。为了价值?你的价值终将淹没于时间长河。

这不是一篇有个人答案的笔记。不仅因为问题太大,还因为问题太小。大到几乎没有人能直接回答,小到绝大部分人还没来得及问。我也在探寻中…
当处在纷繁复杂、重复轮回的工作生活中时,我会遗忘这个问题;当看到脆弱不堪、来去匆匆的生命流转时,又会再次感触于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如影随形…
浪人笔记(三十七)看透浮华
2019-04-09 21:47:46
你周围的一切都是浮华。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人与人和和气气,一切都热热闹闹,人生在浮华之中...
要是错以为这些热闹和浮华就是你的价意义,你最终会警醒和失望...
趋利避害是别人的必然,人走茶凉是最后的结局。当一切浮云散去,你只剩下你自己,所以,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建立在别人的氛围之中,要把自己的人生建立在自己的根基之上,活出自己,活完一个踏实和充分的人生~!

浪人笔记(三十八)当代人焦虑和痛苦的根源在于被绑架
2019-05-23 11:30:25
整个世界在发展,“落后就要挨打”,逼迫中国必须发展。
中国的发展从零开始,要跟上“世界的步伐”,必须“突飞猛进”,这样一来,中国的步伐被全世界绑架,“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中国的发展一刻不能停歇...
中国在急速发展,不可能是线性的,各类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通过经济的布局,进行实际上的“圈地运动”,逼迫大家“进城务工”,通过“按劳分配”的方式,逼迫每个人“发挥极限”,把每个人绑架在“历史前进的车轮”之上...
这样一来,每个人的直接感觉是“房价高”、“医疗贵”、“教育难”,这只是“通货膨胀”的表象。“通货膨胀”的本质是上层通过印发钞票,使得你的“资产贬值”,然后让你不得不继续“拼命”。
上层通过控制“经济布局”,达到“绑架”每一个人的实际目的,逼迫大家跟着社会发展的要求,一步一步往前,不管你觉得幸福与否...

中国被世界绑架,人民被经济绑架,这就是当今整个社会焦虑和痛苦的根源!
浪人笔记(三十九)人类未来的不确定 根源在于熵增的不可避免性
2019-05-26 21:43:34
熵
熵,热力学中表征物质状态的参量之一,其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
熵增定律
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熵增过程是一个自发的由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 热力学定义:对于一个孤立系统,其熵总是增加的,孤立系统的总能量不变,熵增使得混乱程度增加,系统中“可用部分”减少。

1947年,薛定谔就曾指出了:熵增过程也必然体现在生命体系之中。人体是一个巨大的化学反应堆,从某种角度来讲,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具有“抵抗”自身熵增的能力,即具有“熵减”的能力。在人体的生命化学活动中,因为熵增的必然性,生命体不断地由有序走回无序,最终不可逆地走向老化和死亡。
熵增的地球
- 对于个人而言,个人可以保持自身的整齐有序,但是保持这种整齐有序的同时,会向周围输出更多的“混乱”,如“垃圾”增加了环境中的混乱程度,使得周围的熵增加,可用资源变得越来越少。
- 对于地球而言,随着人口的增加、欲望的抬升,促进了消费、运输的速度,而消费和运输环节的加快意味着资源消费和环境破坏的步伐加快,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不会毁灭地球,但可能毁灭人类,因为: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经济发展”加快了“熵增”的速度,原本上千年的过程在几十年内实现,突然的熵增,将使得“熵增”的过程急剧加快。

而熵增的尽头,意味着“混乱”和“死亡”!抗拒熵增的策略要避免熵增的不良后果,对于人类有两种方法:
- 降低地球的熵增速度。要降低地球的熵增速度,需要降低全民的数量、降低消费的速度,即要抑制人口的增长、抑制资源的消费,降低熵增的速度。这估计很难实施,也与绝大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相违背,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就是个例子。
- 逃出地球这个准孤立系统。既然人类不可能抑制自身的消费欲望,另外一条路,就是在地球变成“彻底的混乱”之前,逃离这个星球,在别的星球殖民和定居,保留人类血脉。但是这个谈何容易,要在外星球移民,但是难度是很大的,相关内容可参考:科技幻想(八)自救:“流浪地球”不如“移民木星”。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人类所耗尽的资源越来越多,煤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这过程中释放到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熵增的效果很明显,直接效果就是“温室效应”,这已经是一种警醒,只不过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地球熵增的速度好像不大,但是从整个人类的角度来看,地球熵增的速度已经值得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浪人笔记(四十)海边的沙滩,人生的当下
2019-05-29 22:41:27
看着海滩上前浪与后浪,可以预见:我们在做的那些努力,最终都会随风消逝,就像所有的陆地终将为大海所侵蚀一样,地球上多少年前的轰轰烈烈,现今早已荡然无存,我们现在所做的,无非是海滩上筑建的沙堡,片刻之后,就被时间的波浪散于无形…

人之所谓为人,因为自身深刻的意识,意识只短暂地存在,一般只有七十年,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人甚至不如一粒沙子长久,海滩上的沙子可能存在了亿万年,我们的存在只相当如一瞬间,这一瞬间的当下,我们必须抓住自己的感觉,让它的过程光彩夺目,才算没白来!
© 本文版权归 allanscya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