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的“存在价值”和“刻意价值”
最近在补听《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课》,他提到在和人相处时,有“存在价值”和“刻意价值”之分。简单来说,存在价值就是你本身就具备的价值,而刻意价值就是,为了维持某种关系,勉强去表现自己不具备的特质。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性格风趣幽默,喜欢讲笑话,朋友邀请你去参加聚会,你讲笑话的特质,能给聚会活跃气氛,那么这就是你的存在价值。与此相反,如果你比较内敛文静,不擅长在人多的场合讲话,但为了不让朋友的聚会冷场,你事先特意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搜集好笑的段子,自己对着镜子练习,等等。这种勉力付出、让自己做超出能力之外事情的付出,就是“刻意价值”。
很显然,如果我们用“刻意价值”去交朋友,会让自己很累,在这样的情景下,我们的付出感会比较强,但并不表示我们的付出就多。所以,在交朋友的过程中,以自己的本来面目示人,用“存在价值”去交朋友,大家彼此都会很轻松。
其实,我觉得这个理论也适用于两性关系。男生追求女生的时候,通常会刻意为之,为了打动女生的芳心,刻意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或者平时不会做的事情,等到关系稳定的时候,就不想再刻意做某些事情,而展现出自己的“存在价值”。通常,这个存在价值,可能跟之前展现出来的“刻意价值”相差很远,于是很多女生会觉得确定关系后,男生就怠慢自己了。
这个理论给我的启示是:作为男生,还是尽量提升自己的“生存价值”,不要用“刻意价值”吸引女生,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你无法一直做到,其实有欺骗的成分。
而对于女生来说呢,要仔细观察,保持冷静理性。扪心自问,自己是被男生的“刻意价值”吸引,还是“生存价值”吸引?如果你只是被他的“刻意价值”吸引,而在长时间的相处中,对方不会一直刻意讨好你,你应该考虑能否接受他的“生存价值”,如果不能,就要果断采取措施。